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
故事片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1994年出品
导演:姜文
主演:夏雨、宁静、陶红
奖项: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奖
剧情: 文革中的北京,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渡过自己的青春,同样是有冲动、有爱情、有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也有成长。在影片中,宁静表演了一个在十五、六岁男孩心目中完美的女孩,纯洁、优雅。给观众一种青春朦胧的神秘感。本片获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奖(银狮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这是著名演员姜文的导演处女作,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的困惑有着极为真实的描绘,影片画面优美,表演朴实,公映后获得极高的上座率。
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阿根廷与法国打出了一场经典的比赛,其精彩程度让许多人惊叹“世界杯历史最佳决赛”。
法国媒体队报认为,这场比赛无疑是世界杯历史最精彩的决赛,甚至是不是世界杯历史最佳比赛,也值得进行讨论。队报的原话是:“即便不是世界杯历史最伟大的比赛,也至少是世界杯历史最伟大之一。”
队报表示,在亲身经历如此激动人心的比赛后,你必须警惕起来,因为你的情绪很容易将你误导你的判断。
在本届世界杯前,在数量众多的世界杯最佳比赛评选中,1970世界杯半决赛意大利4-3联邦德国的比赛多次登顶,这场比赛通常被称为“世纪之战”。这场比赛中,意大利开场8分钟取得领先,第67分钟贝肯鲍尔右肩脱臼坚持比赛,最终施内林格补时扳平,两队1-1战平进入加时。加时赛两队总共打进5球,第94分钟盖德-穆勒破门,第98分钟布尔格尼什扳平,104分钟意大利里瓦破门,第110分钟穆勒双响扳平!而就在穆勒进球后一分钟,金童里维拉再入一球,最终将比分锁定为4-3。
德国换人名额用完,贝肯鲍尔右肩脱臼坚持作战
队报认为,最伟大比赛的评选必须包含几个要素:一次重要的对决,一个巨大的舞台背景,一个或多个伟大球员的形象。
以下这些比赛包含了这些要素,他们也经常出现在最伟大比赛的评比中:
1982世界杯半决赛法国vs西德(120分钟3-3,点球大战4-5)
1986世界杯1/4决赛法国vs巴西(120分钟1-1,点球4-3)
1966世界杯决赛英格兰加时4-2西德
1950世界杯决赛乌拉圭2-1巴西
1982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3-2巴西
其他比赛中,队报认为,2014世界杯半决赛德国7-1巴西的比赛太一边倒了,而且没有巨星的印象;1986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2-1英格兰的比赛,除了马拉多纳的两粒进球,整个比赛的进程乏善可陈;2014世界杯小组赛荷兰5-1西班牙的比赛则距离决赛太远了。
队报最后表示,阿根廷与法国的决赛包含了一切要素,赌注、戏剧性的紧张、世界最伟大球员之一所渴望的加冕,以及突然的逆转、惊奇,年轻竞争者的帽子戏法,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的梅开二度,世界冠军在加时赛再一次扳平比分,以及最后时刻穆阿尼所拥有的的绝杀机会。
决赛第122分钟,穆阿尼单刀被马丁内斯封出
“这不仅是历史上最精彩的决赛,尽管法国人缺席了75分钟,但要比这场比赛更精彩会是非常困难的。世界杯历史最伟大的比赛?我们必须警惕情绪,明后或后天,关于这件事的争论将变得正式,而且将持续很长时间。
传输:收看本届世界杯主要在影院中实现
收看3D赛事首先要有专业的转播机构,其次还要有专门的3D电视。不过,鉴于目前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欧、美、日等地区,3D电视也仍然不够普及,要佩戴专门的眼镜才能收看,还要要求当地电视台的机顶盒可以适用3D信号。目前此类电视机主要产自日本,售价在2500英镑以上,价格比较昂贵,大多数电视观众将无福在家中享受这场视觉盛宴。因此本届世界杯的25场3D直播赛事将主要在电影院中实现,尽管3D电视机也可能在今后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主角。
在欧洲部分地区,前往3D影院观看世界杯直播的票价最高可达每场数十至上百欧元。
机位:3D直播摄像机与普通直播共用
在普通的足球赛事电视直播中,通常要在球场的各个位置设置10个以上的摄像机位,而在转播最为规范和先进的德甲赛场,直播机位会达到17个,本届世界杯赛场设置的机位则将会达到30个左右。3D直播并不是要改变原有的普通直播或高清直播技术,而是要在一个直播机位上放置两台3D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这两台摄像机要模拟人的左右眼的不同视角来拍摄两个画面,在拍摄过程中镜头可实现全程变焦操作,自动校正各种误差。3D直播在整个球场不必设置30个机位,以本次南非世界杯为例,将用7组机位14台摄像机来进行拍摄。
在信号传输方面,南非世界杯的3D直播与普通直播一样主要是通过卫星来进行传输。这时3D双机信号的传输就面临着一个较为尴尬的情况,即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它只能与普通卫星传输一样利用同样的图像带宽,其他一些技术条件也相同。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图像质量的偏差,通过3D传输的图像在满屏显示的时候,颗粒明显粗糙,画面不够理想。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就是:3D直播用视觉的立体感牺牲了图像的清晰度。
硬件:专业3D摄像机实现直播
本届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将与索尼公司全方位合作进行3D转播。按照国际足联的计划,将在南非世界杯5个比赛场地共计25场比赛中采用索尼的专业3D摄像机拍摄并实现3D转播,这5个球场分别是足球城、埃利斯公园、德班、开普敦和伊丽莎白港。在比赛中使用的专业3D摄像机是索尼的多格式便携式摄像机HDC-1500,索尼将投入7组14台摄像机来完成3D拍摄。在内容编辑制作方面,将采用索尼的多图像处理器MPE-200,对两台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高速处理并对图像差异进行有效补偿,从而实现高品质的3D影像拍摄,实现高效率的3D内容制作。索尼开发的3D转播车也将首次进入世界杯。
原理:两个偏光镜观看三维影像
3D技术简单说就是虚拟三维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达到视觉、听觉等方面立体效果的一种技术。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三维不再是平面,而改为立体的。
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青年竞赛单元
最佳纪录片:《种植人生》
最佳剧情长片:《告别》
最佳导演:王一淳《黑处有什么》
最佳演员:赵炳锐《命运速递》
最佳艺术贡献奖:翟义祥《还俗》
最佳短片《见光》
评委会大奖(短片)《塞巴斯蒂安》
评委会大奖(长片)《处女之誓》
学生竞赛单元
最佳纪录片《活着》
最佳动画/实验片《鱼》
最佳剧情片《原谅》
评委会大奖《完整的你》 2014年度FIRST青年电影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长片:《心迷宫》忻钰坤(原名:《殡棺》)
最佳导演:忻钰坤《心迷宫》
最佳演员:黄河《原来你还在》、黄璐《云的模样》
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宋晓飞《白相》
最佳纪录长片:《子非鱼》 导演:黄肇邦
最佳短片:《关于上海的三个短片》导演:程亮
评委会大奖:《Supernova》导演:Tamar van den Dop
《La Fugue》导演:Jean—Bernard Marlin
2014年度FIRST学生电影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小学鸡大电影》导演:甘剑宇
最佳纪录片:《医院里的中国》导演:陈一线
最佳实验片:《阴极射线管的神秘仪式》导演:张徐展
评委会大奖:《The Karman Line》导演:Oscar Sharp 2013年度FIRST青年影展获奖名单:
最佳剧情片:《美姐》
最佳纪录片:《蓝绿对话实验室》
最佳短片:《华丽缘》
最佳导演:《美姐》郝杰
最佳演员:《美姐》冯四
最佳编剧:《美姐》郝杰、葛夏
最佳摄影:《甜蜜十八岁》徐伟
最佳美术:《美姐》栗存旺
最佳剪辑:《目击者》高则豪
最佳配乐:《我们永远在这里》藤原尚纪
评委会特别奖:《目击者》
2013FIRST年度大学生电影竞赛单元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周日早上》
最佳纪录片:《沉渔》
最佳动画片:《约瑟芬与蟑螂》
最佳实验片:《它的故事》
评委会特别奖:《BATTLE》 “大学生影展”短片竞赛单元
最佳实验片:刘方白《9Nine》
最佳纪录片:屈诗航《刘立武》
最佳剧情片:潘智欣《代驾》
最佳动画片:Pablo Serrano《Eso te pasa por borroco》
评委会特别奖:张子龙《西厢》、Jeff Sousa《The Hirosaki Players》
“一戟即中”青年电影推选单元
最佳剪辑:孟超、孙一凡《顶缸》
最佳摄影:卢晟《这里,那里》
最佳编剧:杨南倩、秦海璐、邓勇星、葛文喆、席然《到阜阳六百里》
最佳音乐:《这里,那里》Yongmin moon (韩国)
最佳美术:李桃《小老头与电影院》
最佳导演:郝杰《光棍儿》
最佳演员:秦海璐《到阜阳六百里》
最佳纪录片:范立欣《归途列车》
最佳故事片:《到阜阳六百里》
评委会特别奖:马莉《京生》
“瞩目无限”华语电影优选单元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电影人(男演员):黄渤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电影人(女演员):汤唯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电影人(导演):宁浩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从本届开始,“大学生影像节”升级为:FIRST青年电影展
“大学生影展”短片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 《石头》 文牧野
最佳纪录片 《Frankie’s Dream》 姚婷婷、David Turner
最佳动画片 《鸡先生》 许成
最佳实验片 《浮生七记》陈龙
最佳MV 《再见杰克》杨婉姝
Next Frame北美单元 《Controlled Burn》Daniel Van Wert
国际高校欧洲单元 《Violence Experimentale》Vladimir Kanic
“一戟即中”青年电影推选单元
最佳故事片 《潮逐浪》 申奥
最佳纪录片 《大漠绿洲》 陈富/沈世平
最佳导演 《三公里》 李雨禾
最佳摄影 《三公里》 王岩川(摄影)
最佳编剧 《奥戈》 张弛(改编、导演)
最佳剪辑 《十一度青春之:拳击手的秘密》王孟乐(剪辑)
“瞩目无限”华语电影优选单元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新人: 窦骁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男演员:古天乐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女演员:章子怡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导演: 姜文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 华语电影 : 《钢的琴》 最佳音响效果 《爸爸的秘密》 北京电影学院 张诗雪
最佳视觉效果 《DV》 北京邮电大学 赵骥
最佳MV 《飘着》 北京师范大学 张凡夕
最佳动画短片 《伯顿!伯顿!》 西南交通大学 刘晓、赵尹龙
最佳青年导演(剧情类)《路·宽》 中国药科大学 白月
最佳青年导演(纪录类)《Made in ChinaTown》 Sercio Basso
最佳平面摄影 《融化的冰川》 北京理工大学 刘希汉
最佳短片摄影 《错过的美丽时光》 台湾辅仁大学 陈俊廷
最佳编剧 《娱乐精神》 北京大学 郑映玫最佳剪辑 《酸奶:“咖啡、可乐、麦片”》 西南大学 薛凌
最佳新媒体短片《流浪的女人》 北京电影学院 黄莉
最佳纪录短片 《苹果树下》 中国传媒大学 杨扬
年度最佳短片 《在风中飞》 南京艺术学院 李星
年度最佳短片导演《错过的美丽时光》 台湾辅仁大学 周钜宏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新人) 李乃文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导演) 管虎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男演员) 古天乐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女演员) 章子怡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影片) 《唐山大地震》 最佳导演《南浦》周诗宇
最佳短片《缺氧》朱敏江
最佳编剧《屋檐下》王学博
最佳纪录片《沟沟里的青春》邱淑萍 谭忭
最佳动画片《回》商倬
最佳实验短片《寻找刘月亮》赵春丽
最佳MV 《CheersDarling》贺敬杰
最佳男演员《北京小乌龟》孔德佩
最佳女演员《缺氧》任伟
最佳摄影 《秋雨涩涩》高鹏宇
最佳剪辑 《糖衣》齐天祖
最佳美术 《富贵医生》崔厚栋
最佳录音 《缺氧》严俊
最佳音乐 《缺氧》郭好为
最佳视觉特效《艺灵突起》陈匀佼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导演 《立春》导演:顾长卫
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影片 《光荣的愤怒》导演:曹保平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男演员 刘烨(电影《硬汉》)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女演员 周迅(电影《李米的猜想》)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新人演员 汤嫣影(电影《集结号》) “真爱地球”最佳平面摄影奖
《沙漠之舟的渴望》 摄影:吴丹
《我们的家》摄影:管波
最佳短片摄影奖 《放假》 摄影:马健
最佳原创音乐奖 《回家》 音乐:熊健 冯时
最佳录音奖 《孩子》 录音:赫天羿
最佳美术奖 《暖冬》 美术:王典典
最佳剪辑奖 《杀手阿勇》 导演/剪辑:邓科
最佳动画短片奖 《完美》 导演:王强
最佳剧情短片奖 《LA LA》 导演:黄伟诚马来西亚留学生
最佳实验短片奖 《空之二》 导演:梅健
最佳纪录片奖 《喀拉古塔格日记》 导演:库尔班江
最佳MV奖 《雪落下的声音》 导演:董松岩
最佳短片男演员:《爱·减肥》 吴迪
最佳短片女演员:《愤怒的水壶》 何玉珍
最佳短片奖 《剃头》 导演:郭译文
最佳导演奖 《孩子》导演:王威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导演 马俪文《我们俩》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纪录片《圆明园》(导演:金铁木)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影片《图雅的婚事》(导演:王全安)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男演员(电影《门》):陈坤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女演员(电影《墨攻》):范冰冰
最佳颠覆剪辑奖:《中国队勇夺世界杯》作者:成金君许博
第二届大学生影像节分会场最佳组织奖:
北京电影学院
新疆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最佳导演奖:《烈酒》(作者:秦奕威)
最佳男演员奖: 空缺
最佳女演员奖:《发》(陆丽贤)
最佳影片三等奖:(三部)
《独旅》《青春·追梦》《恍》
最佳影片二等奖:(两部)
《Eye Behind》《黄毛衣》
最佳影片一等奖的作品是:(一部)
《背篓》
金球奖:里奥·梅西(阿根廷)
银球奖:托马斯·穆勒(德国)
铜球奖:阿尔杰·罗本(荷兰)
金靴奖:哈梅斯·罗德里格斯(哥伦比亚):6球
银靴奖:托马斯·穆勒(德国):5球
铜靴奖:内马尔(巴西):4球
金手套奖:曼努埃尔·诺伊尔(德国)
最佳新秀:保罗·博格巴(法国)
公平竞赛奖:哥伦比亚国家男子足球队 门将:曼努埃尔·诺伊尔(德国);
后卫:马科斯·罗霍(阿根廷),蒂亚戈·席尔瓦(巴西),马茨·胡梅尔斯(德国),斯特凡·德弗里伊(荷兰);
中场:哈梅斯·罗德里格斯(哥伦比亚),菲利普·拉姆(德国),奥斯卡·多斯·桑托斯(巴西),托尼·克洛斯(德国);
前锋:阿尔杰·罗本(荷兰),托马斯·穆勒(德国)
(个人和团体奖项参考资料: )
(最佳阵容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