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姐妹们,咱们又又又又一次聊到了那个让我们又爱又恨、血压坐上过山车的话题——中国男足。这次的舞台,是阳光明媚、钞能力满满的卡塔尔,2023亚洲杯(虽然是2024年踢的,这时间差咱就先不吐槽了)。扩军到24强的亚洲杯,按理说,小组出线不是“有手就行”吗?毕竟四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都能晋级,这简直是开卷考试,就差把答案直接印在卷子上了。然而,国足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想得美!他们硬是把开卷考答成了交白卷,而且还是连名字都忘了写的那种。
赛前,主教练扬科维奇信誓旦旦,咱的备战老充分了,队员们体能储备杠杠的,个个都能跑不死。球迷们心里也犯嘀咕,这次的阵容吧,你说新,有那么几个新面孔;你说老,武磊、张琳芃、颜骏凌这些“老干部”依然是雷打不动的核心。平均年龄奔着三十去的一支队伍,去踢以快节奏和冲击力见长的亚洲赛事,这画面想想就有点“夕阳红”旅行团误入摇滚音乐节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比赛没踢,咱总得抱点希望不是?万一呢?万一他们“睡狮猛醒”了呢?
第一场,对阵“神秘之师”塔吉克斯坦。说神秘,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球迷可能连这个国家在地图上哪疙瘩都得琢磨半天。但就是这么一支首次闯入亚洲杯决赛圈的队伍,开场就把国足按在地上摩擦。那叫一个人仰马翻,风声鹤唳。咱们的球员在中场拿球,感觉就像手里捧着个烫手的山芋,恨不得赶紧甩出去,至于甩给谁,那就随缘了。上半场被人家射了十几脚门,门将颜骏凌忙得像个八爪鱼,高接低挡,差点就地飞升。好不容易熬到下半场,国足缓过神来了,利用一次角球机会,朱辰杰一个漂亮的头槌破门!电视机前的我们刚要从沙发上跳起来开香槟,VAR(视频助理裁判)介入了。经过一番比比划划、放大缩小、反复观看,裁判大手一挥:进球无效!理由是咱们有球员在越位位置干扰门将。那一刻,全国球迷的心情,大概就像是中了五百万彩票,结果发现彩票是昨天买的。
最终,一场0-0的闷平,拿到了宝贵的1分。赛后大伙儿自我安慰:没事没事,第一场嘛,慢热,可以理解。再说了,咱们这不是还“进”了一个嘛,虽然被吹了,但四舍五入等于进了半个,对吧?这种阿Q精神,是每个中国球迷的必备生存技能。
紧接着,第二场小组赛,对手是黎巴嫩。这场再拿不下,出线形势可就岌岌可危了。国足将士们也确实踢得比第一场积极,创造出了几次绝佳的机会。然而,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全场最让人“破防”的一幕出现了:队友一脚射门被对方门将扑出,球不偏不倚地滚到了门前几乎是空门状态的武磊脚下。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球必进无疑,准备提前欢呼的时候,武球王一脚“解围式”射门,皮球华丽丽地飞向了看台。那一脚,踢出去的不是球,是亿万球迷脆弱的心。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我的地盘我做主,这球就是不能进”。全场比赛下来,我们再次与进球擦肩而过,比分牌上那个刺眼的0-0,仿佛在嘲笑着所有人的期待。
两场比赛,两场0-0,积2分,一个进球都没有。这会儿,球迷们已经笑不出来了,开始盘算着各种复杂的出线数学题。只要我们最后一场不大比分输给已经提前出线的卡塔尔,然后另外两队再打个什么比分,我们还是有机会……这种感觉,像极了每次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指望老师划的重点全考,结果发现老师压根没划重点。
最后一场,生死战,对阵东道主卡塔尔。人家已经提前锁定小组第一,所以派上了一大堆替补球员,俗称“卡塔尔二队”。这剧本,不就是送分题吗?国足只要稍微争点气,赢不了,至少拿个平局,出线的希望就大大滴有。结果呢?国足还真就“不负众望”,在场面上依然被动。更要命的是,人家卡塔尔的队长替补上来,没几分钟,就在禁区外用一脚不停球的凌空斩,轰出了一记世界波!那球飞行的弧线,优美得像一首诗,精准得像一把手术刀,直接洞穿了颜骏凌的十指关。0-1!这个比分被保持到了终场。国足用一场失利,为自己的小组赛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大写的“0”。
三场小组赛,2平1负,积2分,进0球,失1球。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中国男足参加亚洲杯48年以来,首次在决赛圈阶段一球未进!创纪录了,家人们,只不过是反向的!以前我们嘲笑国足锋无力,但好歹还能蒙进去一个,这次是直接把“蒙”这个技能点都给忘了。24支球队,咱们是唯一三场小组赛踢完没进球的队伍之一,简直是丐帮大会比谁的碗更破。更讽刺的是,由于其他小组的第三名积分和净胜球情况,国足最后连“四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这根救命稻草都没抓住,彻底告别本届亚洲杯。
回看这三场比赛,国足的表现就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淡而无味。进攻端毫无章法,球员之间缺乏默契,传球失误满天飞,射门基本靠随缘。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留洋独苗”武磊,状态低迷,错失良机。整个球队给人的感觉就是:跑也跑了,拼也拼了,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球弄进对方的球门。扬科维奇教练的战术板上,是不是只写了“防守”两个大字,进攻那一页直接被撕掉了?
所以,说了这么多,问题来了,如果把一个足球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它会爆炸还是会变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