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韩国奥运会的歌曲,是不是很多老铁的DNA里,那段“Hand in Hand, we stand”的旋律就自动开始公放了?简直就是刻进灵魂的BGM!这首1988年汉城(现在的首尔)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Hand in Hand),可以说是奥运歌曲界的yyds,传唱度直接拉满,火爆程度堪比当年的现象级神曲。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首世界级名曲,到底是哪位神仙大佬创作的呢?别急,今天咱们就来一波深度考古,把这背后的“神仙局”给扒个底朝天。
首先,你可能会以为,这么有韩国风情的歌曲,肯定是韩国本土音乐人写的吧?格局小了,朋友!这首歌的创作团队,那可是个实打实的“国际纵队”,核心人物是三位大神,堪称“三巨头”梦幻联动。他们分别是:来自意大利的“电音教父”乔吉奥·莫罗德(Giorgio Moroder),来自美国的“金牌词人”汤姆·怀特洛克(Tom Whitlock),以及负责演唱的韩国家庭组合“Koreana”(高丽亚那)。
咱们先来聊聊这位灵魂人物——乔吉奥·莫罗德。这位意大利大爷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电子音乐界的祖师爷级人物,玩合成器玩得出神入化,拿格莱美奖拿到手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是迪斯科音乐的代名词,一手捧红了“迪斯科女王”唐娜·桑默(Donna Summer)。可以说,没有莫罗德,全球的舞池可能都要寂寞一半。更牛的是,他还是个“奥运歌曲专业户”。在创作《手拉手》之前,他已经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冲刺》(Reach Out)。后来,他又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歌曲《永远的朋友》(Forever Friends)的创作。一个人包办了三届奥运会的经典曲目,这履历,简直是金光闪闪,瑞气千条!
汉城奥组委当时也是慧眼识珠,他们想要一首能超越国界、语言和文化,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跟着摇摆的歌。放眼全球,谁最擅长干这个?那必须是莫罗德大爷啊!于是,一纸邀约就飞到了这位意大利音乐巨匠的手中。莫罗德接到任务后,也是灵感爆棚,很快就谱写出了一段气势磅礴、充满力量感又极具流行潜质的旋律。这个旋律,就是《手拉手》的雏形。
有了曲子,就得配上画龙点睛的歌词。这时候,莫罗德的“黄金搭档”——汤姆·怀特洛克就闪亮登场了。这位美国小哥也是个传奇人物,他和莫罗德合作的另一首作品,你肯定也听过,那就是电影《壮志凌云》(Top Gun)的主题曲《带走我的呼吸》(Take My Breath Away)。对,就是阿汤哥开着战斗机耍帅的那个BGM!这首歌当年可是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所以你看,这对组合一出手,就是王炸级别的。怀特洛克根据莫罗德的旋律,写下了“Hand in hand we stand, all across the land”这样简洁、有力又充满和平与团结寓意的歌词。这歌词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英语四级没过,也能跟着吼两嗓子,完美实现了全球无障碍交流。
曲和词都有了,接下来就是找谁来唱这个关键问题了。这首歌的调子非常高亢,气场强大,一般的歌手还真hold不住。汉城奥组委和莫罗德团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筛选,最后,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在欧洲发展的韩国家庭组合——Koreana。这个组合简直是为这首歌量身定做的!他们由一家四口组成,常年在海外演出,成员们既有韩国人的血脉,又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演唱风格。他们的嗓音高亢嘹亮,充满穿透力,而且英文发音非常标准,完全能驾驭这首歌宏大的格局。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简直是神来之笔。Koreana组合用他们充满激情的演绎,将《手拉手》这首歌的情感推向了顶峰,那种冲破云霄的力量感,至今听来都让人热血沸腾。
就这样,一个意大利人作曲,一个美国人写词,一个韩国组合演唱的“神仙组合”正式诞生。为了让歌曲更接地气,他们还在歌曲中巧妙地融入了韩文歌词,由韩国著名词人金文焕填写。当英语的“Hand in hand”和韩语的“손에 손 잡고”(sone son japgo,也是手拉手的意思)交织在一起时,那种东西方文化交融、全世界人民心连心的感觉瞬间就出来了,buff直接叠满。
当然,提到韩国奥运会歌曲,不能只停留在1988年。时间快进到2018年,韩国平昌举办了冬奥会。这一次,作为K-POP文化输出大国的韩国,在奥运歌曲的选择上就显得更加“自家主场”了。平昌冬奥会的音乐阵容堪称豪华,请来了众多韩国顶流音乐人助阵。其中,BIGBANG成员太阳(Taeyang)演唱的宣传歌曲《Louder》就非常有代表性。这首歌融合了流行、摇滚和电子元素,节奏感超强,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和激情,非常符合冬奥会冰雪运动的氛围。这首歌的创作由YG娱乐的王牌制作人Teddy Park主导,可以说是纯正的K-POP血统,展现了现代韩国流行音乐的强大实力。
除了《Louder》,平昌冬奥会还有一系列的官方歌曲和宣传曲,比如由韩国传奇女歌手仁顺伊(Insooni)演唱的火炬传递主题曲《Let Everyone Shine》。这首歌的风格更加温情和励志,由韩国多位知名音乐人共同创作,包括作曲家李贤承和作词家金伊娜。与1988年那种全球征集、打造一首“世界级单曲”的策略不同,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更像是一场韩国流行音乐的盛大派对,通过多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全方位地展示了韩国的文化软实力。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韩国奥运会歌曲是谁写的?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1988年的《手拉手》是一个由意大利、美国和韩国音乐精英组成的“国际联军”的杰作,是一次全球化合作的典范。而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歌曲,则更多地是由韩国本土顶尖的音乐制作团队和艺人操刀,是一次K-POP魅力的集中展示。这两届奥运会歌曲的创作背景,也恰好反映了韩国在不同时代下的文化地位和心态变化。不过话说回来,当年给《手拉手》谱曲的乔吉奥·莫罗德和写词的汤姆·怀特洛克合作的另一首神曲《Take My Breath Away》,这首歌的英文部分歌词,据说是在从录音室开车回家的路上,在一个黄色的法律便笺本上写出来的。所以说,灵感这玩意儿,有时候比外卖小哥来得都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