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队的球王贝利小时候因为家贫,连一只足球都买不起,不过他和小伙伴们十分热爱踢足球,随便用几块破布裹上什么东西凑成球的形状,几个人就能踢一场精彩绝伦的球赛。
在参加地区的一个青年足球锦标赛中,球技出色的贝利被星探选中,把他带到了桑托斯队。
此时的足球教练正在用欧洲的踢球技术训练球员,他要求所有的人丢掉在家乡练成的原始踢球法。他特别点出贝利,说,看,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乡下把式。
教练一直命令球员用外脚背踢球,不要用脚尖踢球,这和贝利一直以来的踢球方法完全相反。
他趁晚上大家休息的时候练习用脚背踢球,但是每次都踢不进。
在桑托斯队对帕尔梅拉斯队的比赛中,贝利不断提醒自己用外脚背,用外脚背,但是临门一脚,他还是射偏了。队友们都在埋怨他,说他从来没有进过球。
晚上,贝利躺在床上默默流泪。
第二天傍晚,他收拾好行李,去了桑托斯火车站。
当初发现他的球探德·布利托先生来了,说:怎么了,孩子,这么快就要走了?
贝利说:我不行,我不会像别人那样踢球,如果再不回学校的话,将来我只能洗厕所了。
布利托说:不,跟别人踢得不一样又怎么了?
贝利说:教练说我踢得是原始足球。
布利托说:确实非常原始。这种踢球方式有很悠久的 历史 。那得从16世纪初说起了。当初葡萄牙人刚来巴西时,带来了大量非洲奴隶,很多人跳进了丛林,为了保存自己,逃走的奴隶们自创了一种任加舞,也就是后来的卡泼卫勒舞,是一种可以实战的武艺。
终于有一天奴隶制被废除了,可是当舞者们从丛林里走出来的时候,却被告知卡泼卫勒舞被法律禁止了。
后来他们发现可以将“任加”融入足球进行练习,而且不受法律的约束。从那以后它就以这种形式流传下来。
到了今天,任加还在不断发展着,完善着。它已经不再是只属于我们黑人的艺术,它已经融进了全巴西人的骨子里。
可是1950年世界杯失败以后,很多人将失败怪罪到传统任加式踢法上,并且开始抵制与我们非洲血统有关的一切。
就像你的教练禁止你用任加方式踢球一样,别人也在试图将任加从我们的身上彻底剔除。
但是任加已经深入你的血液了,你可以选择鼓起勇气正视自己,做回原来的自己,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奇迹。也可以坐下一班火车,然后一生没有答案。”
火车开走了,贝利决定留下。
在桑托斯对阵库巴唐的比赛中,桑托斯队以0:3的比分远远输于库巴唐队。尽管教练不断在现场指挥,但还是一直没有进球。
贝利看了一眼球探,他似乎在朝贝利微微点头。
贝利站起来,回忆起当时和父亲用芒果当足球练习时的踢法,头球、过人、运球,他一气呵成,他运用熟练的任加式踢法连续踢进四个球,带领球队取得胜利。
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贝利一直用任加式踢法不断赢球,他也顺利的从少年队升至青年队,然后以15岁的年纪成为职业队里最年轻的球员。
他继续以这种原始踢法带领队伍赢球,最终16岁的他入选了巴西国家队,将代表巴西参加1958年瑞典世界杯比赛。
“‘巴西正面临十字路口,要么让 历史 重演,退化为野蛮人,要么从此走向文明。’这些话都是今天早上总统跟我说的原话。而我也向他保证我所带领的这支队伍不会像以前的那样,让自己甚至是让整个国家蒙羞。而你虽然只有16岁,但现在也是一名为国家而战的运动员。之前在桑托斯,任加或许让你出尽风头,但在国际高水平比赛中,它绝对不堪一击。”教练对贝利说。
“可是,教练……”贝利想辩白。
“我不想听这些!你只需说‘我不会再犯了’,快说!”教练要他保证。
在选择首发阵容的那天,好友加查林悄悄对贝利说,如果你用欧洲式踢法还有可能上场,如果你今天敢用任加球法踢球,后果你知道的……”
在首发队员选拔赛中,贝利坚定的选择用任加式踢法,但很不幸的是对手踢中了他的膝盖,导致他当场不能行走,所以理所当然的他成了球队的替补。医生说他这个赛季都不能上了。但是现在换人已经来不及了,教练让他尽快做复健,到了瑞典之后再看情况。
巴西队战胜了澳大利亚队,又以2:0的比分碾压匈牙利队,顺利杀入四分之一决赛。接下来与英格兰队打平,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巴西队的三名首发队员受伤。
于是还在恢复当中的贝利被拉着上场,迎战苏联队。
在上半场比赛中,教练嘱咐他千万别用任加踢法,贝利在场上不断的传球失误,还屡次被苏联对手撞倒。
上半场结束了,巴西队和苏联队的比分是1:1。
教练还在布置欧洲战术。
贝利找到他一直的对手马佐拉说:我不会像你那样踢球,如果你的脚好些了,下半场你上场吧!
马佐拉说:“其实不是脚,受伤的是脑袋。我这一辈子都在幻想自己成为欧洲人。但自从我来到这里,就意识到我是巴西人,永远都是。那天在包鲁,你向所有人证明了它的价值,任加,真的很美。我们现在正需要它。”
下半场比赛开始了。贝利还是采用欧洲式踢法,但是又传球失误了。沮丧之余,他看到马佐拉在冲他点头。
再一次碰到球后,贝利坚定的采用了任加式踢法,顺利的带球过人,和队友密切配合,最终用经典的任加式踢法把球射进门,带领巴西队战胜了苏联队,进入决赛。
在和东道主瑞典队比赛时,贝利还是采用任加式踢法,最终以5:1的比分赢得了1958年的世界杯总决赛。
全巴西人都在为他们欢呼。
他的任加式踢法也在那一年变得火热起来,各地的巴西人都跑来观摩。
“是我们的与众不同成就了我们的精彩绝伦。”——贝利
经典阿尔塔菲尼
60年代意大利最富盛名的巴西人,莫过于阿尔塔菲尼,至今他仍然代表着巴西人在意大利的最高成就。
在巴西,更多人知道马佐拉,而不是阿尔塔菲尼。因为他与40年代都灵队的那位瓦伦蒂诺·马佐拉颇有几分相像,连《贝利自传》都称呼他为马佐拉。在那支欧洲人土地上称雄的1958巴西队中,阿尔塔菲尼是主帅费奥拉原定的10号人选。巴西队首战3比0拿下奥地利,阿尔塔菲尼独进2球,但是巴西队次战令人失望地与缺了马修斯的英格兰0比0战平,阿尔塔菲尼从此就被一个小男孩替换了。也许他无可抱怨,因为那个17岁的小男孩名字叫埃德松·德·纳西门托,简称贝利……
不过也有流言说,费奥拉这样做是为了惩罚一心转会欧洲的“叛徒”。1958-59赛季,甫一加盟AC米兰的阿尔塔菲尼就进了28球,AC米兰轻松摘冠。28球一直是外援在意甲首季最佳个人战绩。米兰人将其称为“conileone”,这个词是意大利语中兔子和狮子两个词的组合,意味着他将兔子般敏捷与狮子般凶猛揉为一体。
冠军杯单季进球纪录?答案是1962-63赛季,阿尔塔菲尼14球。那年在温布利举行的决赛上的2球,终止了尤西比奥的本菲卡的三连冠,为本菲卡的称霸划上休止符,更为意大利首度捧回冠军杯。
阿尔塔菲尼虽然披上了蓝队战袍,并成为历史上少数代表2个国家打世界杯的球员,但在1962年那场丑陋的圣地亚哥拳击赛上,意大利队被智利队拳打脚踢出局,阿尔塔菲尼和另一位海归西沃里置身度外。倒是巴西队1962世界杯夺冠的头号功臣阿马利尔多,世界杯后同样转会去了米兰,与阿尔塔菲尼为伍。
阿尔塔菲尼在米兰一直呆到1965年,在为米兰贡献了2个联赛冠军与1个冠军杯后转会那不勒斯,这时他已过了全盛期,因为几次刚上场就进球的魔力,被那不勒斯人称为“幸运石”,不过那不勒斯人很快就不愿意再提了。1972年,垂垂老矣的阿尔塔菲尼转会尤文,竟然还能为尤文带来2个联赛冠军。特别是1972-73的意甲联赛,被认为是历史上争夺最激烈、最富于戏剧性的收官大战。最后1轮前,42分的AC米兰和同为41分的尤文、拉齐奥都有希望。最后1轮,尤文图斯先以0比1落后罗马,正是阿尔塔菲尼将比分追平,终场前3分钟库库雷杜进球反超夺冠。在1974-75的意甲冠军争夺中,那不勒斯一直坚持到终场前2分钟,才输掉了与尤文图斯的直接对话,导致冠军旁落,打进关键球的正是阿尔塔菲尼。
姓名:瓦伦蒂诺·马佐拉
生于:卡萨诺德阿达 , 26/1/19 。
死于: 1949年。
位置:攻击型中场。
意甲处子秀:拉齐奥1-0威尼斯, 31/3/40
俱乐部:威尼斯,都灵
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场:意大利4-0克罗地亚, 5/4/42
国家队出场: 12
国际比赛进球:4
荣誉:
5次联赛冠军( 1943年,1946年,1947年 ,1948年 ,1949年 )
2次意大利杯( 1941年,1943年)
1次意甲最佳射手( 1947年 )
父子俩的足球传奇
60年代的意大利足坛,曾经活跃着一位天才对手,那就是:国际米兰的桑德罗·马佐拉(如图。桑德罗和法切蒂共同开创大国际时代)。桑德罗·马佐拉是将门虎子,其父是40年代意大利足坛上大名鼎鼎的瓦伦蒂诺·马佐拉(瓦伦蒂诺因空难英年早逝)。父亲瓦伦蒂诺是意大利国家队和当时足坛劲旅都灵队的双料队长!不幸的是,他在1949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与整个都灵队西归。空难发生时,桑德罗·马佐拉才只有6岁。但是这并没有阻断他的足球梦想, 而是让他选择更坚定的走下去, 完成父亲未完成的愿望。长大后的桑德罗和弟弟菲卢西奥一起加盟了国米青年队,他将自己的球员生涯和国际米兰锁定在一起,这一下就是十八年。
如果你认为踢足球是一个家族世袭的行当,那你就错了。只有通过自身的自我的执着奋斗和相互之间的竞争,这项运动才能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历史告诉我们,守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是很难实现自我超越的,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是这样。好吧,如果你想选择这条道路,那就请你背上包袱远离家族荣耀带来的羁绊吧。
因此发生在马佐拉父子身上的故事才显得弥足可贵。爷俩都是足以在意大利足球史上大书特书的伟大人物。至少到目前为止,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哪个家庭能像他们一样造成如此深远之影响。
也许正是他们之间的某些特殊经历才得以让年轻的桑德罗破茧而出,追随父亲的足迹,将“马佐拉”家族的绿茵血统继续发扬光大。瓦伦蒂诺在1949年5月4日那场震惊全球的苏佩加空难中不幸遇难,留下了举步维艰,困顿营生的年轻家庭。可以这么说,正是过早地品尝到生活的不幸,让这位年轻人得以磨砺出坚忍不拔的伟大灵魂,并延续着“马佐拉”这一姓氏在足球场上的荣光,而不是走上浮夸子弟一向的俗套结局。
尽管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都身披10号战袍,但是父子俩的球风却截然不同。也许是经历过二战的洗礼,除了宛若天赐的出众技术和在那个时代首屈一指的射门能力,老马佐拉堪称球场上的硬汉。而桑德罗,从外形上来看,就是一个柔弱的主儿。但是凭借着同样鹤立鸡群的足球技巧还是让他始终能收放自如,视进球如探囊取物。
瓦伦蒂诺的职业生涯起步于米兰城的阿尔法罗密欧队,但是直到1939年转会到威尼斯俱乐部,他才开始真正地崭露头角。这支坐落于水城的俱乐部唯一留给人们的印象的就是1941年的意大利杯冠军。不过正是在那里,老马佐拉结实了跟他在同一天出生的锋线好搭档恩佐-洛伊克(Ezio Loik)。在1942年,这对好伙伴一起转会到都灵俱乐部,随后在1949年那场著名的空难中一起罹难。
瓦伦蒂诺绝对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球员。看看他的功劳簿,5个联赛冠军,两座意大利杯奖杯和超过100个联赛进球。虽然受到过二战的阻隔,但是这丝毫影响不到他的历史地位。如果他没有在30岁风华正茂的年龄逝世,他和他的都灵队友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整个足坛。在空难发生的前一刻他还接受了葡萄牙当地媒体的采访,谈了谈自己对足球的理解。
“我必须说,足球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游戏,“他说:“只要你不拘泥于一种花样你就能保证自己总是成为获胜的那一方。必须适时地添加一些变化,让你的球赛更有活力。你必须在那些经典战术之外根据情况适时适度即兴发挥。但我也深深的赞同足球是11个人的运动这一观点。”
他的这套观点也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的支持,并且时至今日仍在对半个世纪后。当今世界足坛产生深远的影响。都灵队的客机坠落在苏佩加的1949年5月,小马佐拉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父亲瓦伦蒂诺,那年小马佐拉才7岁。但是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这个悲剧已经深深地对他的儿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每次我想到那个伤心的时刻,我便会感觉到一种很强烈的伤感,而不知道如何释怀,”小马佐拉说到;“你必须去把这件事埋在心底,让自己尽量不去想它。但是,每当周年将至,这件不堪回首的往事总会如洪水般涌入我的脑海里。”
尽管如此,足球天赋作为老马佐拉遗产中的重要部分,显然已经从父亲传给了儿子。事实上,他们还共同分享了不甘平庸,奋勇向上的性格力量。从很多方面而言,桑德罗都像极了他父亲在绿茵场上的复制品。
“几乎自出生那天起,我爸爸便会帮我穿上我的球鞋,带我一起训练,我是球场上的一个吉祥物,哈哈,”桑德罗接着说: “我一定是继承了他某些方面的基因,因为他肯定把他对足球全部的爱都传递给了我 ”
由于有个大名鼎鼎的父亲,无论在哪,小桑德罗总是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国际米兰俱乐部也在尽全力地呵护着他的成长。尽管在联赛的处子秀记忆并不完美-由于尽潜二线队人马出赛,国际米兰以1:9的悬殊比分惨败给尤文图斯,但是他注定要走在其他人前面,在俱乐部历史上留下一段不朽的佳话。
那时的国际米兰迫切需要在欧洲足坛打下自己的烙印,而马佐拉无疑是他们实现飞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军人物。连续两年冠军杯和世界俱乐部杯的双双收入囊中,让蓝黑军团10号的声誉在瞬间达到了顶点。
在俱乐部比赛中无往而不利,但是到了国家队,对于马佐拉来说就未必那么顺风顺水了。他与米兰“金童”里维拉之间多达数年的位置之争,意味着他不可能在国际赛场中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即便如此,马佐拉还是代表国家队出战70场,打进22球,并且是意大利夺得1968年欧锦赛冠军和1970年世界杯亚军的股肱之臣(这届世界杯他们仅仅是在最后时刻倒在了由球王“贝利”领军的桑巴梦之队脚下。)
在1977年退役后,马佐拉并没有立即从绿茵场消失,他开始在蓝黑军团中充当起另外一些角色。事实上,俱乐部也没有理由拒绝一个为自己出场了超过400场,并打入116个联赛进球的功勋元老。但随后一个新的诱惑——家族的使命感还是吸引了他,并让他做出离开梅阿查球场地决定。都灵向马佐拉伸出了执教的橄榄枝,而马佐拉也无法拒绝把这支意大利曾经最优秀的球队之一带回意甲豪强之列这样一个美好地象,更何况这曾经是自己梦开始的地方。再说,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对马佐拉来讲又有什么不可能地呢?
(以上部分来自相关译文)
线:贝利、大罗、加林查(右边锋)
中场:齐祖(左边卫)、济科(前腰)、菲戈(右边卫)、里杰卡尔德(后腰)
后卫:法切蒂(左后卫)、詹莱蒂(中后卫)、巴雷西(右后卫)
门将:班克斯
上面的是我所选的史上最强阵容,不对的大家可以点出来。
贝利,如果有人质疑他在锋线的位置的话,请不要再说你看过足球。一个可以让总统下令不准出国踢联赛,被视为国家宝藏的人;一个可以让争战双方停下战争纠纷,坐在一起看他踢球的人;唯一一个世界杯三冠王;一生1300多场比赛,进了1200多个进球……也别说那个时代的足球没今天的激烈,同样的,难道你想说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没今天的勾心斗角了吗?长平之战对于今天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我们来说都是那么的恐怖,那比南京大屠杀还惊人的数据……伟大,没有必要去争论。要不是他太独一无二,马拉多纳不可能坐在他的末班车上,不至于让他一个人在神坛上太过于孤独……10号,因为贝利而伟大。永远都只有贝利才能将10号完美的诠释,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
大罗。有了贝利,似乎老马也不好意思出场了,毕竟没有哪个10比得上贝利。大罗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的前锋,这毋庸质疑。如果谁说他现在老了,没有了威胁,那我只能说你无知……
加林查,他被认为是足球历史上盘带最出色的人,右路的盘带魔王,球王麾下第一功臣。这是1958年世界杯,巴西同苏联比赛中的一幕:在突破并晃倒一个对手后,加林查一脚踩住了球,背对着倒地的对手,伸出一只手去把他扶起来……特别是他的存在,使巴西在世界杯上第一次展现了442阵型,威震世界。在右路,他为足球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菲戈,原来这个位子我想给加林查的,不过自己不怎么爽442阵型,改了个343,于是有了菲戈的出现。其实看他踢球,算不上享受,但是很放心。现在他老了,体力不行,可曾经的世界足球先生却足以说明一切。00年是贝克汉姆在英超表现最好的一年,13个联赛进球、26个助攻都败在了菲戈的脚下……
济科,有“白贝利”之称。 济科技术出类拔萃,活动范围大,带球突破能力非凡,进攻和射门意识极强。他足智多谋,可踢多种位置,攻守俱佳,临场经验丰富,善于掌握比赛节奏,是80年代巴西队的灵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所谓“贝利重生”年代中,世界足坛产生了众多“贝利”——年轻的马拉多纳是“小贝利”、普拉蒂尼是“欧洲贝利”、济科是“白贝利”……贝利认为只有济科最像他,称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在禁区附近的攻门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判断力强,能够在混战中利用最小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施展绝招——反弹球射门和凌空抽射,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齐祖,生活在这个时代不得不说我们很幸运,但又是很不幸。因为他是这个时代唯一的艺术大师(里克尔梅我个人觉得他没有那么气质);因为他已经退役;因为他拿过世界杯、欧洲杯双冠王;因为他在06年世界杯封王前的一刻将王冠顶在了别人的胸口上……
里杰卡尔德,人称“黑天鹅”,荷兰三剑客的基石。在后腰这个位置上, 里杰卡尔德是极品中的极品。他好象是伟大的造物主专门为这个位置量体打造的一样。继承了詹蒂莱凶悍防守风格 的同时,他的技术也极为出色,他以准确到位的传球,火箭般高速的推进,雷霆般凌厉的攻门,冷静凶狠的逼抢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好的中场球员……
法切缔,黄建翔当年的惊世一吼,让我再次关注起了这位伟大的左后卫。法切蒂是“大国际米兰时代”的顶梁柱。他为国际米兰出场634次,打入了75球。其中意甲联赛476场,打进59球,欧洲洲际赛事73场打进6球,意大利杯85场,打进10球。他与马佐拉被并称为“大国际米兰时代”奠基人。在他的率领下,国际米兰在国内和国外赛场上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其中包括两座欧洲冠军杯(1964、1965)、两座洲际杯(1964、1965)、四座意甲冠军奖杯(1962/1963、1964/1965、1965/1966、1970/1971)及一座意大利杯(1977/1978)。同时,他所保持的欧洲足坛后卫进球纪录至今无人可以打破……
足球场上10号的尊贵与球王贝利有很大关系,10号曾是贝利的号码。正是由于贝利的天才,10号这个普通的号码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敬仰;越来越多的球员身穿10号球衣为球队建功立业,越来越多的球队领袖选择了10号作为自己的标志。
提到10号,不得到不说到另外一位球王马拉多纳。也许正是从马拉多纳第一次披上10号的那天起,10号的含义终于被确定,那就是10号是球队中场核心。在刚结束的世界杯比赛中,阿根廷国家队10号球员为梅西。
现代足球场上的10号,是球队中场的中枢;是衔接后场与前场的纽带;是进攻的发起者与组织者;是技术全面能传能射的战士。贝利、马拉多纳,长期以来,绿茵场上10号球衣虽然没有被谁定义,但仿佛已经成为一种荣誉、一种象征,能够穿上10号球衣,就得像当年的贝利、马拉多纳,成为球队的灵魂。
天下足球top10中的十大父子兵评选的第一名是马佐拉父子,而马尔蒂尼父子位居第二。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球迷而言,马尔蒂尼这个名字更为人所熟知,因为保罗·马尔蒂尼的伟大让我们也知道了他的父亲切萨雷·马尔蒂尼,如果不查资料,他父亲的全名有很多人都叫不上来。因此很多人的答案都是马尔蒂尼父子。要论取得荣誉的多少,马尔蒂尼父子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天下足球将马佐拉父子排在了第一位,其原因是有:第一,马佐拉父子确实非常伟大。瓦伦蒂诺·马佐拉(父)造就了40年代的都灵时代。而桑德罗·马佐拉(子)与法切蒂共同创造了大国际时代。第二,天下足球评选的是传奇指数,在我们眼中,一般听说的东西总比亲眼所见的更加富有传奇色彩。而马佐拉父子都生活在遥远的时代,很少有人亲眼见证他们的传奇。不过最重要的是1949年的空难夺去了瓦伦蒂诺·马佐拉的生命,由于空难带走了小马佐拉父亲,小马佐拉也凝聚了人们的希望。而小马佐拉为国米夺得冠军杯立下汗马功劳,这个冠军是儿子对于父亲赢得的荣誉。小马佐拉一直坚信自己的父亲并未离去而是在另一个国度默默的支持着自己,父亲的精神永远陪伴着他萦绕在那片熟悉的绿茵场上。这段感人的故事也为马佐拉父子的传奇色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