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麻粒儿
明天就是世界杯了,老铁们,啤酒瓜子小板凳都准备好了么?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要开始了,作为时刻关注有料黑科技的媒体,AI星球将为各位小伙伴解读最全面的世界杯黑科技。
那么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有哪些黑科技看点呢?我将从球员、裁判和观众三个方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智能球
世界杯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某某大腕球星,全世界球迷的关注焦点是被球员争来抢去的足球。
自阿迪达斯成为官方用球的赞助商开始,此后几乎每一代新足球的推出都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感,引导了足球的变革。
在此次世界杯上,阿迪达斯准备了TELSTAR这款全新的足球向四十多年前的墨西哥世界杯的比赛用球Telstar致敬。Telstar 18采用经典的黑白两色和六边形球面拼接设计,也有网友戏称其为马赛克球。
这颗球外观大方简洁,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内部采用了嵌入式NFC 芯片,这是官方比赛用球中首次引入此类技术,球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连接足球,时刻读取每一颗用球的专属信息,还可以查看该球的运动轨迹以及球员们的射门技巧,这对资深球迷们来说绝对是amazing的体验!
我们最熟悉的NFC技术产物有公交卡、门禁卡、POS机等。NFC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短距高频,能够在短距离内与支持设备交换技术。
这款足球有了NFC芯片的加持,可以大幅提高裁判对球场信息的掌控能力。裁判的误判概率将大大降低。
战靴
好马配好鞍,对于球员来说,装备极其重要,拥有一款轻便的战靴,才能在球场上肆意驰骋。赞助商阿迪达斯发布了一款智能球鞋,可以利用球鞋掌握运动速度、时间、消耗能量等信息。球队教练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掌握自己球员基本情况,为下步训练提供依据。此次阿迪达斯代言人梅西,将穿上这款智能球鞋,奋战在比赛场上。
VAR
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技术首次应用世界杯,虽然VAR技术看起来和流行的VR技术名字很像,但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VAR技术又名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即通过视频助理裁判员和配套装备、流程、规范等在内的一整套辅助判罚系统,旨在通过高科技的力量尽可能实现精准判罚,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表示:“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希望给予主裁判工具以辅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判罚,尤其是在世界杯这么重要的比赛中,这一点尤其重要。”
VAR系统可以在瞬间清楚判断出攻守双方在传球一刹那的相应位置,进而对助理裁判所做出的攻方队员是否越位的判罚对错进行判断,对其临场执法有实时监督和随时纠正的作用,让这场足球盛宴更加公平公正。
门线技术
门线技术(Goal-line technology),是近年兴起的足球运动辅助工具,可以判断球是否进入了球门线,从而判断进球是否有效。
门线技术包括:GoalControl、鹰眼系统、CairosGLT系统三类系统。
2014年世界杯上采用的是德国一家名为GoalControl的公司开发的球门线技术系统,每套系统耗资10多万欧元。
系统利用14台高速摄像机向架设在球场顶部的数据间传送数码照片,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再把结果传送到裁判所戴的特殊手表上,如果确定球过了门线,手表上就会显示“goal(进球)”,整个过程用时不足一秒钟。
鹰眼系统是用多个高速摄像机用三角原理计算出来是否进球,进球之后系统会生成3D动画。裁判的手表会一秒内收到进球提示。
当然,这个技术也有不足,就是摄像机拍摄到的足球要至少露出25%,否则完全被球员遮挡住的话,会无法计算。另外鹰眼系统的设备很昂贵,摄像机就要25万英镑。
VR
想要360度深入体验世界杯盛宴的话,英国广播公司(BBC)贴心为球迷提供VR看世界杯的服务,只需下载"BBC Sport VR-FIFA World Cup Russia 2018"的软件,然后配备VR头盔,就能"亲临"俄罗斯体育馆观看球赛。
不过VR观球只支持部分赛事,用户点播支持的赛事以后,无论视频角度切换到高光下,还是夜间弱光的角度下,VR内的视频细节都不会损失,保证了赛事细节画面的完整性。
那没有VR头盔怎么办?当然了,BBC也会为没有VR头盔的球迷提供4K、HDR清晰的看球服务。
以上就是世界杯赛场即将使用的黑科技,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新技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所有参与这场大赛的人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留下精彩的回忆!最后祝大家享受这场盛宴,看球开心!
第四次换人首现!俄罗斯世界杯还见证了哪些历史第一次?
北京时间2018年7月1日22点,俄罗斯世界杯1/8决赛上演东道主俄罗斯与夺冠大热门西班牙队的焦点大战,双方90分钟内战成1:1平。加时赛第97分钟,俄罗斯队做出换人调整,21号叶罗欣换下7号库兹亚耶夫,叶罗欣也由此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首个使用“第四个换人名额”上场的球员。第104分钟,西班牙也在罗德里戈替换阿森西奥的换人中用掉了第4个换人名额。
为了保护球员的体能及身体健康,在2017年3月伦敦举行的国际足球理事会第131届年度大会上,对足球规则在换人方面进行了一次人性化的变革,即加时赛阶段各队可以多更换一人,也就是更换第4名球员。这样一来,便避免了在常规时间陷入僵局的时候,各队主帅为了珍惜手中的换人名额,出现不到最后不换人的情况。而此前这些规则在英格兰足总杯、德国杯和美洲杯等赛事中已经开始使用。作为本届世界杯的新规,这还是世界杯历史上的首次使用。
与此同时,除了“第四换人”首次出现在世界杯,本届世界杯还见证了多个历史第一次的出现。
VAR-视频助理裁判
北京时间6月16日,在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首轮法国对阵丹麦的比赛当中,比赛进行到第54分钟,法国队前锋格里兹曼带球突入禁区单刀面对门将,被澳大利亚防守球员从身后铲倒,裁判在经过查看视频回放后,判给了法国队一粒点球。而这个球也是VAR在本届世界杯中的首次使用,同时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次。
2018年3月,也是在伦敦举行的国际足球理事会第131届年度大会上,通过投票决议,决定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采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VAR。该技术类似于网球场上的鹰眼技术,通过高速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捕捉足球的运行轨迹,为裁判做出判罚提供更加公平的依据。
32年前,在墨西哥世界杯的赛场上,阿根廷队长马拉多纳用“上帝之手”和一记“世纪之球”击败了英格兰,老马用超出常人的实力和瞒天过海的运气带领阿根廷队杀出了1/4决赛。
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英德大战中,英格兰中场兰帕德打出一记精彩世界波,皮球击中横梁后弹进球门线又弹出,尽管英格兰人极力地向裁判证明球已经越过门线,但当值主裁判依然坚持判定此球无效,这也成为了后来有名的“兰帕德冤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世界杯开赛至今已经出现了25次点球判罚,这一数据也远远超过了往届世界杯。而在25次判罚中,就有14次是因为VAR的介入,加上其他判罚中视频裁判的介入,可以说VAR成为了俄罗斯世界杯改变比分的“神器”。VAR的本意是正确的,但是,一旦裁判对VAR的运用不合理,那么比赛的结果和观赏性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咪咕视频首推“50帧原画“直播
北京时间6月25日,在本届世界杯D组阿根廷对阵尼日利亚的小组出线直接对话中,本届世界杯官方新媒体直播平台咪咕视频上线了一个观赛黑科技——“50帧原画”直播。所谓的50帧,即是一个摄影概念。我们都知道,视觉暂留现象使人眼可以保留1/24秒左右的图像,因此目前网络视频的帧率在25帧和30帧左右。而此次咪咕视频推出的50帧原画直播,能够保证直播视频稳定处在50帧/s的高帧率,让用户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高速运动中画面里的主体,大大提升观看视频的清晰度和流畅感。过去在屏幕上难以看清的细节,比如裁判在红黄牌上面写下的球员名字,甚至是裁判手表上的时间等,都可以通过咪咕视频的50帧原画直播看得一清二楚。
此前,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上,赛事直播方曾使用过4K高清录制技术,但该技术并未投入到赛事直播观看当中。而咪咕视频在APP上推出的50帧原画直播在世界杯新媒体直播历史上还是首次。
2018俄罗斯世界杯已进入到淘汰赛的激烈争夺,姆巴佩新王登基、梅西C罗双双谢幕、西班牙爆冷淘汰成为了这一时期的关键词,除了比赛本身之外,本届世界杯所带给我们的诸多“第一次”也让我们同样感到惊喜。
2014年。2014年第20届世界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在比赛中首次运用鹰眼和进球裁判两套高科技门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