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家队被称为“无冕之王”是因为荷兰国家队多次在世界杯和欧洲杯上得到亚军。1974、1978两届世界杯连续杀入决赛,2010年南非世界杯荷兰第三次杀入决赛都没有获得冠军。
70年代的克鲁伊夫;80年代末古利特、范·巴斯滕、里杰卡尔德的三剑客;90年代末博格坎普,德波尔兄弟,克鲁伊维特的时代,然后“禁区之王”的范尼再到斯内德,范佩西,罗本。荷兰足球队号称“无冕之王”,橙色军团荷兰队,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拥趸,因其华丽的打法和辉煌的战绩,被誉为“无冕之王”。但是现在荷兰足球面临人才凋零情况。
目前荷兰足球阵容是:
范德普尔10号,后腰迪穆兰、莫莱马;三前锋:雅各布森、赫鲁内维亨、范波佩尔;后卫斯海林、凯尔德曼、波尔、范巴勒;普尔斯守门
尽管本届欧洲杯,荷兰的阵容星光黯淡,但他们仍旧贡献出了令人惊喜的表现。荷兰3:2绝杀乌克兰精彩程度极高,没有一秒令人感觉沉闷。
本场比赛荷兰赢得惊险,后防不稳是老毛病,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就很难做到零封。防守要是靠谱,就没有丹麦的童话了。荷兰最终能赢,无非是往禁区里堆人,外围传中找高点。这不是荷兰的传统玩法,但看看荷兰的阵容,你也明白,他们做不到当年夺冠时的全场压制,精确传递。在新生代崛起后重返世界大赛舞台的这支橙衣军团,虽然受到后防核心范戴克伤缺的影响,但这支崭新的荷兰队依然十分有实力,21岁的德利赫特担当起荷兰后防线的领袖。
每个时代,每届大赛,无关战绩,荷兰足球总让球迷有所期待。在你的记忆里,曾经的荷兰队有多强?
说起荷兰,在很多人的心中,荷兰是一个风景秀丽,而且还充满着诗意和安逸的国家,是旅游的好去处。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荷兰的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是一个能与英国媲美的世界强国。当时的荷兰像所有的强国一样,喜欢发起战争,喜欢将别国的国土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喜欢掠夺别国的利益,完全没有如今岁月静好的模样,那么鼎盛时期的荷兰究竟有多么强大呢?殖民地遍布全球,连日不落帝国都要退让三分。
和许多强国一样,荷兰的发展也是多亏了国内的经济,荷兰的崛起就是因为国内的经济发展的很好,其地理位置十分适合发展贸易。1648年荷兰正式独立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荷兰的地理位置很适合海运的发展,恰逢当时的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对外贸易,荷兰就是这些商船的中转站,当时国际上的贸易货物主要是来自东方的香料和丝绸,欧洲出口的大多是武器和工业品,那时候的非洲盛产黄金和象牙制品,美洲则主要是烟草的买卖,就这样,众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带动了荷兰这个中转站的经济。
经济发展起来以后,荷兰就大兴国内的造船业,开始着重的去发展海运,当时的荷兰还有“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不断对于商船改造换新的精神,荷兰的海运发展的越来越好,为了可以运送更多的货物,荷兰人设计出了专门的货船,虽然没有可以攻击的装备,但是可以运送的货物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货运船要多,运送价格也很便宜,船只的造价就只有其他国家的一半而已,不得不说,荷兰人是十分有商业头脑的。
荷兰人凭借着低廉的价格,聪明的头脑,在17世纪的时候几乎垄断了整个海上货运行业,整个海面上几乎都是荷兰的货运船,荷兰也是在17世纪开始,逐渐的走向了他的鼎盛时期。当时的英国和葡萄牙、西班牙等国都十分热衷于扩张,将他国的领地进行殖民,荷兰在贸易上获得大量的利益以后,就开始有了野心,学习英国的做法,开始大面积的进行扩张,当时的荷兰势头很猛,又加上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所以不光自己殖民,还抢夺英国的殖民地,葡萄牙也没能幸免,但是两国都不敢去和荷兰开战。
荷兰在尝到了战争的甜头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国际上开始展现自己的霸权,就连自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路过荷兰垄断控制的马六甲海峡时,都会向荷兰缴纳过路费,可想而知当时的荷兰有多么的强大,鼎盛时期的荷兰,殖民地遍布了全球,亚洲、非洲、美洲都有荷兰的殖民地,当时的荷兰的殖民地仅次于西班牙。
但是盛极必衰,荷兰的崛起依靠的是强大的经济,而经济又是依赖国内的海运,一心只想进行殖民大业的荷兰四处发起战争,战争是十分耗费钱财的,荷兰国内除了海运的支撑,并没有比较强大的工业发展,所以一但海运获取不到足够的利益,荷兰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壮大自己的军队,当时的英国已经发展的十分强大,荷兰又曾经抢夺过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两国爆发了三次战争,这三次战争没有打败英国,却是把荷兰彻底拖垮了,不仅失去了往日的风光霸主地位,国内海运行业也备受打击,从此以后就开始逐渐走向了衰落。
相比较于其他欧洲的老牌王国,荷兰成立的时间并不算太久,它所属的尼德兰地区,曾经先后被罗马帝国、法国和德国、西班牙帝国占领,尽管尼德兰区域只有4万平方公里,只有两个北京市那么大,但是凭借发达的渔业和天然的港口,这里成为了欧洲最富庶的区域之一,等到了1581年,经过80年的独立战争,荷兰人总算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荷兰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国家成立后超前的概念,当时欧洲最高的阶层,依然是教士、国王和骑士,凭借商业支持起来的荷兰,赋予了商人更大的权力,因此在后世不少历史学家看来,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
17世纪,也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这个刚刚独立不久的新兴国家,有着大量来自尼德兰的移民,受到宗教迫害前往躲避的难民,世界各地的商人等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犹太人和法国被打压的雨格诺派,也将荷兰视为避难圣地。与此同时,荷兰的造船行业,也是高度发达,阿姆斯特朗有着世界上最多最大的造船厂,荷兰拥有1.5万艘商船,占据了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而船上货物也是应有尽有,从北欧的木材、中国的瓷器、再到东南亚香料和俄国的毛皮,基本上各国的货物都是由荷兰运转,宛如人类早期的阿拉伯商人,成为了文明之间的桥梁,因此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当时的西方国家,为了抵御海盗,无论战舰商船,都设立大炮,而荷兰的船只为了加快输送效率,拆除炮台,几乎没有装备任何的武器 他们这么做,完全具备充分的底气,17世纪,荷兰的舰队数量,是英法海军的一倍,在世界各个角落对荷兰商船进行护航。
荷兰在17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称霸
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荷兰有1.5万艘。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扩展资料
荷兰衰落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从而衰落下来。
1795年荷兰被法国占领,荷兰共和国灭亡,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傀儡政府巴达维亚共和国。
18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1806年,拿破仑之弟路易·波拿巴任国王,荷兰被封为王国。
1810年并入法国。
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荷兰和比利时、卢森堡成立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
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一战期间保持中立。二战初期宣布中立。
1940年5月被德国军队侵占,王室和政府迁至英国,成立流亡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兰
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既不是西班牙与葡萄牙,也不是英格兰,而是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如今的荷兰是一个以足球闻名世界的国家,但他们的先祖在十七世纪曾横行在海洋上。
在十七世纪以前,荷兰只是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的一个省。十六世纪末尼德兰掀起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武装起义,荷兰也趁势独立,建立荷兰共和国。起初,谁都没有在意这个濒临大西洋的小国,因为它的国土面积是如此的狭小,自然资源极度匮乏,没有人会认为荷兰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霸主。
不过荷兰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他们的手工业却十分发达。而且由于本国市场有限,许多荷兰商人外出经商,而他们就是荷兰强大起来的先遣者与“基石”。荷兰商人在海上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巴伦支船长与他的水手们。
1596年,巴伦支的船队携带着货物出发,他们向北方航行,希望通过北面到达亚洲。当巴伦支的船队抵达俄罗斯的一个小岛上以后,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巴伦支率领17名荷兰水手在这处位于北极圈以内的地方渡过严寒的冬季,他们拆掉船上的甲班当做燃料,靠打猎获取食物和动物的皮毛。然而由于这里的温度实在太低,当冬季结束以后,还是有八位船员死去。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巴伦支与所有船员都没有动船上委托人的货物,即使这里面就有可以让他们生存的物资。经过艰辛的航行以后,巴伦支最终抵达目的地,将货物完好无损的送到委托人的手中。巴伦支的行为与精神感染了所有荷兰人,而荷兰商人的名号也就此闻名世界。
除此以外,荷兰的造船业也发展迅速,到十六世纪以后,荷兰全国有数百家造船厂。荷兰的造船技术十分先进,造价比英国低将近1/2。在十七世纪以后,荷兰达到鼎盛时期,荷兰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海上贸易基本上被荷兰垄断。
在荷兰最强大时,他们的海军规模比英法海军加起来还有大。荷兰最优秀的水手,驾驶着先进的船只,往返于世界各地,他们将中国的商品带到欧洲,他们的足迹跨过好望角,每一处欧洲人的殖民地都有他们的身影。而荷兰海军则横行在大海上,保护着他们的商船。因此,荷兰才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不过荷兰是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却不是殖民帝国,他们的船只设计完全服务于海上贸易,却不适合战争。因此在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与荷兰在海上争夺霸权,而法国与荷兰的战争则席卷到荷兰的本土。荷兰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失败,自此,这个曾经的“海上马车夫”一蹶不振,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