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问题和补充说明结合来看,只讨论职业俱乐部。当今足坛,在诸多强队眼里,“扫荡行”中场恰恰是越来越不重要了。在中游球队的战术作用也被弱化,只有下游球队存在重要的作用。典型例子请看托特纳姆热刺。万亚马、西索科、戴尔,基本都是“扫荡行”,然后呢?然后穆里尼奥没钱买人(话也已经放出去了),还因为列维不给钱。热刺本身整体就没有什么成熟的战术体系,“扫荡行”中场扫荡完了,抬头一看没人接应,没人回撤过渡,于是……光“扫荡行”没什么用,因为现在的战术发展太快了,更多强调整体打局部、局部打个人。除了无球跑动能力,高阶要求是,每一名球员都要具备缩短守转攻过程的能力。所以说,除了扫荡行,还要在扫荡成功之后,立刻改变场上局面,将攻守形势互换。这个过程压缩得越小越好,和队友之间的联系越顺滑越好,嗯,如果要具象化,你可以想象为“003再抹点油”和“003不需要抹油”的区别。这就要求后腰除了对抗行,还要各种行:视野行、传球行、预判行、组织行、接应行、突破行……当然最主要是视野行和传球行。现在的足球战术对每一名球员的基础要求都是传球精准,并且能快速找到无人防守的队友;而能将局势迅速导入对本方有利的态势,以前是明星级球员应该具备的比赛能力,然而,现在要求中场甚至是后场球员,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扫荡行”中场此前要求单一,奔跑强度强于大多数人,防守覆盖面大,逼抢、阻断、拦截、夹击能力强,可以化解对方进攻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危机,其他的交给队友处理。然而瓜迪奥拉的传控战术系统可以说逐步逐步将“扫荡行”中场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当这套战术(巴萨之外的队能不能成为系统尚属两说)成为行业时尚并风靡全球,比赛实际执行过程中,强行要求拉长“扫荡行”中场的短板,因为要保证传控质量;进入高位逼抢的时候,“扫荡行”中场不但要跟得上其他人的节奏,断球之后还要确保正确的进攻选择,跟得上结构化进攻的节奏,跑位串联的效果、传球的到位率是更细致的要求。当前整体“防守结构化”的战术概念里,已经融入了中场逼抢和前场高位逼抢战术,除了防守的联动、高度协同,逼抢成功后,只要不是处于比赛中断情况(犯规、界外球),快速投入资源形成进攻(包括反击)阵型并最大化效果,是当下主要思路。“扫荡行”中场如果无法在守转攻的过程里形成强大助力,那么就如同鸡肋。问题的补充说明里,提到的人员,简要分析如下:卡塞米罗不是“扫荡行”后腰,他对中前场的串联能力不弱,只是把握比赛节奏的能力有欠缺。跑不死的亨德森在kop的逼抢体系里,串联能力很重要,尽管不是纵向的串联,但他在横向的串联上有保障。至于在国家队……英格兰国家队基本没法和欧洲拉丁派、东欧技术流、南美流派去比所谓的天赋,所以都是“勤能补拙”。坎特现在的出球能力和进攻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他的转变恰恰说明了“扫荡”已经不行了。比达尔从来都不是“扫荡行”,他算是全能型中场选手。布斯克茨是组织型后腰的典型代表,费尔南迪尼奥当然也是组织型,但他的拦截的确很好。法比尼奥目前来说,技能点也是偏组织,当然这个要看利物浦的战术如何执行。红军真正的“扫荡行”是早期的维纳尔杜姆。当他融入球队打法,加上克洛普的调教,就不是这个类型的中场了。为什么布斯克茨、哈维、阿隆索、蒂亚戈、莫德里奇这样的中场特别特别吃香,就是他们在成功扫荡之后,处理守转攻的效率,导入有利局面的能力特别的好。国家队层面的话,如果是在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重大国际赛会制比赛,“扫荡行”中场有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个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范围了。
北京时间7月7日凌晨2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1/4决赛继续进行,巴西对阵比利时。上半场,费尔南迪尼奥头球解围时自摆乌龙,卢卡库反击中助攻德布劳内打入一球,比利时两球领先。下半场,库蒂尼奥助攻奥古斯托头球破门,巴西扳回一球。奥古斯托和库蒂尼奥错失良机,库尔图瓦贡献多次关键扑救。最终,全场比赛结束,比利时2-1淘汰巴西,杀入半决赛对阵法国。
比赛开始,第2分钟,德布劳内前场抢断后起脚远射打偏。第8分钟,巴西开出左侧角球到禁区,米兰达抢前点头球后蹭,蒂亚戈-席尔瓦跟上补射,皮球打在左侧立柱上弹出。5分钟后,查德利开出左侧角球到禁区,孔帕尼抢点准备头球攻门,费尔南迪尼奥解围时自摆乌龙,1-0,比利时取得领先。(从慢镜头来看,皮球打在费鸟的手上弹入球门)
第23分钟,卢卡库在禁区里左侧穿裆米兰达,不过皮球被蒂亚戈-席尔瓦破坏出底线。第26分钟,马塞洛前场左侧晃开防守球员,随后一脚远射被库尔图瓦扑出。第31分钟,比利时打出反击!卢卡库中路得球过人,随后分给右侧的德布劳内,丁丁插上在禁区前起脚低射直入远角,2-0,比利时扩大比分。
第36分钟,接到马塞洛的左路传中球,热苏斯头球攻门偏出底线。随后,马塞洛横传被挡了一下,库尔图瓦单手将球扑出;库蒂尼奥禁区前左侧获得远射良机,库鸟的射门被库尔图瓦侧身扑出底线。第41分钟,保利尼奥侵犯德布劳内,比利时获得禁区前左侧定位球机会,丁丁主罚直接起脚射门,阿利松将球托出横梁;随即比利时角球开到禁区,孔帕尼前点脚后跟射门,阿利松将球拿到。
第45分钟,内马尔面对穆尼耶防守带球进禁区,随后倒在地上,裁判没有吹罚犯规。
上半场结束,比利时2-0领先巴西。
易边再战,巴西率先换人,菲尔米诺上场替下威廉。第51分钟,菲尔米诺门前一脚垫射打偏。随后,库蒂尼奥内切之后的远射被费莱尼挡出。第53分钟,内马尔在禁区里倒地,从慢镜头看疑似为假摔。1分钟后,保利尼奥从右侧带球杀入禁区,不过踉踉跄跄地来到门前,皮球被库尔图瓦没收。
第56分钟,孔帕尼在左侧底线解围碰倒了热苏斯,裁判经过VAR技术判定没有点球。第58分钟,巴西再度换人,道格拉斯-科斯塔替下热苏斯。第62分钟,比利时打出快速反击,阿扎尔禁区左侧远射稍稍偏出远门柱。片刻之后,巴西的进攻机会,科斯塔禁区左侧起脚劲射,库尔图瓦将球扑出,保利尼奥准备补射,但是没有将球停好。
第73分钟,巴西撤下保利尼奥,换上奥古斯托。第76分钟,库蒂尼奥禁区前左侧送出过顶挑传,奥古斯托门前头球攻门,球进了,1-2,巴西扳回一球。
第78分钟,库蒂尼奥将球给到禁区,菲尔米诺门前左侧面对多人夹击,巴西人转身射门高出横梁。第80分钟,禁区前,奥古斯托起脚远射稍稍打偏。4分钟后,内马尔倒三角回传,库蒂尼奥跟上一脚射门踢呲了。第83分钟,比利时用维尔马伦换下查德利。第85分钟,费尔南迪尼奥防守犯规吃到黄牌。3分钟后,蒂莱曼斯登场,换下卢卡库。
全场比赛5分钟补时,第3分钟,内马尔禁区里获得射门良机,巴西10号的劲射被库尔图瓦扑出底线。
最终,全场比赛结束,比利时2-1淘汰巴西,杀入半决赛。
很多人都把责任推卸到邓加身上,其实这也难怪毕竟是主教练,作为团队的执行官首当其冲的要承受外界的全部压力。
再者说,也不全是邓加的问题,而是巴西足协的要求,巴西世界杯惨败后,巴西足协要改革巴西队,所以米内罗惨案七宗罪全部要和谐掉:(蓬蓬、弟媳、队宠、费鸟、麦孔、丹特、斯科拉里);毕竟弟媳的个人能力出众,有世界第一中后卫的美誉,又迫于外界压力,巴西足协给了弟媳一次机会,可是去年对阵巴拉圭弟媳再次送点导致巴西出局,巴西足协忍无可忍才出此下策,所以希望广大易友理性看待问题,透现象要看本质,不要太过片面。
蓬蓬就不多说了,这个问题少年一直都是团队中的定时炸弹,说句开玩笑的话,稳得时候如内斯塔、卢西奥,而且定位球能力出众,经常主罚点球;但是不在状态的时候像是巴洛特利,如此例子举不胜数。
巴西1-2不敌比利时惨遭淘汰出局,这多少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而在这场比赛中,巴西由于主力后腰卡塞米罗的停赛,前几场固若金汤的防线一下子被击破了。
卡塞米罗由于拿到两张黄牌本场比赛停赛,蒂特选择费尔南迪尼奥首发,而且直接提前一天就公布了这个决定。
很显然,蒂特对于费鸟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可惜他却失望了。在后腰位置中,33岁的费鸟身体、跑动和拦截都大不如前,根本抵挡不住德布劳内、阿扎尔和卢卡库的冲击。防守吃力,还卡不住位置,传球失误又多,费鸟在场上的几乎毫无贡献,而他还出现了一个乌龙球。
开场仅13分钟,比利时获得角球机会,查德利开出的点球是找前点的孔帕尼,可他并没有碰到皮球,而在身后的两名巴西球员热苏斯和费尔南迪尼奥则并没有注意来球,球砸到了费鸟的肩膀直接飞入球门。这球费鸟身边并没有比利时球员,意外的失球也让巴西陷入到了被动当中。

而在巴西第二个失球当中,费尔南迪尼奥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当时卢卡库中线持球快速反击,而他面对的第一个球员正是费尔南迪尼奥,只见卢卡库很轻松的一个变线就晃开了费鸟的防守,随后分给右边告诉插上的德布劳内。作为后腰球员,轻松被对方过掉,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这并不是费鸟第一次坑惨巴西了,在上届巴西世界杯中,巴西1-7惨败德国的那场比赛中,费鸟也是球队的首发后腰。他的直接失误导致一个丢球,中场又站不住位置,上半场就以0-5落后,当时的主教练斯科拉里果断在半场就换下了费鸟,可如今4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办法独当一面。

费鸟的糟糕表现,也坑惨了内马尔。在C罗梅西提前出局的情况下,内马尔迎来了绝佳的登顶机会,可惜他仅仅多踢了一场比赛。随着世界杯提前告别,内马尔的金球梦也可能就此破灭,光靠法甲冠军是不可能去赢得金球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