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说很难。因为,第一,亚洲国家队的水平都在上升,除了传统的四强:韩国,日本,沙特,伊朗外,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朝鲜等国家实力也都在中国队之上了,再加上强大的澳大利亚,所以说中国队要在亚洲区出现很难的。第二,中国队可以申办世界杯,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进入,这在08年奥运会就有先例了,不过最近国际足联貌似出台新消息了,就是东道主也要通过预选赛才能进入决赛圈,所以说这种情况也很难实现。第三,2014年世界杯在巴西,卡塔尔在积极争取下一届世界杯的主办权,以卡塔尔的实力,财力,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中国要想进的话,至少要等到下一个亚洲区申办的时间,所以说,更难了。
现在唯一有利的是,韦迪上台后整治得不错,不管是效果还是力度,这也是唯一可以期望的了,祝福中国队吧,我也很希望中国队可以进入世界杯,呵呵,同样的球迷。
大家不要对中国足球这么悲哀,虽然目前是中国足球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但是你们想想,十年前的日本足球算什么,而现在却是世界二流强队了,经常能够与顶级对抗,02年以前的韩国在世界杯赛上从未取得过一场胜利,但却创造了亚洲的辉煌,04年以前的希腊呢?只参加过一次世界杯,三战全败,一球未进,丢了10个球,比中国还不如,中国丢的是九个.在欧洲杯上也没有取得一场胜利.
所以我认为中国足球不是没有希望,只不过现在处于一个最低谷,要重新振作需要很多条件,很多因素,不是出几个什么大牌球星就能解决问题的,中国足球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自己,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足球,才有可能找到病根加以改进.其次,这还需要我们球迷朋友给中国足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不要一天到晚地将中国足球贬到一文不值的地步.否则,中国足球就真的没希望了.
经过打假运动使中国不是朝正轨上走嘛,男足的表现就不错,无论精神面貌还是技战术水平,所以我们要当坚实的理性的中国球迷。因为如果中国球迷是亚洲3流的话,中国足球是亚洲3流还新鲜嘛
纠结的好,才有目标。。。。。。。。。。。。。。。。。。。。中国足球出发了,就不要问终点在哪里。。。因为任重而道远。。。
中国离世界杯很紧,但是离得到世界杯还差十万八千里,首先保证每届世界杯都能打入届赛圈,但这对目前的国家队都是一个奢望,难道中国十二亿人口连十一、二个人的国家队都组不起来,我不相信!!!!
中国要想进入世界杯,并在世界杯上站稳,必须得有一个人站出来,排除各种杂念,踏踏实实地工作,把5、6岁的娃娃带入世界杯。难道中国体彩、足彩白发行了吗?拿出一部分经费,组成一个由5、6岁娃娃组成的3、40人的娃娃国家队,把他们带到世界杯,我就不信中国进入不了世界杯!!!!!!!!!!!!!
中国托了日本、韩国举办世界杯的福,破天荒的到世界杯做了“处女行”,也抱了好几个大鸭蛋回来,哪敢再有非份之想呢?!
中国的下一次世界杯在100年后。或者是韩国、沙特、日本等一起退出亚足联;世界的足球四流水平以上的国家不加入亚足联。让人听起来似乎太过“苛求”了。
真的,以上就是中国能够打入世界杯的先决条件。
今年世界杯期间我一直都没有谈球,虽然我也熬了几个夜看我喜欢的球队的比赛,但是现在有些话我不得不说了,源于今天的新闻《原“全兴”球员街头踢倒环卫女工——踢人者扬长而去 被踢者胫骨骨折》。
今天金报转载了《成都商报》一篇报道,标题上面的事情发生在原全兴队员许辉身上,据报道他现在任某少年队教练。事情的原委很简单,他和妻子及朋友在树下聊天,环卫女工扫地扬起灰尘,争执后许辉过去一脚踢在环卫女工左腿上,并把地上簸箕踢飞,把她按在地上。事后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到:“你现在在当少年队教练。你觉得你的行为合适吗?”许辉说:“这是两码事。生活和工作是两码事。”
我从来不知道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就挑不出20几个人组个可以进入世界杯的队?中国在足球事业上耗费了那么多金钱是为了什么??那么多孩子从小就减少知识文化的学习被送进体育学校学足球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中国足球的振兴,还是为了以后作为足球运动员虽然没有成绩却依然高额的报酬??
事实证明,中国的足球运动员普遍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可能也是造成中国足球如今尴尬局面的一个原因。就说近的,世界杯热身赛,法国好不容易挑中了中国,这可是你中国花万斤都请不来的一线球员比拼啊,可是郑智一脚就废掉了法国大将西赛,你说你踢球不行,怎么踢人就那么英勇?胡搅蛮缠,乱打一气。幸好在世界杯比赛中法国队是越战越勇,拿了个亚军,不然中国队还真是愧对法国啊。
生活和工作是两码事,这句话从别人嘴里出来或许是正确的,但是从许辉嘴里出来就那么不伦不类。作为一个少年队的教练,你是一群还有梦想的孩子的老师,就应该为人师表,说出这句话,完全可以证明你的文化课没有学好,建议你再跟孩子们一起学学做人的道理。
中国的足球运动员一起补补课吧,或许课后你们会有所觉悟,那么中国队还有挺进世界杯的希望。
6月22日凌晨,2018俄罗斯世界杯D组次轮阿根廷队与克罗地亚队的较量在下诺夫哥罗德体育场打响。最终,阿根廷队以0:3不敌克罗地亚队,出线前景渺茫。终场哨响后,梅西径自走向球员通道,在即将步入时,他突然回头望向绿茵,眼神中充满不舍。在阿根廷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中,第54分钟,阿根廷门将卡巴列罗出现低级失误,雷比奇凌空侧勾破门!第80分钟,阿根廷中后场脱节,莫德里奇禁区前沿一脚世界波直挂死角!当莫德里奇为克罗地亚打进第二球后,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哑口无言,沮丧地抱头。阿根廷失球落后,双方球迷反应冰火两重天。
阿根廷战败 球迷失落抱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曾经这张照片看哭了很多球迷,好作品是怎么诞生的?
梅西又一次拯救了阿根廷
算上这届世界杯,梅西是第四次参加世界杯了,2006年世界杯时他才19岁啊,意气风发。前三次世界杯,都没能捧得大力神杯,铩羽而归……而且三次都是被德国战败,唉,难道德国队是阿根廷队的天敌?
梅西已有六座金球奖加身,只差一座大力神杯便圆满,这不能不说是他的遗憾。前几天刚刚过完31岁生日的梅西,对大力神杯有着怎样的期待?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张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的梅西照片:
摄影师:鲍泰良
看梅西凝望大力神杯的眼神,是不是有一丝落寞和悲伤?当然,这张照片被人们成为“最悲伤的梅西”。
“最悲伤的梅西”拍摄始末
这张名为《一步之遥》的照片曾获得第58届荷赛体育类单幅照的金奖,拍摄者是《成都商报》的记者鲍泰良,他是全场数百名专业体育摄影记者中唯一拍到梅西凝视大力神杯那一刻的摄影师。
这张照片,看哭了很多球迷,心疼悲伤的梅西。
所以,当6月24日梅西生日那一天,这张照片又被球迷翻出来时,老宋本来想以此为选题写一篇文章,但一直犹豫不决,因为6月27日2:00是阿根廷的生死之赛,万一阿根廷出局怎么办?那不是又让梅西的球迷痛苦万分?真要是那样,这张照片很可能会给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撒盐还是小事,怕只怕天台不够用了。谁都不会想到,那么强悍的阿根廷队,竟然差一点在小组赛中被淘汰?梅西的前三届世界杯被德国送回家,史上最差也是淘汰于1/4决赛啊!
当阿根廷队终于能晋级16强时,老宋长舒一口气,对老狼说道,嗯,终于可以写了,天台用不上了。
我们回来说摄影,为什么鲍泰良能拍到,而别人没有拍到?这是技术问题吗?有技术的成分,但技术是第二位的,首先是观察力的区别,独特的嗅觉是记者的职业素养决定的。
鲍泰良在谈到这张照片时介绍到:梅西两次经过大力神杯,第一次是去领金球奖,第二次是带领全队领取银牌。
鲍泰良心中已经有了“剧本”,他料定梅西会望向大力神杯,果然猜对了。当梅西再次望向大力神杯时,鲍泰良抓拍下了这令人心疼的一幕。
好作品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也许有朋友会问:老宋,这种作品难道不是偶得天成的吗?梅西如果看都不看大力神杯,也有很大可能啊!
是的,很多伟大的作品确实诞生于偶然,你可以说这是上帝之手完成的。但是,如果没有长期培养的观察力和策划力,你就会错过“偶然”,就算天上掉馅饼你也接不到。简单地说,你脑子里如果事先想好需要什么镜头,你就会有目的的寻找、等待甚至创造机会,有这样的能力,拍出好照片就从偶然变成了必然。
2006年决赛中,摄影师用大片的黑色背景搭配齐达尔抱头的动作表达出了此时他的困境。 Lars Baron/Bongarts/Getty Images
漫无目的地见到什么拍什么,当然也能拍出好作品,但那样就真的很“偶然”了,靠天吃饭。老宋带团去旅游时就跟团友说过,你若有目的地拍摄,强于看见啥拍啥。
1966年一场比赛前,葡萄牙巨星尤西比奥在场边接受采访,现在很难再拍到这种球员、记者、球迷零距离接触的美好画面。摄影师也用这张照片将球星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偶然性是包含在必然性之中的。在长期的拍摄实践中所培养出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执行力,使拍到得“好照片”成为必然;但在什么时候能拍到,则是偶然。
这就好比你有意识地去街上拍美女,能拍到是必然,拍到谁是偶然。
我就知道会有人问技术参数
每次看到一张照片,有两个问题是逃不掉的:一个是“用什么器材拍的”,一个是“用什么参数拍的”。
关于器材,体育记者当然是用最高级的高速连拍相机和超长焦镜头。
除了对机身,体育记者对镜头的要求也是非常高,一般都是长炮居多。摄影师需要一直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光圈也是越大越好,这样在不影响画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使用较低的ISO拍摄。
关于技术参数,其实很简单,连拍就行啦,人家体育记者用的相机一秒钟能拍十几张呢,还怕抓不到一张吗?能快速对焦才是关键。
至于参数,用超长焦镜头(望远镜头),快门速度要快些,1/1000秒到1/2000秒总可以了吧?
或者用光圈优先模式也成,你自己控制光圈,快门速度让相机决定。
这两种方式都行,你自己控制一种就好,老宋更习惯用AV……老宋从不嘲笑“全手动党”——你没看错,世上有这个党,他们用M档手动曝光,还用MF手动对焦,铁了心嘲笑用自动或半自动模式的人,对相机的智能嗤之以鼻——但是,装B也得看场合啊,M档拍静物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动态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谁给你时间去调整参数和手动对焦?有时来不及调整曝光补偿,恨不得连AUTO档都用上了。
最后,老宋在这里祝愿梅西能带领阿根廷队走到最后,捧得大力神杯,让梅西把笑容呈献给球迷,别再凉凉了!
1978年阿根廷夺冠,Daniel Passarella手捧大力神杯。
当然,老宋还有个愿望:梅西的阿根廷队,战!胜!德!国!队!大力神杯属于梅西!
世界杯阿根廷再度爆冷,0-3惨败,梅西无力回天,阿根廷出线艰难
6月22日凌晨,2018俄罗斯世界杯D组次轮阿根廷队与克罗地亚队的较量在下诺夫哥罗德体育场打响。最终,阿根廷队以0:3不敌克罗地亚队,出线前景渺茫。终场哨响后,梅西径自走向球员通道,在即将步入时,他突然回头望向绿茵,眼神中充满不舍。
在阿根廷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中,第54分钟,阿根廷门将卡巴列罗出现低级失误,雷比奇凌空侧勾破门!克罗地亚1-0领先!
第80分钟,阿根廷中后场脱节,莫德里奇禁区前沿一脚世界波直挂死角!克罗地亚2-0领先!镜头给到无助的梅西。莫德里奇为克罗地亚打进第二球后,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哑口无言,沮丧地抱头。
当莫德里奇为克罗地亚打进第二球后,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哑口无言,沮丧地抱头。而另一边,当克罗地亚打入第三球锁定胜局后,喀山球迷广场兴奋异常。 阿根廷失球落后,双方球迷反应冰火两重天。
最后,在伤停补时第1分钟,克罗地亚反击,拉基蒂奇低射被卡瓦列罗扑出,随后科瓦契奇得球后无私横传,拉基蒂奇轻松推射空门得手!克罗地亚3-0领先!
克罗地亚3-0完胜阿根廷提前小组出线,中场核心莫德里奇功不可没。赛后接受采访,魔笛表示:我们踢了一场完美的比赛,尤其是下半场。感谢上帝,我们进了三个漂亮的进球,第一个进球之后,我们每个人找到了射门的灵感。
在一场0-3的脆败后,阿根廷队的晋级形势亮起了红灯。两战过后阿根廷这支南美劲旅仅积1分,已被推至悬崖边上。本小组中两战全胜的克罗地亚队已提前出线。
如若本轮另一场比赛冰岛击败尼日利亚,那么届时积4分的冰岛只需在第三轮中逼平已出线的克罗地亚,就将稳稳占据另一个出线权。换言之,即便阿根廷队能抹平净胜球的劣势,他们的命运也已不由自己掌控。
在阿根廷对阵克罗地亚比赛结束后,阿根廷主教练桑保利坦承自己战术有误,他表示,由于阿根廷的现实情况,队员难以跟得上梅西的意识,因此“限制”了梅西的可能,这个结果给梅西的光辉蒙尘,作为教练,他责无旁贷,“我才是需要接受现实的人。”
阿根廷人身上总是带有些悲情的色彩,甩也甩不掉。小组赛最关键一役,他们输球了。坐拥世界级的前锋线,却被克罗地亚人以3-0完胜。今晚,梅西球迷和阿迷们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比赛。明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这难道就是阿根廷的宿命?这难道就是梅西的球王之路?
当高傲的潘帕斯雄鹰再次折翼,我们还能否看到那个身穿10号蓝白战袍的梅西,戴着队长袖标,站在最高领奖台,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模样?这,就是世界杯!
昨晚看了球的和没看球的阿根廷球迷们,都给你们一个温暖的拥抱。两战过后,阿根廷仅积1分,遭遇重创的潘帕斯雄鹰已然走到了悬崖的边缘,末轮面对尼日利亚,梅西能够找回状态带领球队上演绝地反击吗?不管答案是什么,我知道,阿迷一定会跟球队在一起!
李承鹏的足球文章绝对是最有趣的。他写作风格大惊小怪,就像一个没有门派系,自学成才的厨师。可以放一堆看似无关紧要的材料写得很乐意,骂了很多之后发现已经跑题了,让作者回想,真的会让读者很感兴趣,也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首先,在这个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像李承鹏这样的体育圈意见领袖不再像以前那样聚集。第二李承鹏已经远离公众视线很久了,甚至很多年轻的粉丝朋友都不认识这个人。所以觉得李承鹏的很有意思。
扩展信息:
被称为“大眼哥”的李承鹏,是一位著名的足球记者。他是纸媒时代最著名的足球评论家之一,与他同时代的还有马德兴、周文渊等人。不满当年的足球环境,李宣布退出足球圈,这是潇洒的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人物介绍:
公共知识分子李承鹏,中国社会评论家、散文家和畅销书作家。他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足球记者和评论员之一。曾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足球日报》特刊部主任。1968年出生于新疆哈密(父亲是被派往新疆的文艺战士),8岁时随父母迁回四川成都。1990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体委机关报社工作。1996年因批评假球黑哨被党委书记责令停职反省,成为国内第一位因批评假球黑哨被停职反省的记者。在接下来的20年里,多次被相关部门“封杀”。
进入《足球报》后,成为专题部主任,成为知名足球评论员。在20多年的写作工作中,他深受读者喜爱和好评,被足球评论家称为“鲁迅”。他用现代幽默讽刺和揭露了中国足球及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他的文笔灵动而不失智慧、幽默且充满辩证,对缺点持批判态度,敢于表达自己的话语。李承鹏还在20家都市报开设了评论专栏,评论充满了诙谐的话语。他连续两年被评为《新周刊》新成员。与此同时,他发表了许多作品,获得了好评。
李承鹏是中国著名的社会评论家、散文家和畅销书作家。他曾是中国最著名的足球记者、评论员,历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足球日报》特刊部主任。
看图片就看足球周刊的32强图鉴看文字就看足球周刊的世界杯官方观战指南
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我哥到昆仑饭店去取票,在大堂正等人时忽然有个人一屁股坐旁边打起了电话,也是谈球票的事情。我哥看着他的长相忽然认出他是李承鹏,但是就是想不起他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他的绰号,于是脱口而出——你是大眼吧?李承鹏×※※¥#。。。你写的那个《鲁能,你的名字叫崩溃》太好了,鲁能习惯性的崩溃,你看看现在的成绩,居然平了三场比赛,太丢人了!无法以全胜战绩夺冠,这是鲁能的悲哀。
真实情况如下:
据李承鹏在成都商报的好友透露,世界杯后失踪的李承鹏将就此告别足球,十几年的足球记者生涯已经让李大眼觉得十分疲惫,中国足球这点破事,假黑赌,即使在足记圈子里也有不少就是赌球的庄家,甚至是一些十分有名的记者,装着伪善的面孔,让大眼十分厌恶。尤其现在中国足球的持续疲软,实在没有再写下去的必要。所以李大眼也加入足记转型的大潮中,开始专攻小说。
不久的将来,李大眼前面的称谓将不再是足球记者、评论员,而是小说家!
2015年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图片类奖项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来自成都商报的中国摄影记者鲍泰良凭借世界杯作品《一步之遥(The Final Game)》获得体育类一等奖。梅西凝视大力神杯神伤作品获奖
2014年巴西世界杯。阿根廷与冠军一步之遥,梅西与大力神杯一步之遥。照片上,球王的眼神,非文字可以贴切形容。鲍泰良形容了,用他的镜头。看后,一千个读者眼里自有一千个梅西。
世界杯决赛结束的那一刻,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胜利者德国队的身上,欢呼、拥抱、亲吻。而身在看台的鲍泰良(非参赛国记者基本没有进内场的机会),第一反应是拎包狂奔。“当时他的位置只能拍摄到球场内的其他球员。他决定离开之前的拍摄位置,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你就算你错过一秒钟,球场内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画面。”
他往看台区的最高点跑,有工作人员阻拦他。鲍泰良说,比赛结束,他正准备撤离。“其实他想去最高点拍摄,我观察到只有那个最高的位置才能拍摄到球员走向主席台的瞬间。”
那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他已经想好了这个镜头:“有个画面在脑子里过了一下,就是所有的球员都会经过大力神杯,我觉得特别有仪式感。”第一次,梅西经过大力神杯,独自去领“金球奖”,但鲍泰良太紧张了,抖了几下,没拍好。第二次,梅西率领阿根廷队领银牌,他走在第一个,经过的时候,竟然望向了大力神杯。
“虽然面无表情,但是我深知此刻梅西内心一定在翻腾。”热爱足球的鲍泰良视梅西为偶像,他抓住了偶像的这个眼神,他说那一刻完全是鬼使神差。有人评论说:“一个中国小子拍出了南美的渴望:这个和中国足球完全无关的地方,最大的看点不是谁当了冠军,而是谁最渴望这个冠军。他看到了南美的焦灼:想得又得不到的感觉是最迷人的。没想到,在遥远的南美,世界球王找到了一个温存的中国知音。”
为这一刻,鲍泰良等了8个小时。
至于好在哪?我们看看下面的这幅经典
作者:雷奈·贝尔瑞
(一幅好的作品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角)
整个画面中心可以看到的牛有几十只,然而我们的注意力却都集中到这一头小牛的身上了。因为画面没有其他的东西分散你对这一头牛的注意力。其他的牛全都是单调“清一色“,它,只有它是那么突出,那么引人注意。
还需要解释吗?画面中只有梅西凝在凝望大力神杯!!拍摄难度,类似画面出现的机率,图片中的人物。都将会让这张照片成为不朽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