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陈梦出生在山东青岛,她的母亲 逄 敏是一名退伍军人,曾经获得过青岛市部队乒乓球冠军。在母亲的影响下,幼年时期的陈梦就对乒乓球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女儿对自己的专长感兴趣,作为母亲的 逄 敏自然非常高兴,她一边培养女儿的兴趣,一边当女儿的陪练,虽然有时候女儿会喊苦喊累,但是 逄 敏却一直在给她打气加油,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逄 敏给陈梦打开了乒乓球世界的大门,而进门之后的第一位领路人叫吴乃禅。这位教练在青岛非常有名,他也注意到了陈梦的天赋,就这样,1999年,年仅5岁的陈梦就走上了专业乒乓球的道路。
一开始,陈梦还没有乒乓球案高,只能拼命像个小老虎一样趴在案子边上打球,不过随着吴乃禅的悉心教导,陈梦的水平日渐精进,很快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这一年,陈梦凭借着自己超凡的实力,成为了山东省唯一一个入选中国少年队的选手。此后,自信心暴增的陈梦在省队里一路过关斩将,很快又成为了省队青年组中的第一人。
2007年,陈梦迎来了生涯中的第一次高光时刻。在国际青年锦标赛上,她一人获得了女单、女双、女团的三料冠军,这也一下让她名扬天下。凭借这样优异的成绩,陈梦也直接进入了国家队。要知道,这一年,陈梦仅仅13岁。
在中国女乒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年少成名的传奇球员,她12岁就入选国家队,16岁就已经参加奥运会,这个女孩叫郭跃。陈梦的成长,让教练们看到了希望,他们也一致认为,陈梦非常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郭跃。
陈梦也不负众望,在2007年,年仅13岁的陈梦参加了全国U17乒乓球精英全明星赛,并且一路披荆斩棘,夺得了最终的女单冠军,这一年,陈梦把国内外能拿的冠军几乎全拿了一遍。
随后在2008年和2009年,陈梦再次爆发,在世青赛团体赛上,3-0击败日本天才少女石川佳纯,在中国女团夺冠的路上立下头功。次年,亚青赛,陈梦再次力克所有对手,拿到女单冠军。
2011年,17岁的陈梦再次在世青赛上得到了女单、女双、混双、女团的大满贯。可以说,在青年组,陈梦已经一览众山小,她也被称为中国下一个“大魔王”。
不过,中国乒乓球向来不缺少连战连捷的名将,在此后激烈的对决中,逐渐升入成年组的陈梦却开始状态低迷,虽然也有在乒超联赛中击败李晓霞、郭跃、李佳薇等名将的经历,但是整体成绩远远不如丁宁、刘诗雯等世界冠军。
当时陈梦最好的大赛成绩仅仅停留在青年比赛的冠军,这也远远比不上队中其他球员,虽然实力上并没有多大差距,但是陈梦最被诟病的就是状态不稳定,在落后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崩盘的情况。
中国乒乓球年少成名,在20多岁陨落的球星一抓一大把,陈梦也非常担心自己以后会逐渐成为边缘人物,这时候,李晓霞成为了陈梦做出转变的关键人物,正是她的一席话彻底骂醒了陈梦。
慢慢的,陈梦逐渐放平了心态,此时的她已经不再那么看中胜负,而是在不断的胜利和失利之中寻找经验教训,慢慢的,那个赢球狂喜、输球冲动的小陈梦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成熟稳健的新陈梦。
2012年,18岁的陈梦收获了自己第一个成年组女单世界冠军,这一年,她还获得了中国公开赛的冠军,又和张继科组成混双组合,她不符合年龄的成熟老练也让她的失利数字逐渐变少,甚至陈梦自己说,已经习惯了胜利的感觉。
这一年,陈梦击败了世界冠军丁宁,爆了当时的最大冷门,凭借着这场胜利和此前的发挥,18岁的陈梦,成为了女子乒乓球的头号种子。
不过,没有取得过世界级大赛冠军(世乒赛冠军、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之一)却一直是陈梦的一块心病,在此后几年中,虽然陈梦斩获了多次巡回赛的分站冠军以及全运会冠军,但是距离她心中的目标仍然非常遥远。
2016年,里约奥运会,陈梦迎来了第一次冲击世界级大赛金牌的机会,但是在奥运会选拔赛上,陈梦却再次无缘。此时队内同年龄段的球员朱雨玲,却获得了持外卡参赛的资格,由此可见,国家队想要重点培养的并不是陈梦。
可以说,在2017-2018年之前,女乒队内可以继承“一姐”称号的,并不是陈梦,2016年,女乒征战奥运会,郁闷的陈梦却只能待在家中用电视机观看队友的精彩表现。
世界大赛冠军在陈梦眼中是那么遥不可及,心态的变化也让她在球场上又变得毛躁起来。多次失手决赛,也让球迷再次开始对这个少年成名的乒乓球天才持起了怀疑态度,陈梦不要打了,陈梦退役吧,这是这一段时间陈梦听到最多的声音。
不过,在这一次的低落之后,陈梦很快又站了起来。2019年陈梦迎来了超级大爆发,在这一年6月开始,陈梦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公开赛(日本公开赛、中国公开赛、韩国公开赛、瑞典公开赛、德国公开赛、巡回赛决赛)的女单、女双冠军,她的世界排名也直接来到了世界第一。
带着世界第一的光环,陈梦迎来了自己梦幻般的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一年的比赛并不多,但是分量却足够重。2020年,陈梦终于获得了自己第一个世界级大赛的冠军奖杯。
这就是2020年的乒乓球世界杯,陈梦过关斩将,最终拿到女单冠军,她也迈出了大满贯的第一步。只要能够在2021年举办的奥运会和世乒赛上再次夺冠,陈梦也将成为大满贯间隔最短的纪录保持者。
但是这次晋级奥运会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队友刘诗雯已经世界杯冠军和世乒赛冠军加身,大满贯只差奥运金牌,而在此前的直通赛上,刘诗雯也是发挥出色,但是最终教练选择了陈梦和孙颖莎的组合,也彻底让小枣梦碎。
不过从整体来看,陈梦的入选也无可厚非,这两年她的状态非常不错,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更是霸榜长达两年,这也说明了她的实力。刘诗雯无缘本届奥运会虽然让人非常惋惜,但是只要走出去,代表的都是中国,只要能拿冠军就是好样的。
陈梦一定要克服自己容易波动的情绪,只要不犯错误,冠军一定是中国代表队的!加油!
(书接前文)
悉尼奥运会结束之后,何千红、田静两个人退出了德国国家队。何千红在2003年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儿子Timo(和波尔重名,不知道是不是将来的又一个名将);田静也有了要孩子的计划。这里八一下,田静的老公汉语说得很好,而田静的德语现在还是中级水平。
陈静也基本上在悉尼奥运会之后,退出了国际赛场。2000年年底,陈静叶落归根,10年之后再次回到内地,在广州开办了陈静乒乓球俱乐部,笼络了郝帅等一众国手加入。
2008年奥运会的武汉圣火传递中,冯梦雅、陈静和乔红三个人是连续的三棒,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另外,96年汉城奥运会之后,陈静曾经想进演艺圈,当时是成了林志颖的“师妹”,还出了本自传,而且要完成在台北 体育 学院的学业。当时她选的导师是台北 体育 学院最严的,没几个人敢选她当导师,就陈静非他不选。
那几年陈静打世界比赛确实不多,公开赛偶尔出来就是赚点积分而已。前面也说了,她一直是在为参不参加悉尼奥运会而忧郁,所以直到99年下半年后才又系统地参加公开赛。
继续女乒30年的故事。
在被徐竞一棍子打闷之后,张怡宁在国内国际比赛输了不少。2000年全国锦标赛上,张怡宁领军的北京队不敌白杨、牛剑峰、王婷婷组成的河北队。成就了河北队7年来第一个团体冠军。
单打决赛上,张怡宁再次错过数个赛点,负于白杨。
2000年下半年,张怡宁从半年多的低谷中慢慢走出来了,连拿瑞典和丹麦两站公开赛单打冠军。接着,她在2000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上战胜王楠,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重要比赛女单冠军。
这一年,由于杨影、孙晋、李菊等人的状态以及年龄还不错,所以国家队暂时没有换血的压力,但是以张怡宁首的80后球员,已经开始慢慢进入主力层了。
这里插一句,白杨、李楠、牛剑锋……当时的这批80后都是曾经的潜力股,都可惜了。82年左右的这批运动员,只出了一个张怡宁,还有一个作为主力勉强合格的郭焱。成才率感觉低了点,不像76-79这批人。
46届世锦赛,是最后一次团体和单项在一起的世锦赛。由于45届中国队的表现太彪悍,因此从46届开始,各个协会的单打名额由原来的13人减少为7人,双打减少为3队,混双为7队。
和以往在国家队凡是有点能力的,都能去打世锦赛不同的是,从这届开始,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女队内部开始为世锦赛资格,争的你死我活、头破血流。
团体赛5个人,王楠、李菊和张怡宁三人的入选是铁定的,剩下的人里面,孙晋奥运会单打输了不应该的球,杨影单打上一直没什么突出的亮点,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团体会上来一个新人。
新人里面,郭焱在2001年4月的克罗地亚公开赛上,拿到了女单冠军;牛剑峰在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乒超联赛上,半程过后连赢11场,保持不败;李楠是上届世锦赛女单第三名;白杨是2000年全国锦标赛女单冠军。
所以,从当时的状态来讲,很多人看好状态极佳的老牛上团体。
但是最后公布的团体仍然是王楠、李菊、张怡宁、杨影、孙晋五人。这里面除了郭焱、牛剑锋、李楠、白杨四个人,都各有各的短板的因素外。
杨影、孙晋二人都是江苏出来的人,也不能不说。不过这么一个团体名单也算是合情合理,只是李楠错过了最近的拿世界冠军的机会。
单打最初名单是:王楠、李菊、张怡宁、杨影、孙晋、牛剑峰、李楠;
双打是王楠/李菊、张怡宁/张莹莹、杨影/孙晋;
混双是王楠/王励勤、李楠/刘国正、杨影/秦志戬、孙晋/刘国梁、林菱/詹健、马琳/张莹莹、李菊/阎森。
但是到了最后一次正式热身赛之后,名单变成了:
女单:王楠、李菊、张怡宁、杨影、林菱、牛剑峰、李楠;
女双:王楠/李菊、张怡宁/张莹莹、杨影/孙晋;
混双:王楠/王励勤、李楠/刘国正、杨影/秦志戬、孙晋/刘国梁、白杨/詹健、马琳/张莹莹、李菊/阎森。
这个名单最大的变化就是,孙晋单打资格的丢失。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孙晋悉尼奥运会的失利,使她在蔡振华心中的位置大受影响。尽管奥运会之后孙晋恢复得还可以,年末还拿到了一站公开赛冠军,出征之前最后一站热身赛也是打到了女单冠军。但是奥运会的失败,让她所有的努力在教练心中都成了"大赛掉链子、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典型。
再一个是国家队的某种利益均衡的结果。前面说了以往名额很多,很多人都有资格打比赛,不存在各个队、各个地方等利益分配的问题。但是从这届开始僧多粥少,名额的定夺成了几个地方,尤其是重点乒乓球单位之间、某些利益的相互均衡和协调等多方面因素掺和的产物了。
当时女乒国内老大是江苏队,本身是老牌劲旅和多年的全国冠军,再加上上面有蔡振华这尊大神,自然分量十足。而孙晋虽然是江苏徐州人,但是她是八一队培养出来的,蔡这尊大神自然也罩不到她头上。
国内乒坛里比较有分量的还有北京队和辽宁队,而一直为国家队的训练等提供后勤保障等诸多服务的河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多给人家个名额也是人之常情。
而恰好在最后一站热身赛上,白杨和牛剑峰的女双打得非常的好,而在此之前,她们这队已经在乒超上取得10连胜,以及拿到了2000年瑞典公开赛和2001年克罗地亚公开赛的双打冠军,可谓是势头正猛。
当时国家队教练普遍认为,这对组合比张怡宁/张莹莹强多了。但是女双名单已出,而且两个人一个是以后的绝对主力,一个是北京队的;另一个是江苏队的,把她俩弄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教练们又普遍认为该给白杨一个锻炼的机会,就把白杨报上了混双。
而这样林菱的唯一一个比赛机会就面临丢掉的可能,教练们也于心不忍——这么一个兢兢业业、实力不错的队员,连个混双都没得打。
也该孙晋倒霉。正在教练考虑名单变动的时候,她又把球拍弄丢了,本来就对她一直有"气"的老蔡,干脆就把这当借口把她撤掉了。她的单打由林菱顶替,混双改为了白杨和詹健配合。
孙晋也成了中国乒乓球 历史 上,唯一一个报上团体、但是没有打单打的选手。
另外说一句的是,当时国家队弄出了个和后来一模一样的规定,女单7的名额里,空出来一个给队内选拔赛,谁得冠军谁上。后来郭焱取得了选拔赛冠军,但是最后还是没她的份。
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情,在2003、2005年的世锦赛名单定夺中,也上演了,这充分印证了“在国家队也是小 社会 ”这句话,这是后话,我们后面慢慢再说。
2001年大阪世锦赛的名单,就那么定了下来。
女团比赛去年惨败吉隆坡的朝鲜女队终于复苏,在1/4决赛中她们3:0完胜上届亚军中国台北队,悉尼奥运会之后就策划退出乒坛的陈静状态全无,0:2完败朝鲜队二号主力金香美。
中国女队3:0轻取中国香港队进入半决赛,而日本队在启用了两名前中国国手——李隽和樊建欣之后,也以3:2战胜了罗马尼亚队,晋级半决赛。
当年实力出众、但是始终没有任何机会代表中国队打国际比赛的樊建欣,赛后激动地大哭。对于她来说,能到世界大赛上走一遭,了却了一桩心愿,实在是百感交集了。
这位从国家队正定基地旁小村子里走出来的河北农村姑娘,在实现了心愿之后就退出了日本国家队,平淡地过着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
上半区中国对阵日本,下半区是韩国和朝鲜队的交锋。
中日半决赛没有什么悬念。除了当时还冲劲十足的小西杏,从张怡宁手上抢走了一局之外,别的基本全是一边倒——王楠两个21:14击败樊建欣,李菊2:0胜李隽。
下半区韩朝半决赛。韩国队倒排阵,金茂校打头号主力并首战击败了金香美。但是接下来朝鲜队连拿3阵,击败对手进入决赛。自从1995年之后,韩国队再也没有进入过世锦赛的团体决赛。
决赛中,中国队虽然最终以3:0战胜朝鲜夺冠,但过程并不轻松。除了王楠首场21:16和21:10轻取金香美外,张怡宁和李菊对阵金英姬和杜贞实都打满三局,张以18:21,21:18和21:13逆转金;李菊更是挽救赛点以17:21,23:21,21:14险胜杜贞实。
女单比赛王楠、张怡宁、牛剑峰、李楠分在了上半区,下半区是李菊、杨影和林菱把守。
没想到的是,下半区在32进16的时候爆出大冷门。右手直板反胶、反面长胶、采用反面长胶磕、来为自己正手创造机会的朝鲜队四号怪球手金云美,3:1战胜了李菊。
奥运会后一直状态平平的李菊,在比赛中对阵对方的长胶打法极其不适应,被对方缠住之后、又急于摆脱对方、结果主动进攻失误频频,最终被对手爆出大冷。
北京队出去的刘佳,以同样比分淘汰了杨影,杨影的4次世锦赛女单没有一次进入前8,使得下半区中国队形式立马吃紧。
上半区四名选手全部过关,牛剑峰在15:21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3局,战胜了此前从未赢过、哪怕一局的鲍罗斯。
到了16进8,李楠表现出色,3:0完胜柳智惠,张怡宁3:0轻取李佳薇,同王楠、牛剑峰包揽了上半区的8强席位。
下半区,林菱开始了孤军奋战的征程,16进8战胜了日落西山的陈静,和刘佳、斯蒂夫和金云美一起进入8强。
8进4的比赛中,王楠3:0胜李楠,张、牛二人进行了5局大战。张怡宁决胜局愈发沉稳,而牛决胜局明显患得患失,张轻松拿下决胜局后,进入半决赛。
下半区,战胜了从未赢过的陈静之后、信心大增的林菱,3:0完胜刘佳,和轻取斯蒂夫的大黑马金云美会师半决赛。
下半区,林菱没有让力捧她的老蔡失望,3:1终止了对手的黑马之旅。林在比赛中打得很有耐心,不急于发力进攻,被对方长胶缠住时就是稳稳地拉出弧圈球和对方相持。长胶就是这样,不怕暴力,就怕你不主动去打它,你转它更转。
决赛上,林菱第一局发挥不错21:14拿下,接下来王楠没有给林菱成为黑马的机会。王紧紧抓住对方两面摆速慢的弱点,坚决送对方中路,林菱擅长的中远台得不到任何施展,21:12,21:12和21:19连扳三局。
这场决赛是真刀真枪的较量,林菱的亚军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也是她为中国国家队效力的最后一场球。
悉尼奥运会韩国女双的强劲、以及世锦赛开赛以来朝鲜队的良好状态,让我看见了她们在双打上取得好成绩的希望。但是双打开赛之后,却仍是中国的大包大揽,世界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女双16进8两对最强的对手,韩国的柳智惠/金茂校,便和朝鲜的金英姬/金香美遇到了一起,结果朝鲜组合在12:21先输一局的情况下逆转了韩国组合,实际上帮了中国队的大忙。
在二金组合8进4先赢后输、被张怡宁/张莹莹淘汰之后,中国队在女双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对手。
继99年世锦赛、00年奥运会之后,王楠/李菊第三次3:0横扫杨影和孙晋获得冠军。
松下浩二的老婆武田明子,搭档浅约真,由为日本拿到了一枚铜牌。
混双比赛也是波澜不惊。尽管没有了上届包揽前八的彪悍,王楠/王励勤输给了香港的瘸子配王晶/高礼择,李楠/刘国正和孙晋/刘国梁输给了同一对组合金茂校/吴尚垠,这也只是一点小小的插曲而已。
决赛中,杨影和秦志戬3个21:15完胜金茂校/吴尚垠,秦在自己运动生涯的末期,意外的圆了世界冠军梦。
最后时刻,被给了参赛机会的白杨表现也不错,和詹健合作3:0完胜卫冕冠军马琳/张莹莹最后获得第三名。
嘿嘿,不知道马琳心理咋想的,将来他和王楠搭档,战胜了白杨/刘国正组合,使初恋女友留下了无世界冠军的伤心泪水时,他又作何想呢?
46届之后,王楠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牢不可破的地位。
而其他参加悉尼奥运会的三员女将,孙晋伤病缠身,杨影看不到什么长进,李菊由于身体以及伤病原因也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况下女队开始着手考察并培养新人了。
而在何千红、陈静、田静、何智丽这一拨当年的世界冠军,以及国手相继淡出乒坛之后,李佳薇、刘佳等小小年纪就出国打球的80后,抗起了海外兵团大旗,中国女队越来越没对手了。
2001年中国女队的重点考察和培养对象是,后来称为"四小花旦"的牛剑峰、郭焱、白杨和李楠。
四个人里面牛剑锋年龄最大,成名也最早,右手横板两面弧圈,拉球非常转,被刘国梁形容为老牛反手拉起来连他都不好防。
老牛还有一下蹲发球的绝招,1997年就在南斯拉夫公开赛上夺冠的老牛,沉寂了两年之后在2000年年末开始爆发。超级联赛上不仅率领河北队一路呼啸夺冠,还以19胜3负的成绩被评为最佳女运动员。
郭焱个子最高,也最壮实,发球好,两面实力均衡,拉球力量大,世锦赛前拿到了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冠军,又在世锦赛队内选拔赛上夺得冠军。
李楠左手直板反胶快弧打法,1999年世锦赛一战成名之后,她在一系列大赛上表现都不错,尤其是对外胜率相当高。
白杨年龄最小,左手横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打法类似陈静,在1999年世锦赛就被陆元盛带去学习陈静,悉尼奥运会作为专职陪练去了悉尼,2000年两胜张怡宁获得全国锦标赛团体和单打冠军。
4小花旦各有所长,在世锦赛以及之后的一系列国际比赛中轮番出阵,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后面她们的命运,却发生了重大的不同。
2001年国内乒坛最大的比赛是全运会,广东九运会也成了以四小花旦为代表的国内新手们,展示自己实力的大舞台。
北京、辽宁、江苏、河北四队,在赛前是夺冠大热门,辽宁有王楠、李佳、张瑞;河北有白杨、牛剑峰、王婷婷;北京是张怡宁、郭焱、贾贝贝;江苏是李菊、张莹莹和杨影。
作为多年来的全国团体冠军,拥有三位世界冠军的江苏小组赛都没有出线,让人大跌眼镜。尽管李菊、杨影状态不好,张莹莹实力单薄,但是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结局赛前没有人想到。
江苏队最大的失误就是,把范瑛交流到了黑龙江,而用了对谁都不占上风的张莹莹。在和河北队的生死之战中,江苏队更是用张莹莹打二号主力,连输白杨和牛剑峰,江苏在2:3告负的同时,也无缘4强。
最后团体四强是北京,河北,辽宁和没有一名国手的广东队。
半决赛河北对辽宁,白杨在这场比赛中发挥出色,一人战胜了王楠和李佳为河北拿了两分。和王楠第一局13:19落后连拿8分,和李佳第一局也一度落后将近10分,都扳了回来。
这场球打的非常激烈,比分非常接近,比赛打到了半夜接近12点。
牛剑锋24:26、21:17、21:18胜李佳;
白杨21:19、21:14胜王楠;
王婷婷17:21、21:12、18:21负张瑞;
老牛16:21、21:14、18:21负王楠;
白杨21:18、21:19胜李佳。
如果说这场球的激烈不出乎人意料的话,另外一场半决赛,没有一名国手的广东队,把北京队逼到了那种份上,则让人大吃一惊。
上来麦乐乐和张怡宁没得打,7:21和8:21脆败;接着郭焱2:1胜了曹幸妮,北京大比分领先。
这个时候广东队却忽然爆发了。王少华横扫李墙冰之后,曹幸妮在14:21丢掉首局后,竟然两个21:9连扳两局战胜了张怡宁!
决胜盘。受到队友激励的麦乐乐打疯了,拿下首局之后,第二局也是压着郭焱打,一度领先9分之多。可能是胜利在望,麦乐乐打的急噪了些,被郭追平,但随后麦又振作精神和郭大打相持。
有一板球双方甚至对抗了27板、以至于乔云萍都说这不是女子比赛了,郭焱挽救赛点27:25扳回这局,决胜局拿了下来,把北京带入了决赛。
赛前,北京是把河北视为最大对手,并且做了充分准备,最主要的准备方案就是三号人物分工。贾贝贝专门对付横板,李墙冰专打削球,结果苦心没有白费,李墙冰在关键的第三场抓住了王婷婷。
白杨因为在半决赛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向来对郭焱的良好战绩,而被排到第一主力,上来果然抓住了郭焱,21:17和21:18为河北先声夺人。
张怡宁在第二场发挥极佳,21:9和21:11横扫老牛;第三个出场的李墙冰,几个与打削球训练没白费,2:0拿下王婷婷。
这个时候,北京已经占了上风。果然第四场,白杨尽管打得很努力、比分一度紧紧咬住,还是以两个17:21输给了张怡宁,北京首夺全运会冠军!
(未完待续)
陈梦,王曼昱,孙颖莎,陈幸同,王艺迪。
1、陈梦应该说非常遗憾,因为她有希望创造最快大满贯纪录,但最终被王曼昱击败,不过陈梦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在对阵平野美宇,非常难缠的一个对手时,陈梦顶住了压力,并且拿出了让人信服的表现,世乒赛丢冠并不是结局,而是一个放下包袱的重新开始。
2、王曼昱本届世乒赛的女单冠军,从东京奥运会回来之后,拿到休斯敦世乒赛直通资格的那一天起,球迷就已经看到了王曼昱的努力和训练的成果,而且很多球迷相信,霸气十足的王曼昱会越来越强,甚至超越任何人,走向属于她的巅峰,而这一次休斯敦世乒赛,她做到了。
3、世乒赛亚军对于孙颖莎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因为决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局面,然而最终却没能获得胜利,不过对于孙颖莎来说,所有的失利都会成为蓄力,预示着下一站比赛的爆发,她有战胜任何人的实力。
4、陈幸同,实力非常强大的一名球员,正反手均衡,首次登上世乒赛的舞台,就进入了1/4决赛,如果不是碰到王曼昱,相信陈幸同的故事还会继续,除了内战之外,陈幸同没有输任何外战,已经获得了国乒教练组的认可,她可以代表国乒出战任何比赛。
5、王艺迪,这次参加休斯敦世乒赛国乒的最大功臣,因为她连续战胜了两位强大的对手,一个是早田希娜,一个是伊藤美诚,让国乒早早的包揽四强,通过这两场比赛,不仅证明了王艺迪的实力,还有她已经成为了国乒教练组最信任的球员之一。
随着釜山团体世乒赛与东京奥运会推迟,国乒在世界大赛中大展身手的机会也随之推迟。最近几年,日本女乒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成为国乒最主要对手,也试图挑战国乒霸主地位。由于日本乒协引进了多位中国籍教练,日本队员中不乏会说中文的选手,除了已经退役的福原爱和现役女乒队长石川佳之外,还不满16周岁的天才少女木原美悠也成为一位中文十级的选手。
2004年8月出生的木原美悠是比伊藤美诚、平野美宇还要小一波的天才选手,目前她与长崎美柚的组合高居女双世界第一,实力不容小觑。木原美悠与长崎美柚在2019年收获满满,11月份的世青赛3-0完胜国乒的蒯曼/石洵瑶夺得女双冠军,12月份的年终总决赛女双半决赛3-2战胜国乒世乒赛冠军组合孙颖莎/王曼昱,并在决赛中3-0战胜韩国的田志希/梁夏银拿下冠军。进入2020年,她们的状态依然保持不错,在卡塔尔公开赛中闯入女双决赛,最终1-3不敌国乒的王曼昱/朱雨玲收获亚军。
由于目前国际乒联暂停了所有比赛,东京奥运会也延期一年举行,日本乒乓球队员也只能各自训练。木原美悠晒出一段自己用中文跟球迷打招呼的视频,她对着镜头用中文说道:“哈喽,身体 健康 ,加油!”说完,还比起剪刀手很是可爱。
小姑娘中文说得很是标准,中国球迷纷纷表示:“字正腔圆,厉害厉害!”“这中文水平,也是很惊艳了!”她还用中文与球迷互动,有球迷询问:“这是本人回复的吗?难道教练中国人?”木原美悠回答道:“我自己回复哦!”
看来日本女乒又出了一位中文十级选手,能说能写能读,国乒教练以后在做场外指导的时候要小心点了。日本乒乓球选手中,中文最好的自然是“瓷娃娃”福原爱了,之后的石川佳纯也可以用中文接受采访,在赛后新闻发布会还可以为队友翻译。如今木原美悠也继承了师姐们的这个品质,小小年纪中文水平相当不错。日本乒协已经确认东京奥运会的参赛阵容不会改变,木原美悠也将自己的目光瞄准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