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兄弟们,姐妹们!今天咱们来聊个硬核又带点“地狱笑话”味儿的话题。提起那个留着一撮小胡子的奥地利美术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元首”,你觉得他会是哪个足球队的铁杆粉丝?这个问题简直就像在问“霸天虎最喜欢哪一款洗发水”一样,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但你别说,网上关于“元首的足球队”这个瓜,还真传得有鼻子有眼,主角直指德国老牌劲旅——沙尔克04!
你敢信?沙尔克04,那个拥有无数忠实矿工球迷,被称为“矿工蓝”的球队,竟然和元首扯上了关系?这瓜保熟吗?吃瓜群众们先别急,搬好小板凳,咱们来深扒一下。传闻之所以这么猛,主要是因为沙尔克04在那个特殊年代,实在是太……太能打了!从1933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沙尔克04简直是开了挂一样,七次杀入德国锦标赛决赛,六次捧起冠军奖盘。这战绩,放现在妥妥的“德甲拜仁”,不,是比拜仁还霸道的存在,简直是球场上的“六边形战士”,强得让人怀疑人生。你想啊,在那个一切都要为政治服务的年代,一支球队能这么“C位出道”,风头无两,大家自然而然就会联想:“这背后是不是有大佬罩着?”
而且,沙尔克04的球队文化也特别对当时纳粹宣传的胃口。球队的核心成员大多是来自鲁尔区的煤矿工人,形象根正苗红,是“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这种“蓝领英雄”的剧本,简直是为戈培尔的宣传机器量身定做的。于是乎,“元首最爱的球队”这个标签,就像502胶水一样,被牢牢地粘在了沙尔克04的身上。敌对球队的球迷更是乐于传播这个说法,比赛时用这个梗来嘲讽沙尔克04,大概就跟现在我们说“裁判是你家亲戚”差不多一个意思,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但是!历史的反转来得就是这么猝不及防,比你看的悬疑剧还刺激。当事人沙尔克04自己都快“emo了”,为了洗刷这个“历史第一背锅侠”的称号,俱乐部甚至专门请了历史学家团队来彻查自己的“黑历史”。调查结果出来,直接来了个惊天大反转: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元首是沙尔克04的球迷!一丁点儿都没有!不仅不是球迷,这位“大佬”压根儿就对足球这玩意儿提不起兴趣。
这就奇了怪了,他为啥不喜欢足球呢?在元首的脑回路里,足球这种圆滚滚的东西在草地上滚来滚去,二十多个人追着跑,充满了不确定性,一点都不符合他所推崇的“日耳曼民族精准、刚毅、有纪律”的形象。他觉得这运动太“英格兰”,太“犹太”了,不够man!他更喜欢的是体操、拳击这种能展示肌肉和绝对力量的运动,简单粗暴,一目了然。在他看来,体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出能上战场的强壮士兵,而不是为了娱乐大众。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件让元首对足球彻底“粉转黑”的糗事。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元首为了向全世界展示“新德国”的强大,把场面搞得那叫一个气派。足球项目,德国队作为东道主,那必须是夺冠热门啊。在一场对阵挪威的比赛中,元首本人还破天荒地亲临现场观战,准备接受全场山呼海啸的欢呼。他坐在包厢里,翘着二郎腿,满心期待着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结果呢?德国队就像忘了带射门靴一样,全场梦游,最终0-2被名不见经传的挪威队给干翻了。据说,元首当场脸都绿了,比赛还没结束就气呼呼地提前退场。那一刻,他可能在想:“这足球,什么玩意儿,散了散了!”从此,足球这项运动,算是彻底被打入了冷宫。
你以为这就完了?虽然元首本人对足球不感冒,但他手下那个宣传天才戈培尔博士可不这么想。戈培尔敏锐地意识到,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拥有巨大的群众基础,是绝佳的宣传工具。于是,他开始在足球领域“大展拳脚”。最骚的操作莫过于1938年德奥合并后,他强行把当时世界顶级的奥地利“神童队”(Wunderteam)和德国队捏合成一支球队,准备去冲击世界杯。这操作在今天看来,就像是把梅西和C罗硬塞进一个队,还要求他们共用一个大脑。结果可想而知,“强扭的瓜不甜”,两队球员战术理念完全不同,互相看不顺眼,最终在世界杯上早早出局,成了国际笑柄。
所以你看,整个纳粹高层对于足球的态度,其实就是“工具人”三个字。赢了,就是日耳曼民族优越性的体现;输了,就是运动员意志不坚定。至于真心热爱?不存在的。那段时期,很多球队都或多或少地与纳粹政权有过交集,甚至有些球队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妥协。例如,1938年,英格兰队在柏林和德国队踢友谊赛,赛前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全队被迫行了纳粹礼,这件事至今仍是英格兰足球的一段尴尬历史。
话说回来,沙尔克04之所以在那个时代那么牛,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秘力量”加持,而是因为他们当时真的拥有领先时代的战术体系。他们靠的是一种叫做“沙尔克陀螺”(Schalker Kreisel)的战术体系,通过快速的短传配合,把对手耍得团团转,那场面,简直就是球场上的芭蕾。而发明这个战术的人,据说是个卖鸡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