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跑步成了许多人的标配,朋友圈里跑步打卡的截图数不胜数,微博上#马拉松#话题也是热火朝天。有人说,跑马拉松是一种坚持,更是一场自我挑战。但是,兄弟姐妹们,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会“说不跑”呢?今天就来聊聊那些不跑了的故事,不是失败的故事,而是人生的别样精彩!
你还记得第一次撸起袖子准备跑马拉松的那个激动劲?心里暗示自己:“我,这次一定要跑完全程!”結果呢?跑到一半,发现腿像被灌了铅,“哎呀妈呀,这重量让我觉得到底是跑步还是学蚂蚁搬家?”其实,很多老司机都经历过“刚开始像风一样”的热血沸腾,然后逐渐变成“风去哪了,我还在原地晃悠”的尴尬局面。
有的人是因为身体原因,突然明白“我的身体不允许我继续燃烧卡路里”。有人是因为工作繁忙,连泡脚的时间都没有,更何况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奔跑,跑到后来,觉得自己像个“加班狗”变成了“苦逼跑者”。心理上,那种“我跑出了人生的风景线”变成了“我跑出了腰酸背痛”,千万别以为跑步能让你变得更有激情,其实有时候除了汗水,更多的是“哎,好像要爆炸的内脏”。
当然,也有人发现了另一片天地。跑完马拉松,关灯一躺,回头一看:嗯,我爸说得没错,人生不止跑步这一条路。很多人开始“转型”,变成“跑步观察家”。他们用朋友圈评语打趣:“再也不跑了,因为我觉得我跑的姿势比钢铁侠还炫酷。”或者“跑了那么久,终于明白了,NEVER STOP,就是跑题人生。”笑点满满,但心里都明白:人生就像跑马拉松,终点在哪儿?可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途中跟朋友的搞笑段子和跑步时的奇奇怪怪瞬间。
一些“曾是马拉松狂人”的朋友,后来痛定思痛,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真正的跑者心声的执行者”。他们说:“不跑了,但我还爱走路啊,在朋友圈里晒晒散步的风景,喝喝咖啡,懒癌患者的生活。”这种生活圈其实也挺有趣,有的人是“跑累了,总得歇歇脚”。不跑了,不代表生活就变得无趣,反倒多出一份自在和轻松,仿佛从激烈的战场变成了温馨的后花园。
当然,小伙伴们还能怎么调侃“我不再跑马拉松”这事?有人说:“我跑得太快,只能跑心里。”有人说:“我不跑了,但每天都在跑梦。”,也有人用网络梗: ‘跑步只是为了逃避现实,既然可以跑步,那不如直接飞奔去月球’。是不是感觉,有时候,不跑马拉松,是为了更好地欣赏那些生活中的小确幸?毕竟,跑的越快,越可能错过沿途的那只调皮的松鼠和路边的老奶奶聊家长里短。
有人会忍不住问:“那你还会锻炼吗?”当然会!只不过方式变了:瑜伽、跳舞、爬山,或者坐在咖啡厅里用笔记本刷个剧本。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生活,不也是一种“跑”吗?只不过,这种“跑”不带汗水,也不带肾上腺素飙升,却带来了更多的内心平静和生活的乐趣。搞不好,你发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秘密:其实人生的“跑”除了速度,更在乎坚持和享受过程中的那份逗趣和创造力。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跟好友说:“我不跑马拉松了,但我决定成为‘慢节奏人生的大神’,练习慢生活,吃点甜品,喝点咖啡,偶尔还玩玩手机。”朋友们会笑成啥样?“哎哟,终于领悟了,跑速不是目的,生活才是终点。”
或许,我们都在某个时刻,明白了“放慢脚步”的重要性。人生啊,就是一场漫长的旅途,没有必要非得用跑得飞快来证明自己,偶尔慢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才更有趣。就像有人说的:“我跑过马拉松,但我的心还在漫步。”这不,是不是很有趣啊?
2小时20分,完赛的喜悦还历历在目,下一次……还是继续跑,还是放弃,还是等一等?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