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 世界的熔炉(荷兰阿姆斯特丹红街)

2023-03-18 23:10:31 最新体育 zengha

曹桂林先生在《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城市形形色色,有些地方却像是使人沉陷、迷失、疯狂却又偏执的漩涡,那个世界里有所有人期望的面孔,每个人都在不动声色地生活,因为或许在下一刻中所有的美梦就将崩塌破碎。听无数人谈起过纽约,而在欧洲,有另一个名字总被提起——阿姆斯特丹。

刚走出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烟草味,于是这竟成为了我对阿姆斯特丹的第一印象。周围所有人都对此习以为常,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空气中弥漫着这种大麻烟味。从车站延至市中心水坝广场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两旁除了搞怪的街头艺人和歌手,还有很多毫无顾虑叫卖着的大麻商贩,装潢精致的烟草店铺也冠冕堂皇得开在街上最拥挤的地段。

走在路边的一些中年人穿着西装,嘴里的烟卷似乎是他们统一的标识。除了街上的美女,吸引他们的还有橱窗里的高端品牌手表以及各式的烟草。荷兰是世界上对大麻交易最宽容的国家,而阿姆斯特丹作为首都,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大麻制品已成为各地游客的观光景点。

水坝广场可以称得上是这座城市的起源,阿姆斯特丹的名字也来自于此。17世纪荷兰迎来了黄金时代,阿姆斯特丹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凭借繁华的贸易以及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浪潮,阿姆斯特丹的商人跻身社会上流阶层,甚至使贵族失去了特权,阿姆斯特丹开始成为了一座被商人们用金钱驱动进化的城市。

18世纪荷兰的繁华褪去,曾被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占领,摆脱统治后的荷兰同比利时和卢森堡建立联合王国。二战期间德国在荷兰建立了纳粹政权,并在此建立集中营迫害犹太人。战争后的阿姆斯特丹进行了重建,如今的市区基本保持了黄金时代的原貌。

由于建在河坝上,阿姆斯特丹也是一座著名的“水城”。河流编织成了阿姆斯特丹城市的动脉,树荫下倒映出半弯的石拱桥,落叶飘旋舞弄散落在水面上被驶过的游船划开。船上的人齐唱着歌,与大街上的人马有些不恰当的反差,却也构成了阿姆斯特丹独特的意韵。

水能够给予一座城市玲珑的魅力,或许因为水的静谧或大气能融入在城市的灵魂之中,也或因有水则必有桥,而桥则要么是地标性的名片,比如伦敦塔桥或布达佩斯链子桥,要么如静肃的雕像般沉淀起城市历史的底蕴,像是佩格尼茨河畔的纽伦堡。阿姆斯特丹的桥必定属于后者。

小鹏在《背包十年》里写到:“如果你不想对一座城市失望,一定要在夜色中抵达。夜晚的灯光会巧妙地把璀璨突出,把粗陋隐藏。”可在阿姆斯特丹,夜色突出的不是璀璨,而是彻底将白昼的繁华颠覆撕裂,曝露出大相径庭的另一面。

市中心的德瓦伦街区像是在夜色降临后才刚刚苏醒——这是阿姆斯特丹最著名的红灯区。荷兰对卖淫的宽容程度也远远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德瓦伦街区有数百个供女郎租赁的房间,街道两旁每一个亮着红色灯光的橱窗里都必然有一位搔首弄姿的风尘女郎试图勾引着路过的行人前去消费。她们像是把自己标榜成了服装店里的商品,可却与商场里的人体模特不同,她们卖弄的并非华丽的服饰,而是暴露的穿着下扭动着的身体。

夜晚的阿姆斯特丹像是巨大华丽的监狱,似混乱时代里的惊鸿一瞥,禁锢着原始的渴望,同样也将自由撵磨成了风尘的枷锁。德瓦伦有数百位性工作者,大多来自于中欧或东欧的其他国家。我在博物馆里读到了一位波兰女孩的经历,里面写到她被迫留在红灯区工作,她在自述里说:“我越早挣到钱,就能越早回家。我当然不以这份职业为骄傲,可我也不因其而感到耻辱。”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别称——“性都”、“北方威尼斯”……可我觉得最能契合我心中的阿姆斯特丹的是“世界的熔炉”,这座城市汇聚的不仅仅是不同的语言种族或文化,更是一种个性独有的符号,即使很多的文化元素在其他地方并未被普遍认可,阿姆斯特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践行着自己最鲜明的特征挑战着传统观念的模板。我想起了电影《熔炉》里的台词:“我们拼命地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座熔炉用渴望熔了戒律,有人爱他,也有人因他而坠入地狱。夜晚的纸醉金迷将黑暗无尽地拉长至永恒的一刹那,想要逃脱,可“自以为逢场作戏有分寸,谁曾想假戏真做丢了魂”。《色·戒》里张爱玲曾这样写王佳芝的内心活动:“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里轰然一声,若有所失。”王佳芝爱上了易先生,为了这算不上爱情的“爱”,她抛开了国家,抛开了情怀甚至性命,她低声说:“快走。”这似乎也是张爱玲的爱情,因“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承诺,她犯了色情的戒律。《色·戒》写的是女人,而“戒”写的是人。

阿姆斯特丹熔不了戒,戒在人心里。

陷进去的是犯了生活的戒的人,这条底线无关色情,也无关爱情。

荷兰的唐人街在哪里?

荷兰的唐人街位于阿姆斯特丹。

简介: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段,位于地标性建筑NEUW MARKET城堡的周围,旁边也有著名的红灯区(Red light district)。华人杂货行、书刊音像店、中国手工世品店铺、中旅社办事处、中文学校、华人团体会馆、中餐馆、酒店、小吃店不是相依而立就是隔河相望。华人开店多以勤俭角度办事,前面开店,后面为制作间或仓库,显得有些拥挤。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虽不像西方别的街道那样注重橱窗设计,色彩协调,讲究气魄,但金色的中文大字招牌,大红大绿油漆的门面,却组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图案,侨胞们引以自豪。

阿姆斯特丹有哪些旅游景点

浪漫的运河、奇特的建筑、珍贵的艺术、璀璨的钻石,还有能够包容万物、心胸开阔的市民,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实在是一个奇异的城市。那么“阿姆斯特丹有哪些旅游景点”呢,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阿姆斯特丹拥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她是向大海挑战的勇士们的母亲港,是备受迫害的人们安身的地方。胸襟宽广的阿姆斯特丹,总是洋溢着一种异国情调,同时又让初来此处的人们也能产生回家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城市,非常可亲,即使是外来游客也能很自然地成为阿城人,很快融入这个悠闲亲近的地方。

达姆广场 (Dam Square)

被称为阿姆斯特丹的心脏地带的达姆广场(Dam Square),是阿姆斯特丹历史的发祥地,是荷兰最具盛名的广场。广场上的战争慰灵碑,为纪念在两次大战中牺牲者而建。大约在1270年渔夫们在这里建立起了村落,这就是阿姆斯特丹的雏形。经过多年,大坝广场虽然不再是地理或行政上的中心,却是城内最理想的娱乐中心。每年在广场上都会举行不同主题的嘉年华会,节目缤纷让人目不暇接。广场对面,富丽堂皇的荷兰王宫(Paleis)巍然矗立。王宫是 Jacob Van Campen依荷兰古典风格建筑而成,因盖在湿地上,所以整整用了13,659根实木架基,曾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建于15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距王宫咫尺之遥,是荷兰 历代君王举行加冕登基大典的地方。广场对面的卡尔弗大街为闹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从清晨至黄昏行人如潮。广场周边道路宽阔,街道清洁,处处有树木和花草。沿街房屋具有浓厚的北欧情调,颜色鲜丽美观。

杜莎夫人蜡像馆 (Madame Tussauds Museum)

阿姆斯特丹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 Scenerama),是久负盛名的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在全世界开的第一家分店,每年都开设不同主题的蜡像展览,别具一格。杜莎夫人蜡像馆阿姆斯特丹分馆,每个蜡像造型都栩栩如生,其高度、身形、发型甚至疤痕、皱纹均一模一样,犹如真人活现眼前。为求完美,雕塑师要为大部分名人取样,仔细度量其身高及体形,并拍摄逾200幅照片作参考。蜡像的头发更是按照取样时取得的名人头发样本,寻找类似发质的真人头发,以手工一丝一丝植入蜡像。做一个蜡像约需六个月,塑造身躯及头颅需350小时;制模及倒模需175小时;根据真人头发做植发要140小时;面部上色亦要49小时,是非常值得一游的景点.

马海丽吊桥 (Magere Brug)

马海丽吊桥(Magere Brug),是阿姆斯特河上唯一的木桥。桥长80公尺以上,是一条中央可不断放开关闭的吊桥。刚开始这座吊桥被称为步行者专用的狭窄桥梁,然而在 1772年,被改建为拓宽两倍的二重式吊桥。这桥的桥名有双重含义:马海丽是建筑师之名,而在荷兰语是瘦小的意思,事实上这座桥瘦长的线条正是它有趣的个性。当时有一对姐妹坚持让这座木吊桥建造在她们居处的附近,而她们的姓氏也正好叫做马海丽。

入夜后的马海丽吊桥比白天更漂亮,桥上华彩闪耀,波声灯影似幻亦真,相当引人入胜。

运河 (Canals)

阿姆斯特丹整个城市外表(半圆形的都市规划形式)定于黄金时代,许多运河的开凿也是在这个时候完成,其中最重要的3条运河,自中心向外依次为绅士运河(Herengracht)、国王运河(Keizersgracht)与王子运河(Prinsengracht),他们环绕着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1870年随着城市人口快速成长,城市也开始自辛格运(Singlegracht)以外的区域扩张。

绅士运河连同其他两条运河,皇帝运河、王子运河将市区中心三重围绕,它们同时建于1612年。当时阿姆斯特丹富裕的都市贵族们都选择这个区域作为建造新居的地点。并列于岸边的幽雅住宅都将美丽姿态倒映于宽阔的运河上,这些富裕的商人都竞相的在运河上建立最美、最大、最庄严的住宅。这是一条另人惊讶的到处充满徽章的运河,运河周围四百余户的住宅都被定为国家纪念物。而国王运河,是因为来自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安农一世之名。这条运河边的住宅不像与它平行的绅士运河那般美丽,却也有它具有魅力的地方,最有趣的地段是威斯特马特广场一带。因为根据过去几个实际的传统,人们都会在星期日的宗教仪式之后穿着节日服饰在这个地方享受散步的乐趣。而外侧的王子运河,穿流于优美的约丹地区,悠闲迷人的风光令他成为市中心最美丽的运河。落英缤纷的时节,金色的树叶在阳光下摇曳,河上每一座桥的倒影在水中相互重叠,不时泛起阵阵温柔的涟漪,美得让你刹那间屏住呼吸。

红灯区 (Red Light District)

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位于老城区,离中央车站(Central Station)步行约15分钟左右。从中央火车站步行约十分钟即可到达市区中心的达姆广场(Dam Square)。从广场以东,在 Oudezijds Voorburgwal 和 O.Z. Achterburgwal 两条运河的两岸,与运河相交的有六、七条街道,十几个街块,即是所谓的红灯区。

1644年荷兰航海家发现了新西兰,将荷兰推向了海洋霸权的巅峰,也使阿姆斯特丹一举成为当时欧洲最热闹的海运贸易站,也是当时欧洲最富裕的城市。过往穿梭的商船,载来了成千上万的海员到岸消费,于是,运河旁的酒吧开始林立,海员寻欢的声色场所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逐渐演变而成现在的红灯区。荷兰政府有鉴于此,立法将色情营业合法管理和抽税,红灯区至此终于“弃暗投明”。

在红灯区内,一条条窄小的巷道充斥着情色文化的各种表征,穿着暴露的「橱窗女郎」在她们谋生的橱窗内搔首弄姿,情趣商店的各种商品毫不遮掩的展示在街道旁,这些巷弄里无时不刻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来到这里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请特别小心注意自己人身及财物的安全。

地址:位于阿姆斯特丹旧城区(Old Centre)的Wallen

阿姆斯特丹附近景点 Day Trips from Amsterdam

到阿姆斯特丹旅游的朋友们若是有时间有兴致,就千万不能错过阿姆斯特丹近郊的风景点,在阿姆斯特丹的近郊一样有着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体验了市中心的繁华喧嚣以后,花上一两天时间来享受近郊的宁静和谐,真正体会到阿姆斯特丹旅行的精髓,是您的非常选择。

库肯霍夫公园 (Keukenhof)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荷兰著名的库肯霍夫公园(Keukenhof)就会有六百多万株的鲜花,毫不羞怯地展露独特的风采。色彩斑斓的郁金香、藏红花、风信子都争先恐后地预报春天的讯息。坐落于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库肯霍夫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公园,占地约28公顷,数百种郁金香争奇斗艳,粉紫、鲜黄、嫩红、纯白,热络地开在脚边,另眼睛舒展开来,想忽视它们也难。除了室外缤纷绚丽的花海,展览馆内也有各种各样的花展、花卉栽培的示范活动,也经常会有绘画和摄影的展示。另外,主题花园的设计,更是园艺爱好者规划自家花园的灵感来源。当然也有特别为儿童设计的探险之旅、花园迷宫、牧场等活动。

阿克马乳酪市场(Alkmaar)

荷兰最出名的是乳酪,阿可马乳酪市场(Alkmaar)则是荷兰最知名的乳酪市场。阿克马乳酪市场位于阿姆斯特丹北方,它最为外界所周知,吸引旅客的便是十七世纪以来就存在的官方认可的乳酪市场。在古荷兰,拥有具权威性的`度量衡工具并非易事,阿克马却是尼德兰地区少数在公元1365年便有乳酪磅秤的城市。虽然现在每年这里的乳酪交易量不过是本世纪初的10%,但是不断涌入的观光人潮却已达每年近三十万人次。

阿克马乳酪市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磅秤前的广场。一群穿着传统服饰,负责搬运、称重的乳酪搬运工以古法工作,这也是荷兰保留下来的少数公会传统。而另一旁身着白袍的老督察员则拿起乳酪,一边嗅嗅这些乳酪的香味、拍拍软硬度,一边出品尝味道是否足够香浓纯正。经过这些反复的手续,一堆堆不同工厂制造出来的乳酪就像有身份证一样,被盖上标明制造厂、重量、日期的章。

经过督察员鉴定的乳酪就可以进行交易。制造商和买主进行讨价还价的方法也很有意思,他们不厌其烦地当面商讨价钱,等有点眉目时,就伸出右手来相互击掌,一旁的人只看到击掌的节奏忽快忽慢,交易完成的话就击掌一方为定,不需再签订契约。

风车村 (Zaanse Schans)

众所周知,荷兰以风车最为著名,而观赏风车最理想的去处就是风车村。从阿姆斯特丹往北15公里,便能看到风车村的风车朝气蓬勃地转动着。旅行者可以在这里看到荷兰人如何利用风车产生动力,研磨制造颜色的木材。在风车村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博物馆,比如乳酪工厂,手工艺商店,木鞋工厂等,游游逛逛也是相当有趣。买些小礼品带给国内的亲朋好友一定会使他们欣喜不已。交通: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搭火车,在Koog-Zaandijk站下,步行15分钟。

北海渔村 (Volendam)

当代的荷兰,虽然已经到了相当现代化的程度,但如珍珠般环绕湖畔的传统小渔村并没有落没,许多渔村还是保留着其传统的风貌,吸引着无数的观光游客。

在北海渔村您可以观赏到美丽的海景,感受当地朴实的民风,尝尝这里的海鲜美食和传统的荷兰家庭海鲜料理,绝对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哈伦 (Haarlem)

在花之城—哈伦,你总是可以在幽静的街角,美丽的花园和热闹的广场上看见绚丽的花朵,而一到春天,缤纷的花田更是悄悄将触角延伸到哈伦东南方,展现她妩媚动人的姿态。

除了花卉,哈伦还拥有无数古老的建筑。沿着Spaarne河仍保留着许多17世纪的富商豪宅,华丽的雕刻门诉说着过去的繁华。旧的市政厅与歌德式晚期建筑的圣巴伏教堂(St. Bavo Kerk)围绕着Grote Markt广场,是荷兰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周围有许多咖啡店和商店。找个慵懒的下午,喝喝茶看看街,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

笔下欧洲之荷兰阿姆斯特丹

荷兰是低于海平面的国家,所以又叫低地之国,防海筑坝,围海造田是荷兰经典历史。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的“丹”字就是水坝的意思。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旅游重镇,大街上,河道内车水马龙,来往各色人群多是旅行的,没有了荷兰乡下的宁静和淳朴。

荷兰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国家,同性恋在这里合法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安乐死在荷兰也是允许的,由政府管控的红灯区就从我们酒店左边的那条街开始,推行几条街区都是,当我们在街上闻到一股土豆炒辣子的味道,就会知道这里有人在吸着大麻,只要在规定区域里你也可以去试试(谨慎尝试)。

我们夏天选择在阿姆斯特丹停留两天主要是要去参观梵高和荷兰黄金时期的艺术巨匠们的作品。

今年的热浪正在席卷全球,连芬兰的驯鹿都下水降温。荷兰哪能逃过,阳光炙烤着大街上的所有移动的和不移动的,已经一个月没有下雨了,提前凉爽的夜晚完全不在,很多荷兰人晃着脑袋说,这天气疯了。充足的阳光对欧洲人倒是一个好事,本来他们就爱晒着,可对于我们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是展示着梵高及对梵高有影响艺术家的作品,梵高是绘画领域和非绘画领域都熟知的艺术家,这里的所有作品都是资助梵高一生的弟弟提奥的收藏,后来提奥的儿子威廉继承了这些,1973年威廉和荷兰女王一起参加了美术馆的落成仪式,后来由日本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设计日本安田保险出资扩建了现在的新展馆。

你可以租一个中文讲解器,驻足在每一幅作品前,听一听画儿的内容和梵高的传奇。

这座美术馆里有很多梵高的著名作品,《麦田》、《黄房子》、《画给高更的像》、《吃土豆的人》,为纪念父亲去世画的《圣经》,也画出来梵高对生命的意义;为了迎接高更画了《向日葵》;听到弟弟的孩子降生,喜悦的画了《杏花》,这是梵高一生画的最高兴的一幅作品。等等等等很多很多知名作品。

梵高作品其实没有纯度那么高的色彩,他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色彩偏爱,黑色、红色、绿色和后来大量用的黄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

美术馆里还有提奥和梵高往来的书信和物品的展示,关于文森特家族的故事这里讲的很清楚,这是来阿姆斯特丹一定要来的精神殿堂。

梵高美术馆是禁止拍照的,你站在画的面前让你不得不举起手机,我错就错了吧,值得。

走出梵高美术馆穿过一个广场,不远处一桩漂亮的暗红色建筑就是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每次穿行在广场上都能看到大水池里有许多嘻嘻的孩子和情侣,这么热的天气这里更显得热闹,广场里经常会搞一些推广展,上次来看到的米菲兔,这次没有活动推出,由于太晒了,我们快速通过这里。

国立博物馆前身是国立美术馆,宗教派别纷争了80年,把这个新哥特式的建筑内饰铲掉又重新复原,最终还是以原貌的形式示人。这是一个伟大的博物馆,在荷兰饱受政治动乱之苦中,当时的财政部长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危机形势中建立起来的。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与卢浮宫同时期落成,但和后者不同的是,此馆并没有打上皇家的烙印,尽管初期多数是威廉五世的私人收藏,由于政府推动,博物馆充满荷兰商业社会特点。

这里聚集着荷兰黄金时代的大师,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海达、阿塞利金、罗伊斯达尔等大师的作品,在每一幅画面里,我们都能清楚的了解到荷兰当时的生活场景,社会形态,人文景观等等,充分展示这号称海上马车夫的商业国度。

阿姆斯特丹市区河道纵横,两岸是荷兰特点明显的建筑,起伏的屋顶装饰给城市带来节奏感。

一次博物馆之旅就要结束了,来荷兰很多天了,中国胃已经开始抗议了,在一顿美美的川菜之后,我们在河边散步,荷兰的纬度高,所以晚饭后还能看见已经低斜的太阳,这时的紫外线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

我们各自拿了画笔在河边找了一处台阶坐下来,面前是河道中穿梭的小船,船上充满了歌声。

凉爽的风从河面上吹过来,一天的暑气顿时没了,路人都围过来欣赏着我们的画,不时的赞美着每个人,不一会儿我们的作品已经跃然纸上了。

太阳慢慢落入阿姆斯特尔河里,满满文艺的两天时间过的好快,我们以艺术的打开方式亲近着这座城市,我们很喜欢荷兰,喜欢这里的花,这里的风景,这里的人和这里所有美好的回忆。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