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突遭极端天气,造成21人不幸遇难。有遇难者家属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马拉松事故赔偿方案:一共95万/人。
①事故团体意外险50万元;②自然灾害救助保险金10万元(由景泰县应急管理局付费支付)③景泰黄河石林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补偿10万元;④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补偿10万元;⑤景泰县人民政府救助资金10万元。
除此外,“遇难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过程中产生的遇难者丧葬费,往返交通费共计5万元”由景泰黄河石林文化旅游开发旅游公司赔付。
翻译一下,就是保险赔了50万/人,赛事运营商赔了10万/人,剩下的就是县政府赔了35万/人(景区是国有独资公司)。
5月22日,在甘肃白银市举办了一场引起了全国网友关注的山地马拉松比赛,这场马拉松比赛由172人组成,但是却又21人永远的停留在了马拉松的赛道上。根据调查发现,造成这次马拉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而且赛事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达标,最终酿成了惨剧。同时,我们也希望人们能吸取这次事故的惨痛教训,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一、极端天气的影响。山地马拉松和平原马拉松是不一样的,往往对体力的考验更加严格。随着人们对运动的热爱,马拉松也成为了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所以甘肃白银才会举办这次山地马拉松。但是我们都知道甘肃的地理位置是在山区,山区的天气变化是阴晴不定的,所以极端天气的影响,是造成这次马拉松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主办方没有做好相关提示。除了不可抗拒的天气影响之外,主办方的态度也是影响这次山地马拉松事件的原因之一。其实在活动开幕的时候,都已经起了大风,但是主办方并没有提醒队员们要做好防御措施,在后勤保障不完备的情况下赛事就这样开始了,这就导致队员们在遇到极端的天气影响时候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
三、赛事的安全措施不达标。除了没有事前的预警之外,事后的急救措施也不到位,根据网上流传的说法,在极端天气开始之后,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车辆没有办法上去营救,只能依靠人力,可以想象救援的速度是多么慢,因此,可能有一些队员在等待救援的道路上,就失去了生命。这次的赛事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希望引以为戒,拒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甘肃马拉松遇难者赔付金已到位,赔付由保险公司负责主要原因:
1.参加越野赛的选手都会被强制买保险,因为这是高风险的运动;
2.运动员参赛给了报名费,报名费中就包括了保险的费用;
3.参赛运动员的保险费用由主办方统一购买,发生意外保险公司肯定要负责赔偿。
马拉松运动是高风险的运动,参加这些运动都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为了保证运动员的生命安全,这些赛事都会统一购买保险。甘肃马拉松遇难者赔付金已到位,赔付由保险公司负责主要原因是主办方统一跟参赛运动员够买了保险,出现了意外的事故,保险公司肯定要承担赔偿责任,这也是赔付资金由保险公司负责人的原因。
一、参加越野赛的选手都会被强制买保险因为这是高风险的运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法律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很多高风险的运动或者项目都会购买保险,这样人生才会更有保障。参加越野赛的运动员基本上都会强制购买保险,因为这种高风险运动容易出现事故,这对运动员其实是一个保障。
二、主办方跟运动员购买了保险赔付问题肯定由保险公司负责
运动员要参加越野马拉松都会给报名费,报名费里面就有保险费用,保险公司收了保险费用,当出现意外的时候他们肯定也需要负责,赔付就是保险公司来操作。
三、甘肃马拉松遇难者每人赔付多少钱
网上对于甘肃马拉松遇难者赔付工作已经展开,一大半的人已经接受了保险公司的理赔,遇难人员一人赔付大概是90多万,这对遇难家属来说也是安慰。生命比钱更重要,这些安慰也只能够是杯水车薪,毕竟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创伤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弥补。
对于这次比赛,女儿提出5个疑点,第1点名知道选手出现了危险,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家属 而是拖到第2天凌晨。第2点路程那么遥远,为什么没有多设几个站点 是人员不足还是装备不足 第3点比赛当天为什么不关注天气情况。第4点事发后组织者为什么没有及时向大家公布具体情况 第5点当家属到达现场时,为什么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说明情况。
这名女子通过视频认出父亲的具体经过。
这件事的后续处理。
既然组织方知道自己有错,就应该拿出一些诚意,只赔每人45万,是不是太不当人看了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如果用钱可以换回家人的性命,家属宁愿不要钱。希望组织方可以认清错误,自己是以什么性质赔钱,家属想要得到一个更明确的说法。
法治日报——法制网
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的CP2-CP3段属于急上坡,必然导致速度下降,在大风大雨的极端天气情况下,更容易导致人体失温
在马拉松赛事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赛事人员储备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跟上,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也不到位,导致马拉松赛场乱象频出
5月22日9时,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开赛,共172人参赛。随后遭遇极端天气,多名选手在高海拔赛段出现严重失温,21人不幸遇难。
172人参赛,21人遇难,其中包括多名国内越野跑的顶尖选手。如此重大的伤亡极为罕见,远远超出了公众对于马拉松这一赛事的普遍认知。
在亚高原无人区举办比赛,防风防雨保暖等必要装备是否纳入了赛事的强制装备要求 在赛道路段尤其是无人区是否准备了完备的应急点和补给站 面对突发的极端天气,赛事举办方终止比赛是否及时、应急预案是否充分
目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对于国内近年来几乎遍地开花的马拉松赛事而言,这一悲剧更是一面镜子、一记警钟。
越野赛属于极限运动
要求高于普通马拉松
5月22日13时许,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
随后,当地停止比赛并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由于赛段内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夜间气温再度下降,搜救难度进一步加大。
截至5月23日9时30分,官方确认有21人遇难,另有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治疗。
据一名参赛者回忆,比赛当日早上阳光明媚,坐摆渡车抵达赛点时天气已转阴,随即起风,“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更麻烦的是,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
这名参赛者称,在越野过程中,他先后经历了下雨、逆风,其间“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他果断决定下山,“我撤到山腰,蓝天救援队的人员指引我到一个小木屋,屋内已经有10位左右先撤下来的选手了。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个多小时,小木屋里选手的人数已经接近50人”。
官方将此事件定性为“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正在展开调查。
“山地越野赛和城市马拉松完全不是一回事。越野跑是山地跑,遇到上坡是需要徒步的,并不会全程跑完,平坡和缓坡以及下坡才需要跑动。传统的城市马拉松,赛道以平坡为主,是可以全程跑完的。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的CP2-CP3(CP即打卡点)段属于急上坡,必然导致速度下降,在大风大雨的极端天气情况下,更容易导致人体失温。”户外旅行从业者“艾艾艾小艾”说,越野跑的赛道基本都是山上的野路,是人踩出来的路迹,因此越野跑是更偏向于长距离徒步的运动,而不是普通马拉松。
据“艾艾艾小艾”介绍,越野跑补给的概念和马拉松差不多,区别是越野跑会更“因地制宜”,它设置补给点的距离会根据实际路况难度考虑,而不像城市马拉松一样进行固定距离补给。
马拉松急救跑者Seeker进一步分析,普通马拉松与山地越野赛的区别,首先是距离。普通马拉松的距离是42.195公里,但越野赛的比赛距离更长,比如50公里、100公里,甚至可能会是200公里。其次,赛道不同。普通马拉松会将赛道设置在平地上,而越野赛的赛道一般会选择山地,道路比较崎岖。再次,装备和救援不一样。马拉松是在城市举办的,沿路的志愿者、救援人员 件不允许的赛事可进行抽检,抽检人数不得低于抽检项目参赛人数的50%。
该标准中规定携带的包括但不限于的强制装备中就有保温毯;高海拔赛事,须要求选手携带具有防风及保暖作用的外套等。但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布的强制携带物品清单中,未强制要求携带具有防风及保暖作用的外套等。
此次越野赛报名官网披露,组委会强制参赛者携带的装备包括号码布、计时芯片、电子轨迹、GPS跟踪器、照明设备(头灯)、水具、救生毯、口哨和手机,其中前4项注明由组委会提供。组委会称,未携带强制装备所造成的后果由参赛者自行承担。至于“风衣或冲锋衣”则被列为“建议装备”。
也有参赛人员透露,因地貌等原因,在山顶的CP3没有补给点。暴露的山体让人无处可以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有的参赛人员考虑到天气预报并无异常,以为天气会很热,担心自己可能中暑。
在采访中,不少越野赛跑者表示,自身经历过才知道强制装备的重要性。比如,TNF100(越野跑系列赛事)的强制装备包括冲锋衣、防水裤、羽绒服、头巾(组委会发)、帽子、手套、头灯等。
“所有这些装备都要在赛前一天接受检查,方可注册拿到号码牌。第二天出发后,每个CP都有随机检查,确保你有需要的强制装备,否则强制退赛。整场比赛一共5个CP,每20km一个,每个CP都有急救人员,沿途有巡逻车辆。这些强制装备适用于几乎所有距离的越野比赛。”一名超马越野赛跑者说,一个负责任的组委会要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工作,以及更严格的强制装备检查。
“这次事件再次证明强制装备其实是对顶级跑者的一种保护,并非故意增加他们的负重。”一名超马越野赛跑者撰文称,他曾经在国外参加TNF100时在87km处也经历过失温,“我当时在第二阶段外周供血下降并四肢冰冷无知觉,在凌晨两点半左右,我坐在路边裹着太空毯,想着歇一下继续时被巡逻车发现。巡逻人员给我测了体温,然后强制我退赛,将我载回CP4接受现场急救医生评估,并给予体温恢复治疗。我看到同在CP4的还有一人刚进入失温,也就是第三阶段,意识模糊,已被抬上车送去附近医院”。
马拉松赛事出现井喷
专业人员储备跟不上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项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据Seeker介绍,自从国务院2014年印发《关于加快发展 体育 产业促进 体育 消费的若干意见》后,马拉松赛事便迎来井喷式爆发。仅2019年一年,马拉松赛事就达1828场,平均一天就有5场比赛。然而,在赛事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赛事人员储备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跟上,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也不到位,导致马拉松赛场乱象频出。
中纪委官网发文称:“一些地方看中举办赛事的宣传效应,加上能够拉动区域消费,收取企业赞助费、广告费,打造 旅游 品牌等因素,纷纷热衷办赛。然而,一些赛事往往只盯着经济效益,不愿意在服务和安全上多投入。有的承办企业根本不具备组织高风险 体育 赛事的资格和能力,只重视设置高额奖金等奖项吸引选手参赛,急功近利。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指导与监督上不想管或不会管,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有业内人士提出,目前相当数量的赛事公司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选手的真正诉求。职业选手包乐(化名)说:“现在许多马拉松赛事,动辄将几百万元花在电视转播和舞台搭建上,真正花在选手身上的钱不过几万元。时间长了,这些赛事举办方必然会被淘汰。”
“另外,一些相关部门或者赞助商并不懂赛事,使得马拉松赛事变成了单纯的以推介城市形象和 旅游 资源为目的,赛事主办方一边倒地把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如何规划‘最美’赛道上。很多举办马拉松的城市陷入一个怪圈,地方政府很想要业绩但又不想承担风险,这些因素对选手的赛事体验影响很大。”包乐说。
“艾艾艾小艾”建议,对于此类赛事,主办方应该提高参赛者的门槛,强制参赛选手携带装置;有关部门应该严格审核主办方的资质、经验和能力。
Seeker也认为,有关部门应该提高赛事组织者的标准,制定量化指标;主办方也应该做好赛事保障工作,提高组织能力。
在Seeker看来,此事应对广大跑步爱好者起到警示作用:一定要慎重对待马拉松比赛,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敬畏生命,敬畏马拉松,更要敬畏危险性极高的越野赛。
关于马拉松遇难,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事故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