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NBA选秀第一轮:
1. 新泽西 Kenyon Martin 肯杨-马丁
2. 温哥华 Stromile Swift 斯特罗迈尔-斯威夫特
3. 洛杉矶快艇 Darius Miles 达利乌斯-迈尔斯
4. 芝加哥 Marcus Fizer 马库斯-费泽尔
5. 奥兰多 Mike Miller 迈克-米勒
6. 亚特兰大 DerMarr Johnson 德玛尔-约翰逊
7. 芝加哥 Chris Mihm 克里斯-米姆
8. 克里弗兰 Jamal Crawford 贾马尔-克劳福德
9. 休斯敦 Joel Przybilla 乔尔-普尔奇比拉
10. 奥兰多 Keyon Dooling 基翁-杜林
11. 波士顿 Jerome Moiso 杰罗姆-莫伊索
12. 达拉斯 Etan Thomas 伊顿-托马斯
13. 奥兰多 Courtney Alexander 克特尼-亚历山大
14. 底特律 Mateen Cleaves 马汀-克利夫斯
15. 米尔沃基 Jason Collier 贾森-科利尔
16. 萨克拉门托 Hidayet Türkoglu 希达耶特-特格鲁
17. 西雅图 Desmond Mason 德斯蒙德-梅森
18. 洛杉矶快艇 Quentin Richardson 昆廷-理查德森
19. 夏洛特 Jamaal Magloire 贾马尔-马格洛尔
20. 费城 Craig Claxton 克莱格-克拉克斯顿
21. 多伦多 Morris Peterson 莫里斯-皮特森
22. 纽约 Donnell Harvey 唐奈-哈维
23. 犹它 DeShawn Stevenson 迪肖恩-史蒂文森
24. 芝加哥 Dalibor Bagaric 达利伯尔-巴格里奇
25. 菲尼克斯 Jake Tsakalidis 杰克-查卡利迪斯
26. 丹佛 Mamadou N'diaye 马曼多-恩戴耶
27. 印第安纳 Primoz Brezec 普里莫兹-布雷泽克
2001NBA选秀第一轮:
1. 华盛顿 Kwame Brown 夸梅-布朗
2. 洛杉矶快艇 Tyson Chandler 泰森-钱德勒
3. 曼菲斯 Pau Gasol 保罗-加索尔
4. 芝加哥 Eddy Curry 埃迪-库里
5. 金州 Jason Richardson 贾森-理查德森
6. 曼菲斯 Shane Battier 沙恩-巴蒂尔
7. 新泽西 Eddie Griffin 埃迪-格里芬
8. 克里弗兰 Sagana Diop 德萨盖纳-迪奥普
9. 底特律 Rodney White 罗德尼-怀特
10. 波士顿 Joe Johnson 乔-约翰逊
11. 波士顿 Kedrick Brown 凯德里克-布朗
12. 西雅图 Vladimir Radmanovic 弗拉基米尔-拉德曼诺维奇
13. 休斯敦 Richard Jefferson 理查德-杰弗逊
14. 金州 Troy Murphy 特罗伊-莫菲
15. 奥兰多 Steven Hunter 斯蒂芬-亨特
16. 夏洛特 Kirk Haston 科克-海斯顿
17. 多伦多 Michael Bradley 迈克尔-布拉德利
明尼苏达选秀权被吊销
18. 休斯敦 Jason Collins 贾森-科林斯
19. 波特兰 Zach Randolph 扎克-伦道夫
20. 克里弗兰 Brendan Haywood 布兰登-海伍德
21. 波士顿 Joseph Forte 约瑟夫-福特
22. 奥兰多 Jeryl Sasser 杰瑞尔-萨尔
23. 休斯敦 Brandon Armstrong 布兰顿-阿姆斯特朗
24. 犹它 Raul Lopez 劳尔-洛佩斯
25. 萨克拉门托 Gerald Wallace 杰拉德-华莱士
26. 费城 Samuel Dalembert 萨默尔-德兰伯特
27. 亚特兰大 Jamaal Tinsley 贾马尔-廷斯利
28. 圣安东尼奥 Tony Parker 托尼-帕克
2002NBA选秀第一轮:
1. 休斯敦 Yao Ming 姚明
2. 芝加哥 Jay Williams 杰-威廉姆斯
3. 金州 Mike Dunleavy 迈克-邓利维
4. 曼菲斯 Drew Gooden 德鲁-古登
5. 丹佛 Nickoloz Tskitishvili 尼克洛兹-斯基蒂什维利
6. 克里弗兰 Dajuan Wagner 达胡安-瓦格纳
7. 纽约 Maybyner "Nene" Hilario 梅拜纳尔-“奈奈“-希拉里奥
8. 洛杉矶快艇 Chris Wilcox 克里斯-威尔考克斯
9. 菲尼克斯 Amare Stoudemire 阿玛尔-斯塔德迈尔
10. 迈阿密 Caron Butler 卡龙-巴特勒
11. 华盛顿 Jared Jeffries 贾瑞德-杰弗里斯
12. 洛杉矶快艇 Melvin Ely 梅尔文-埃里
13. 米尔沃基 Marcus Haislip 马库斯-希斯利普
14. 印第安纳 Frederick Jones 弗雷德里克-琼斯
15. 休斯敦 Bostjan Nachbar 波斯简-纳持巴
16. 费城 Jiri Welsch 基瑞-维尔斯科
17. 华盛顿 Juan Dixon 朱安-迪克逊
18. 奥兰多 Curtis Borchardt 科提斯-布查特
19. 犹它 Ryan Humphrey 瑞安-洛弗莱
20. 多伦多 Kareem Rush 克里姆-拉什
21. 波特兰 Qyntel Woods 奎恩特-伍兹
22. 菲尼克斯 Casey Jacobsen 科西-雅各布森
23. 底特律 Tayshaun Prince 泰夏安-普林斯
明尼苏达选秀权被吊销
24. 新泽西 Nenad Krstic 内纳德-克里斯提克
25. 丹佛 Frank Williams 弗兰克-威廉姆斯
26. 圣安东尼奥 John Salmons 约翰-萨尔蒙斯
27. 洛杉矶湖人 Chris Jefferies 克里斯-杰弗里斯
28. 萨克拉门托 Dan Dickau 丹-迪考
2003NBA选秀第一轮
1. 克里弗兰 Lebron James 勒布朗-詹姆斯
2. 底特律 Darko Milicic 达科-米里切奇
3. 丹佛 Carmelo Anthony 卡梅罗-安东尼
4. 多伦多 Chris Bosh 克里斯-布什
5. 迈阿密 Dwyane Wade 德韦恩-维德
6. 洛杉矶快艇 Chris Kaman 克里斯-凯曼
7. 芝加哥 Kirk Hinrich 科克-辛里奇
8. 米尔沃基 TJ Ford T.J.福特
9. 纽约 Mike Sweetney 迈克-斯维特尼
10. 华盛顿 Jarvis Hayes 贾维斯-海耶斯
11. 金州 Mickael Pietrus 迈克尔-皮楚斯
12. 西雅图 Nick Collison 尼克-科林森
13. 曼菲斯 Marcus Banks 马可乌斯-班克斯
14. 西雅图 Luke Ridnour 鲁克-里德诺
15. 奥兰多 Reece Gaines 里斯-盖恩斯
16. 波士顿 Troy Bell 特罗伊-贝尔
17. 菲尼克斯 Zarko Cabarkapa 扎克-扎巴卡帕
18. 新奥尔良 David West 戴维-维斯特
19. 犹它 Aleksandar Pavlovic 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
20. 波士顿 Dahntay Jones 邓台-琼斯
21. 亚特兰大 Boris Diaw 伯瑞斯-迪奥
22. 新泽西 Zoran Planinic 佐伦-普拉尼尼奇
23. 波特兰 Travis Outlaw 切维斯-奥特罗
24. 洛杉矶湖人 Brian Cook 布赖恩-库克
25. 底特律 Carlos Delfino 卡洛斯-德尔菲诺
26. 明尼苏达 Ndudi Ebi 印第-阿比
27. 曼菲斯 Kendrick Perkins 坎德里克-帕金斯
28. 圣安东尼奥 Leandrinho Barbosa 里安德罗-巴博萨
29. 达拉斯 Josh Howard 乔什-霍华德
2004第一轮 -
1.金州 Joe Smith 乔-史密斯
2. 洛杉矶快艇 Antonio McDyess 安东尼奥-迈克戴斯
3. 费城 Jerry Stackhouse 杰里-斯塔克豪斯
4. 华盛顿 Rasheed Wallace 拉希德-华莱士
5. 明尼苏达 Kevin Garnett 凯文-加内特
6. 温哥华 Bryant Reeves 布莱恩-里福斯
7. 多伦多 Damon Stoudamire 德蒙-斯塔德迈尔
8. 波特兰 Shawn Respert
9. 新泽西 Ed O'Bannon
10. 迈阿密 Kurt Thomas 科特-托马斯
11. 米尔沃基 Gary Trent 加里-特伦特
12. 达拉斯 Cherokee Parks 切洛基-帕克斯
13. 萨克拉门托 Corliss Williamson 科里斯-威廉姆森
14. 波士顿 Eric Williams 埃里克-威廉姆斯
15. 丹佛 Brent Barry 布伦特-巴里
16. 亚特兰大 Alan Henderson 阿兰-安德森
17. 克里弗兰 Bob Sura 鲍勃-苏拉
18. 底特律 Theo Ratliff 西奥-拉特里夫
19. 底特律 Randolph Childress
20. 芝加哥 Jason Caffey 贾森-卡菲
21. 菲尼克斯 Michael Finley 迈克尔-芬利
22. 夏洛特 George Zidek
23. 印第安纳 Travis Best 切维斯-贝斯特
24. 达拉斯 Loren Meyer
25. 奥兰多 David Vaughn
26. 西雅图 Sherell Ford
27. 菲尼克斯 Mario Bennett
28. 犹它 Greg Ostertag 格雷格-奥斯特塔格
29. 圣安东尼奥 Cory Alexander - 第二轮 -
30. 底特律 Lou Roe 31. 芝加哥 Dragan Tarlac
32. 华盛顿 Terrence Rencher
33. 波士顿 Junior Burrough
34. 金州 Andrew DeClercq 安德鲁-德克勒克
35. 多伦多 Jimmy King
36. 温哥华 Lawrence Moten
37. 洛杉矶湖人 Frankie King
38. 米尔沃基 Rashard Griffith
39. 克里弗兰 Donny Marshall 唐尼-马歇尔
40. 金州 Dwayne Whitfield
41. 休斯敦 Erik Meek
42. 亚特兰大 Donnie Boyce
43. 米尔沃基 Eric Snow 埃里克-斯诺
44. 丹佛 Anthony Pelle
45. 亚特兰大 Troy Brown
46. 迈阿密 George Banks
47. 萨克拉门托 Tyus Edney
48. 明尼苏达 Mark Davis
49. 明尼苏达 Jerome Allen
50. 金州 Martin Lewis
51. 萨克拉门托 Dejan Bodiroga 德简-波蒂洛加
52. 印第安纳 Fred Hoiberg 弗雷德-霍伊博格
53. 洛杉矶快艇 Constantin Popa
54. 西雅图 Eurelijus Zukauskas
55. 金州 Michael McDonald
56. 菲尼克斯 Chris Carr
57. 亚特兰大 Cuonzo Martin
58. 底特律 Don Reid
2005第一轮*
1 密尔沃基雄鹿 Andrew Bogut 安德鲁·博古特
2 亚特兰大老鹰 Marvin Williams 马文·威廉姆斯
3 犹他爵士 Deron Williams 德隆·威廉姆斯
4 新奥尔良黄蜂 Chris Paul 克里斯·保罗
5 夏洛特山猫 Raymond Felton 雷曼·菲尔顿
6 波特兰开拓者 Martell Webster 马泰尔·韦博斯特
7 多伦多猛龙 Charlie Villanueva 查理·维拉诺瓦
8 纽约尼克斯 Channing Frye 钱宁·福莱
9 金州勇士 Ike Diogu,埃克·迪奥古
10 洛杉矶湖人 Andrew Bynum,安德鲁·拜纳姆
11 奥兰多魔术 Fran Vazquez,福朗·瓦斯克兹
12 洛山矶快艇 Yaroslav Korolev,雅洛斯拉瓦·科洛列夫
13 夏洛特山猫 Sean May,肖恩·梅
14 明尼苏达森林狼 Rashad McCants,拉沙德·迈康斯
15 新泽西篮网 Antoine Wright,安托万·奈特
16 多伦多猛龙 Joey Graham,乔伊·格拉汉姆
17 印第安纳步行者 Danny Granger,丹尼·格兰杰
18 波士顿凯尔特人 Gerald Green,杰拉德·格林
19 孟菲斯灰熊 Hakim Warrick,哈基姆·瓦里克
20 丹佛掘金 Julius Hodge,朱利叶斯·霍吉
21 菲尼克斯太阳转至纽约 Nate Robinson,内特·罗宾逊
22 丹佛掘金转会至波特兰 Jarrett Jack,加瑞特·杰克
23 萨克拉门托国王 Francisco Garcia,弗朗西斯科·加西亚
24 休斯顿火箭 Luther Head,路瑟·海德
25 西雅图超音速 Johan Petro,乔汉·帕德罗
26 底特律活塞 Jason Maxiell,杰森·马克希尔
27 波特兰开拓者转会至西雅图 Linus Kleiza,利纳斯·克雷萨
28 圣安东尼奥马刺 Ian Mahinmi,依昂·马辛米
29 迈阿密热火 Wayne Simien,韦恩·西曼
30 纽约尼克斯 David Lee,大卫·李
2006年选秀名单:第一轮
1、多伦多猛龙,安德雷亚·巴尔格纳尼(意大利)
2、芝加哥公牛,拉玛库斯·阿尔德里奇(得克萨斯大学)
3、夏洛特山猫,亚当·莫里森(贡萨贾大学)
4、波特兰开拓者,泰伦斯·托马斯(波特兰开拓者)
5、亚特兰大老鹰,谢尔顿·威廉姆斯(杜克大学)
6、明尼苏达森林狼,布兰顿·罗伊(华盛顿大学)
7、波特兰开拓者,兰迪·弗耶(维拉诺瓦大学)
8、休斯顿火箭,鲁迪·盖(康涅狄格大学)
9、金州勇士,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布拉德利大学)
10、西雅图超音速,萨尔·塞内(塞内加尔)
11、奥兰多魔术,JJ·雷迪克(杜克大学)
12、新奥尔良黄蜂,希尔顿·阿姆斯特朗(康涅狄格大学)
13、费城76人,萨波·索夫洛萨(瑞士)
14、犹他爵士,罗尼·布鲁尔(阿肯色大学)
15、新奥尔良黄蜂,塞德里奇·西蒙斯(N.C州立大学)
16、芝加哥公牛,罗德尼·康尼(孟菲斯大学)
17、印第安纳步行者,肖恩·威廉姆斯(孟菲斯大学)
18、华盛顿奇才,奥勒克斯西·佩切罗夫(乌克兰)
19、萨克拉门托国王,昆西·达比(鲁特格斯大学)
20、纽约尼克斯,雷纳尔多·巴尔克曼(南卡大学)
21、菲尼克斯太阳,拉简·朗多(肯塔基大学)
22、新泽西网队,马尔库斯·威廉姆斯(康涅狄格大学)
23、新泽西网队,乔什·布恩(康涅狄格大学)
24、孟菲斯灰熊,凯勒·洛利(维拉诺瓦大学)
25、克里夫兰骑士,肖诺恩·布朗(密歇根州立大学)
26、洛杉矶湖人,乔丹·法玛尔(UCLA大学)
27、菲尼克斯太阳,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西班牙)
28、达拉斯小牛,马里斯·阿格尔(密歇根州立大学)
29、纽约尼克斯,马尔迪·科林斯(坦普尔大学)
30、波特兰开拓者,乔尔·弗雷兰德(英格兰)
2007
1 开拓者 奥登
2 超音速 杜兰特
3 鹰队 AI哈福德
4 灰熊 康利
5 凯尔特人 杰夫.格林
6 雄鹿 易建联
7 森林狼 布鲁尔
8 山猫 怀特
9 公牛 诺阿
10 国王 霍伊斯
11 鹰队 艾斯·劳
12 76人 塞迪斯·杨
13 黄蜂 赖特
14 快船 艾尔·桑顿
15 活塞 斯塔基
16 奇才 尼克·杨
17 网队 西恩·威廉姆斯
18 勇士 马克·贝里内利
19 湖人 科里坦顿
20 热队 贾森·史密斯
21 76人 库克
22 山猫 贾雷德·杜德利
23 尼克斯 钱德勒
24 太阳 费尔南德斯
25 爵士 阿尔蒙德
26 火箭 布鲁克斯
27 活塞 阿尔法诺
28 马刺 斯普利特
29 太阳 阿兰多-塔克
30 76人 卡波宁
*第二轮*
31 超音速 兰德里
32 凯尔特人 普鲁特
33 马刺 马库斯·威廉姆斯
34 小牛 法则卡斯
35 超音速 格伦·戴维斯
36 勇士 戴维森
37 开拓者 麦克罗伯特茨
38 76人 凡森科
39 魔术 巴拉克
40 湖人 孙悦
41 森林狼 理查德
42 开拓者 拜亚斯
43 黄蜂 哈鲁斯卡
44 魔术 特里
45 快船 贾雷德·乔丹
46 勇士 莱斯米
47 奇才 麦克加雷
48 湖人 马克·加索尔
49 公牛 格雷
50 小牛 雷纳尔达斯
51 公牛 库里
52 开拓者 格林
53 开拓者 尼古拉斯
54 火箭(魔术) 纽利
55 爵士 赫伯特·希尔
56 雄鹿 雷蒙
57 活塞 麦加
58 马刺 普林德利斯
59 太阳 斯霍巴里
60 小牛 拉科维奇
2008
第一轮
1 公牛 罗斯
2 热队 比斯利
3 森林狼 梅奥
4 超音速 维斯布鲁克
5 灰熊 勒夫
6 尼克斯 加里纳里
7 快船 埃里克-戈登
8 雄鹿 亚历山大
9 山猫 奥古斯丁
10 网队 布鲁克-洛佩兹
11 步行者 贝勒斯
12 国王 汤普森
13 开拓者 拉什
14 勇士 兰多夫
15 太阳(从鹰队交易) 罗宾-洛佩兹
16 76人 马里斯-斯贝茨
17 猛龙 罗伊-希伯特
18 奇才 贾维尔-麦基
19 骑士 JJ-希克森
20 掘金 阿金扎
21 网队(从小牛交易) 莱安-安德森
22 魔术 康特尼-李
23 爵士 科斯塔-考弗斯
24 超音速(从太阳交易) 以巴卡
25 火箭 巴图姆
26 马刺 乔治-希尔
27 黄蜂 亚瑟
28 灰熊(从湖人交易) 丹特-格林
29 活塞 怀特
30 凯尔特人 吉登斯
第二轮
31森林狼(热火) 尼科拉-佩科维奇
32超音速 沃尔特-夏普(交易去活塞)
33开拓者(灰熊) 乔伊-多西(交易去火箭)
34森林狼 马里奥-查莫斯(交易去热火)
35快船 德安德鲁-乔丹
36开拓者(尼克斯) 欧米尔-阿西克
37雄鹿 卢克-理查德-巴莫特
38山猫 凯尔-维弗尔
39公牛 索尼-维姆斯(交易去掘金)
40篮网 克里斯-道格拉斯-罗伯茨
41步行者 内森-杰瓦伊
42国王(老鹰) 希恩-辛格尔特里
43国王 帕特里克-尤因
44爵士(76人) 安特-托米奇
45马刺(猛龙) 戈兰-德拉吉克(交易去太阳)
46超音速(开拓者) 特伦特-普莱斯特德(交易去活塞)
47奇才 比尔-沃克(交易去凯尔特人)
48太阳(骑士) 马里克-海尔斯顿(交易去马刺)
49勇士 理查德-亨德里克斯
50超音速(掘金) 戴文-哈丁
51小牛 肖恩-福斯特
52热火(魔术) 达内尔-杰克逊(交易去骑士)
53爵士 塔迪加-德拉吉切维奇
54火箭 马尔蒂-勒内
55开拓者(太阳) 麦克-泰勒(交易去快船)
56超音速(黄蜂 萨沙-考恩(交易去骑士)
57马刺 詹姆斯-吉斯特
58湖人 乔-克劳福德
59活塞 德隆-华盛顿
60凯尔特人 赛米-埃尔登
--1--
1874年1月25日,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二楼的一间产房里,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个皮肤白皙,头发金黄,有着棕色大眼睛的男宝宝就是之后享誉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为了扩充军力,法国政府立法强迫在法国出生的外国男孩加入法国国籍,以便将来对其征兵。
为了逃避这条法律,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在使馆二楼设立了一间产房,让那些大法官、和与法庭有直接关系的人的太太在英国领土上生孩子。
毛姆的父亲罗伯特.奥蒙德.毛姆是声名显赫的律师,是英国大使馆的半官方法律顾问,自然享受这一特殊待遇。
毛姆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前面的三个哥哥都被送到英国读书,只有过节才回来。所以毛姆从出生就过着被娇纵溺爱的独子生活。
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心爱的母亲完全属于他一个人,身边有照顾他的法国女佣,香榭丽舍大道是他童年的游乐场,这样的生活要多嗨皮,就有多嗨皮!
然而,快乐止于1882年1月31日。
这一天, 8岁的毛姆失去了他深爱的母亲,41岁的伊迪斯患肺结核过逝,这成了他一生镂心刻骨的伤疼,直到垂垂老矣,都让他难以释怀。
毛姆一辈子都将母亲的照片放在床头,还有她的一缕长发,成了他一生最珍贵的两份财产。
《人性的枷锁》开篇第一章毛姆打开记忆的闸门,追溯了他无法接受失去母亲的痛苦:
当他走进死去的母亲的房间,打开衣柜,用幼小的双臂拥抱母亲穿过的衣服,嗅着那上面尚存的温馨气息,感觉母亲并未走远,仿佛她的吻还在唇边。
书中关于菲利普童年细致入微的描写,基于毛姆真实的经历。
或许上天嫉妒他之前太幸福,两年后,上帝将他的父亲也带去了天堂。
10岁的毛姆成了孤儿。
他被牧师叔叔收养,像一叶扁舟漂洋过海来到了陌生的英国。
没有了父母,溺爱、欢乐、温暖、奢华的生活都成了过去式。
之后的童年,再无晴天,像雨打浮萍,孤苦无依。
母亲生前常陪毛姆喝下午茶,带他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那时,他是一个开朗自信的小男孩,常给客人们背诵诗歌,表演节目。
与巴黎生活天壤之别,黑马厩镇叔叔家的生活单调无趣。
因为缺少爱,毛姆变得孤僻、自卑,甚至患上了口吃的毛病。这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耻辱。
毛姆童年的不幸,大多要归咎于自私的叔叔。
在叔叔家,他每个星期可以吃到一枚鸡蛋上切下来的一小片蛋尖,剩下的则由叔叔独自享用。
来到英国九个月后,叔叔把毛姆送到了坎特伯雷国王学校,任侄子在寄宿学校里自生自灭。毛姆在同学们的嘲笑与奚落中坚强成长,虽不快乐,可幸好有书籍为伴。
他在孤独中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为他筑起了一个避难所,他在阅读中舔舐伤口,独自消化对母亲的思念。
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对毛姆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他的性取向埋下了伏笔。
多年后他和朋友在俱乐部吃饭,他指着一个正用餐的体面绅士说:“我在国王学校时和那个人上过床。”
--2—
1890年,16岁的毛姆离开了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成绩优异的他放弃了读剑桥大学的机会,远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开启了留学生涯。
毛姆天资聪慧,然而他的成功靠的却是后天的勤奋与努力。
除了日常课业,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写作。在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时就曾获得奖学金和穿黑色短礼服的特权。
俗话说:自古牛人皆自律。
毛姆不但自律,还是一个自学狂。
他精通多国语言,阅读量惊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宗教哲学、小说散文,无不涉猎。
“人类存在的原因未知,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来世不存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理论,给了毛姆极大的启发。
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的他,不再信奉宗教。
留学期间,毛姆认识了貌似才华横溢,实则装腔作势的男人布鲁克斯,并把处男之身献给了他。
蒋勋先生曾经说过,他会把身边讨厌的人写进小说里,然后找各种理由原谅他。毛姆亦是如此,可要刻薄许多。《人性枷锁》里肤浅造作的海沃德,原型就是布鲁克斯。
所以,千万不要得罪会写小说的人,因为他会添油加醋把你写进小说里。
很快,毛姆看透了布鲁克斯,把他当成废物从心中摒弃。
哲学不能烤面包,谈梦想请先吃饱饭,
有人说,优秀的人从不给自己留后路,这话对,但不绝对。
毛姆就是一个既会给自己留后路,又会全力以赴的人。
这或许和他童年的不安全感有关。
在德国呆了一年多的毛姆重新回到英国。1892年,18岁的毛姆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攻读医学。尽管他对医学兴趣不大,五年制的学期又太漫长,但毕业时毛姆还是同时拿到了内、外两科的行医执照,还有妇产科医师提供的职位。
毛姆就是这么牛叉!
五年间他从未放弃过写作。
他说:“我写作是因为忍不住。”
他还说:“不读书,就像我不抽烟那样难受。”
他把日程排得满满的,不愿虚度每一寸光阴。
毛姆不光阅读量惊人,阅读速度也让人叹为观之。他可以短时间内通读莎士比亚、易卜生、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等许多名家经典作品,并抄写熟记部分内容。
福楼拜曾经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想说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他的句子只有一句。”
毛姆受福楼拜的影响深远,简单贯穿了他一生写作的脉络。
在创作初期,他还特别崇拜莫泊桑。
众所周知,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写得精妙绝伦,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作品设计巧妙,叙事清晰,有很强的现实主义意义。
毛姆的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就是模仿莫泊桑的写作风格。当时毛姆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既要完成专业课考试,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
有人会觉得毛姆这样的生活简直太乏味了吧?
大写的NO!
毛姆的一生与乏味无缘,绚丽的情感生活是他快乐的兴奋剂。他这样描述自己:“我几乎不停地恋爱,从15岁到50岁。”
毛姆第一次和女人上床就是在医学院时,他去斯特兰德大街招妓,结果毫无悬念,染上了淋病,不得不偷偷去看医生。不过,他还是很高兴,原来他功能“正常”。
20岁时,毛姆就清楚自己是个双性恋者,他尽量说服自己:“我四分之三正常,只有四分之一是同性恋。”可事实正好相反。
1895年4月奥斯卡.王尔德因鸡奸罚被判劳役两年。
这个案子使毛姆更加坚定了保护隐私的决心,并对自己同性恋的秘密讳莫如深。
但这并未妨碍毛姆表达自己旺盛的性欲,他行为谨慎,文人的含蓄疏离给他披了一层很好保护色。
--3—
1897年9 月,《兰贝斯的丽莎》一经出版,便收获了大量关注。同年10月毛姆从医学院毕业,第一本书的成功使他决定弃医从文。
然而,《兰贝斯的丽莎》只给毛姆赚到了二十英镑的版税。
他像大多以写作为生的人一样,初期不得不与贫穷抗争。
一次,毛姆参加文学沙龙,他发现身边坐着一个年迈的的公爵。
“你喜欢雪茄吗?”公爵一边问他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雪茄盒。
“我很喜欢。”几乎买不起雪茄的毛姆说。
“我也很喜欢。”公爵挑出一根雪茄,仔细端详着,说,“赴晚宴时我总是会自带雪茄。说着,他“啪”一声关上盒子,把雪茄又揣回兜里,“我建议你也这么做。”
贫穷带来的屈辱感深深刺痛了毛姆。
一心想要扬名立万的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创作力井喷式的爆发。他可以在八个月内写完一本游记、四个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
要知道,这可是纯手写呀!
“我天生富有洞察力,拥有写对话的诀窍……写作对我来说像呼吸一样自然。”
可是毛姆没有想到,真正的成功还要等上九年。
最终使他名利双收的也不是小说,而是戏剧。
这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是钢铁般的意志让他挺了过来。
1907年10月26日,喜剧《弗雷德里克夫人》被搬上舞台,毛姆一夜成名,被冠以英格兰剧作家的称号。
“我的成功是壮观的、始料不及。”毛姆这样回忆道。
他终于不用为钱发愁了,不用为钱和情敌争风吃醋了。
有许多时髦的女主人追逐他,还有许多他喜欢的帅哥满足他的欲望。
毛姆成了票房保障,几乎写一部火一部,他成了与和萧伯纳齐名的大人物。
然而,成功并没有改变毛姆,他仍然勤奋、仍然自律、一个月写一部戏对毛姆来说很轻松。
十年磨一剑,让他对成就的本质看得很清楚。
改变最大的是毛姆成了大富翁。
有才有颜还有钱,必然会招来嫉妒。尤其毛姆喜欢将身边的人写进书里。有人将他告诉上法庭,有人说他剽窃……
毛姆可不是好惹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有一次,怪人克劳利因为毛姆把他写进了《魔法师》,列了一个单子说毛姆剽窃,这个做法让毛姆厌恶不已。
毛姆的朋友凯利曾给克劳利画过一张像,他建议凯里把这张画像送给皇家艺术学院,并在上面注上标题:“婊子养的”。
……
毛姆的毒舌可见一斑。
其实,他的叔叔、婶婶、哥哥、还有他爱的男人和女人们,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高更等许多名人都可以在他的小说里寻到踪影。
连丘吉尔都和他签订君子协议:“如里你保证永远不取笑我,我也保证永远不取笑你。”
这个丘吉尔就是日后的英国首相。
当时丘吉尔任内阁大臣,有一天深夜大家在斯托克庄园喝酒聊天,毛姆突然插了一句话,吓了丘吉尔一跳:一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正从作家的角度满嘴胡说。
丘吉尔立刻默了声,大家放声大笑。
--4—
毛姆从来没有写过王尔德,这个主题太危险。
王尔德公开宣称,任何人都无权谴责他人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的路,去他想去的地方,按照他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
毛姆十分认同。
这话放到今天,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当时的英国同性恋并不合法。
王尔德同性恋曝光后,名利尽失,出狱没几年就死了。
男人对男人的爱是“没法说出口的爱。”
毛姆对王尔德的社会圈子很感兴趣,比如王尔德的第一任男情人,和王尔德交往过的女人,还有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
当年王尔德正是因为与昆斯贝理侯爵的儿子道格拉斯相恋,被侯爵公然揭穿了同性恋的身份,锒铛入狱。
毛姆尽可能在这些人的身上了解死去的王而德。
他和王尔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毛姆要幸运得多。他巧妙的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毛姆一生从不缺少男性情人,但他真正爱过很多年的女人只有一个,她的名字叫埃塞尔温.西尔维娅.琼斯,大家都叫她苏。
这个金发碧眼,散发母性光辉的姑娘,可把毛姆迷住了。
两人第一次发生关系后,苏问毛姆:“你觉得这段关系能持续多久?”
毛姆玩笑的说:“六个星期。”
可事实持续了八年。
1913年12月,毛姆向苏求婚被拒,两周后,苏嫁给了伯爵之子。
失去苏,毛姆备受打击。他把她写进了《寻欢作乐》里,那个栩栩如生的罗西,原型就是苏。
不久,毛姆邂逅了西里尔。
这次艳遇是毁灭性的。
西里尔是有夫之妇,正和丈夫分居,毛姆只是她众多情人中的一个。也是她最满意的一个。
毛姆富有、时髦、又是单身一枚,他成了西里尔眼有的猎物。直到西里尔想方设法怀上了他的孩子,毛姆才意识到中了这个女人的圈套。
1917年5月26日,女儿丽莎两岁,毛姆被迫娶了西里尔。
无爱的婚姻简直是场灾难。
西里尔市侩、虚荣、爱钱如命,她曾把毛姆从中国买给她的翡翠项链偷偷卖掉,又向保险公司索赔。
更奇葩的是,她把家里当作展览厅,出售毛姆用过的家具。毛姆常常发现前一天坐过的沙发不见了,用过的桌子也不见了。
他们不停的争吵,和西里尔上床毛姆需要充分调动想象力,有一阶段他甚至想要自杀。
这场纠缠维持了十二年,离婚时西里尔狠狠敲了毛姆一笔。
“她把我的生活变成了十足的地狱……她不停从我要钱,她的嘴像妓院的门一样敞开着。”
瞧瞧,人家毛姆连骂人都比喻得这么恰当!
牛掰呀!
精彩远不止这些。
毛姆还曾与俄国的亚历山德拉.克鲁泡特金公主有过短暂的恋情。连哥哥都惊讶他居然把一个真正的公主弄上了床。
--5—
毛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8月,第一次大战打响,毛姆向红十字会申请做一名志愿者奔赴前线。
他爱国,爱冒险,不爱墨守成规。
战争是残酷的,毛姆抬着担架,穿梭在炮火连天的战场,看死尸堆成小山,看伤兵哭喊震天。
也是在这场战争中,他和来自美国红十字会的志愿者,22岁的帅哥杰拉德.哈克斯顿一见钟情。
哈克斯顿以秘书的身份陪伴了毛姆三十年。
毛姆离婚后,两人定居在法国玛莱斯科别墅。
玛菜斯科别墅位置绝佳,面朝大海,背对阿尔卑斯山,西边是尼斯和戛纳,东边是意大利的里维埃拉,美得不可方物,你能想到的所有奢华都在这里。
关于毛姆一生最深爱的这个男人,外界褒贬不一。
有人说,杰拉德长着一张不知检点的脸。
还有人说他是个骗子。
杰拉德时常充当皮条客,给毛姆介绍年青美貌的男子,他自己在外面也风流不断。
而毛姆在和杰拉德相恋时,暗地里又和英国18岁的男孩艾伦搞在一起。
这个艾伦,就是后来搞得毛姆和女儿决裂的那个小人。
这是后话。
总之,毛姆和杰拉德的关系令人难以琢磨,爱得复杂。
再说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迫切希望从事与战争有关的工作。于是他受雇英国情报局,当起了间谍。
别看毛姆是个业余间谍,却是一群职业间谍的头目。
他以作家身份作掩护到中立国瑞士,收集德国发过来的情报。
1917年8月,毛姆又被派到俄国,游说当时的总理克伦斯坚持做战。毛姆第一次见克伦斯就觉得他不值得协约国的支持:“他看起来很不健康,像个筋疲力尽的男人。”
正如毛姆所料,这次行动失败了。
但毛姆的表现,还是受到了英国当局的高度肯定。
后来,毛姆根据这段经历创作了《英国特工阿申登》。
虽然这本书大受读者欢迎,但评论界并不待见它。《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这是萨默塞特.毛姆'挂二档'写出的样品。”
有趣的是,这本间谍小说被英国军情处当作了工作手册。还启发了苏联军情部门对英国间谍小说的研究。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毛姆这个间谍又当起了英国宣传员。这期间他通过催眠治疗,在公众场合讲话已经完全不结巴了。
毛姆利用自己在法国和美国的影响力四处演讲、写文章,上广播节目,接受访谈,目的只有一个:帮英国拉同盟。
战争结束不久,毛姆又致力于慈善。
他设立了“毛姆文学奖”,资助文学创作者旅行。还为国家大剧院筹建出钱出力,1951年,他一次性捐出了80幅藏画。
意外的是,毛姆还为母校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捐款建图书馆、修网球场、盖楼,还捐赠了大量的书籍和家具,并要求死要葬在这里。
要知道,当年毛姆在国王学校读书时,过得并不愉快。
看来,时间能冲一切,伤口终会愈合。
功成名就的毛姆,还经常去给叔叔婶婶扫墓。
--6—
毛姆有旅行癖。
咱们旅行花钱,人家毛姆旅行挣钱。
……欸,别误会,毛姆当过医生、当过作家,做过间谍,可没做过导游!
他曾在给一个年轻学生的信中说:“作家不能等经历来找他,他必须出去找经历。”
毛姆是个现实主义者,他的想象力要以事实为基础。
所以,他热衷在旅行中找灵感,积累素材。
每到一处毛姆至少写一本书,有时候写个三五本都不成问题。
好吧,人家毛姆不但牛叉、牛掰、还牛出了天界!
1916年,毛姆和男秘杰拉德去了法国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据说15年前身患淋毒的高更死在这里。
高更为了感谢当时照顾他的一个农民,在三扇玻璃门上画了画。毛姆找到这个农民,可惜,其中两扇玻璃门已经破损,只剩一扇保存尚好。
毛姆立刻提出要买下这扇门,主人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只要价钱够换扇新门就行。
就这样,毛姆仅花了二百法郎就买下了大画家高更的画。
高更的画现今价值几亿美元,真想为那个土著人的无知流泪!
后来,毛姆取材高更创作了《月亮与六便士》。
南太平洋的这次旅行,毛姆还创作出了短篇小说集《一片树叶的颤动》。
1919年,毛姆到访中国写出了三部作品:《苏伊士之东》、《面纱》、《在中国的屏风上》。
毛姆对中国很有好感,他说,“北京是世界上安度余生最惬意的城市之一。”
中国之行,著名学者辜鸿铭给毛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家说着一口流行的英语,在牛津和剑桥读过书,做过晚清大臣张之洞的秘书。
当毛姆热情谈到中西关系时,辜鸿铭大声训斥道:“你们将你们邪恶的发明强加给我们,可是你们知道我们是一个对机械有天赋的民族吗?当黄种人也可以制造出同样精良的枪炮并迎面向你们开火时,你们白种人还剩下什么优势呢?”
毛姆把老先生的慷慨陈词记在了本子上,后来原封不动用在了《苏伊士之东》的李泰成身上。
为辜鸿铭点赞,有骨气!
隔年,毛姆又去了新加坡、曼谷、文莱……他走到哪儿故事就写到哪儿,一生携情人足迹遍布了半个地球。
--7—
毛姆一生风花雪月,可只有丽莎一个女儿,还是被西里尔暗算生下的。
十分富有的毛姆很疼爱这个女儿,他给丽莎买车买房,还资助四个外孙。他本打算死后把全部财产都留给丽莎,可是架不住情人的枕边风。
毛姆70岁时,情人杰拉德病逝,毛姆痛彻心扉。
30年间,毛姆对小自己16岁的杰拉德宠爱有加,送他豪车、游艇,设立信托基金让杰拉德后半生衣食无忧。
毛姆对情人那叫一个慷慨啊!
杰拉德死后艾伦成功上位。
这时,34岁的艾伦早没了当年秀气的外表,变成了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大叔。尽管如此,毛姆还是很愿意艾伦陪在身边。
毛姆有个侄子叫罗宾,也是同性恋。
毛姆对这个侄子视如己出,资助他完成学业,也为他设立了信托基金。罗宾一心想成为作家,毛姆虽然觉得他没有天赋,还是尽力在文坛帮他一把。
可惜罗宾太不争气,他酗酒、乱花钱、品行不端,在毛姆死后不久就开始兜售叔叔的隐私,告诉全世界毛姆是同性恋。
罗宾和艾伦的关系十分要好。
正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艾伦单纯可爱的嘴脸全是装出来的,他伪善的面孔下隐藏着篡夺毛姆财产的野心。
可叹,毛姆一生阅人无数,老年竟遭艾伦算计。
尽管毛姆对艾伦的感情没有杰拉德炙热,但却同样慷慨。
毛姆给艾伦的赠予,足够他这辈子挥霍的了。
既便如此,艾伦仍不满意。
玛莱斯科别墅里有九件藏画是毛姆以女儿的名字购买的,其中,还有毕加索的一幅画。
事实上,这时的毛姆已经立好遗嘱,将所有的钱和别墅里的东西,还有版权,都留给女儿和四个外孙。
毛姆常在女儿来访时谈论他的遗嘱,并将巨额遗产的细节交代得清清楚楚,“我想让你知道你将非常富有,”他告诉丽莎:“你将是一个极其有钱的女人。”
可见丽莎在毛姆心中的地位。
1960年,由于担心被盗,毛姆决定将所有藏画进行拍卖,包括高更画在门玻璃上的那幅画。
艾伦借机,挑拨离间,说丽莎只对毛姆的钱感兴趣,并抓住毛姆对前妻的怨恨,让毛姆相信丽莎并非他亲生女儿。
随后,又想方设法阻止丽莎和父亲见面,并威胁丽莎让她放弃卖画的钱。
年近90岁的毛姆,头脑已经昏聩,他被艾伦操控了,这直接导致了丽莎和父亲对簿公堂。
最后,丽莎只得到了那九幅画50%的拍卖款,和玛莱斯科别墅的所有权。
1965年12月16日凌晨,毛姆病世。
艾伦如愿以偿成了大富翁。
但是,伟大的毛姆还是留了一手,鉴于自己的遗产巨大,艾伦根本花不完。
所以,毛姆在遗嘱中注明艾伦死后剩下的钱都捐给伦敦皇家基金,用来救济贫困作家。
哈哈……毛姆不愧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
他的一生远比故事精彩多了。
森林沐雨
2018.09.02
本文参考书目:
安徽文艺出版社 赵文伟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叶尊 译
时代文艺出版社 苏福忠译
重庆出版社 阮景林 译
《人月神话》([美]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密码:ynl9
书名:人月神话
作者:[美]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3-1
页数:336
内容简介:20余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巨作,软件工程领域的圣经宝典!IBM大型电脑之父Fred Brooks20余年开发经验的汇集,远谋深虑,字字珠玑!技术之巧与人文之美的完美结合!纯正原版影印,真正理解大师的睿智思维,再无译文之歧义困扰!更收录包括《No Silver Bullet》(没有银弹)在内的最新四篇经典论文!
作者简介: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Frederick P. Brooks, Jr.)是北卡罗莱纳大学Kenan-Flagler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他曾荣获图灵奖,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称赞他“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布鲁克斯被认为是IBM 360系统之父,他曾担任360系统的项目经理、360操作系统项目设计阶段的经理。因在这两个项目中的杰出贡献,布鲁克斯和Bob Evans、Erich Bloch在1985年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奖(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布鲁克斯早期还曾担任IBM公司Stretch和Harvest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设计师。布鲁克斯创立了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在1964-1984年期间担任系主任。他还曾任职于美国国家科技局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他目前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分子模型绘图和虚拟环境设计。
UMLChina翻译组的成员汪颖(Adams Wang)翻译了这本《人月神话》。UMLChina是中文世界访问量最大的软件工程网站。译者汪颖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从事软件开发以及流程改进方面的工作。
1、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任期间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2、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首任总统,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他在两届的任期中多有创举,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第三个任期,1799年12月14日在弗农山庄逝世。
3、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简称比尔或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微软公司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
4、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企业家,拥有众多知名重要的发明专利超过2000项,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
5、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国人,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黑人民权运动领袖。2006年12月,马丁·路德·金被美国杂志《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8名。
以下对美国文学阶段的划分认可了许多文学史学家赋予独立战争(1775—1781)、南北战争(1861—1865)、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的重要性。在这些粗略的划分下列举了一些被更广泛应用的术语,以区分美国文学的时期和其中的细分时期。必须注意的是,这些术语种类繁多;它们可能代表一段时间、一种政治组织形式、一种显著的文化或想象模式,或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学形式。
1607—1775年。从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经常被称为殖民地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是宗教性、实用性或历史性的。17世纪以一些殖民地的创建和早期历史为写作题材的期刊和叙事作家中著名的有威廉·布雷德福、约翰·温思罗普和神学家科顿·马瑟。接下去一个世纪中,乔纳森·爱德华兹是主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则是早期美国写作清晰易懂且极具说服力的散文大师。直到1937年爱德华·泰勒的手稿首次出版,他才被发现是一位具有英国虔诚的诗人赫伯特和克拉肖玄学派风格的出色的宗教诗人。安·布拉兹特里特是采用世俗、家庭和宗教主题的殖民地时期的主要诗人。
1773年菲利斯·惠特利——当时他还是一个出生于非洲的19岁奴隶——出版的《论各种主题的诗歌》,宣告了一大批杰出黑人作家(或者用一个后来更易为人接受的称谓,非裔美国作家)的产生,但直到最近他们仍被忽视。美国的非洲文化传统十分复杂,种类繁多——既是西方的又是非洲的,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奴隶的又有自由人的,既是犹太基督教的又是异教徒的,既有种植园的又有城市的,既是主张取消种族隔离的又是黑人民族主义的——这种文化传统产生了张力和融合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高度创新和极具特色的文学,以及被视为美国对西方音乐传统重要贡献的音乐形式。参阅:J.桑德斯·雷丁所著的《造出黑肤色诗人》(1939,1986年再版);小休斯顿·A.贝克所著的《美国黑人文学》(1971);伯纳德·W.贝尔所著的《美国黑人小说和它的传统》(1987);小亨利·L.盖茨所著的《黑人形象》(1987)及其主编的《黑人文学与文学理论》(1984);小亨利·L.盖茨、内利·Y.麦凯等人合编的《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1997)。
1765年印花税法和1790年之间的这一阶段有时被区分为独立战争时期。这是托马斯·潘恩颇具影响的革命宣传短文的时代;是托马斯·杰斐逊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和《独立宣言》以及其他许多作品的时代;是《联邦党人文集》(那些最知名的文章是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詹姆斯·麦迪逊撰写的)支持宪法的时代;是菲利普·弗瑞诺和乔尔·巴洛创作爱国讽刺诗歌的时代。
1775—1865年。1775—1828年被称为早期民族文学时期,它以1828年杰克逊民主的获胜为结束,标志着富有想象力的民族文学的出现,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首部美国舞台喜剧[罗耶尔·泰勒的《对比》(1787)],最早的美国小说[威廉·希尔·布朗的《同情的力量》(1789)]和1815年创办的第一家长盛不衰的美国杂志《北美评论》。华盛顿·欧文的散文和故事获得了国际声誉;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写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神秘和恐怖的哥特小说;美国第一位重要小说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成功地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威廉·卡伦·布赖恩特和埃德加·爱伦·坡写出了相对独立于其英国前辈的诗歌。1760年出版了一大批奴隶故事和自传中的首批作品,作者是逃跑的或获得自由的非裔美国奴隶,这些作品大都出版于1830—1865年间,其中包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平与时代》(1845)和哈丽特·雅各布斯的《一个女奴的生平事件》(1861)。
1828—1865年,从杰克逊时代至美国内战这一阶段常被视为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参见: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标志着独特的美国文学时代完全来临。这一时期有时也叫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名称来自F. O.麦西森颇有影响的同名著作(1941),该书评介了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亨利·戴维·梭罗、埃德加·爱伦·坡、赫尔曼·梅尔维尔和纳撒尼尔·霍桑(也可参见:象征主义);这一阶段有时也被称为超验主义时期,以爱默生为中心,始于在新英格兰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和文学运动之后(参见:超验主义)。在除戏剧外的所有文学体裁中,这一时期的作家们所创作的作品的原创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都是后世美国文学所无法超越的。爱默生、梭罗和早期女性主义者玛格丽特·福勒在思想、理想、文学目的方面影响了那一时代和后世的许多美国作家。这不仅仅是威廉·卡伦·布赖恩特、华盛顿·欧文、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不断有新作问世的年代,还是坡、霍桑、梅尔维尔、哈丽特·比彻·斯托和南部小说家威廉·吉尔摩·西姆斯创作小说和短篇故事的年代;是坡、约翰·格林里夫·惠蒂埃、爱默生、亨利·华兹沃斯·朗费罗和所有美国诗人中最具创新意识和影响力的沃尔特·惠特曼创作诗歌的时代;也是坡、西姆斯和詹姆斯·拉塞尔·洛威尔开始在散文中展现杰出的美国式文学批评的时代。弗朗西斯·埃伦·沃特金斯·哈珀延续了非裔美国女性诗人的诗歌创作传统,非裔美国小说则由威廉·韦尔斯·布朗的《克洛代尔》(1853)和哈丽特·E.威尔逊的《我们黑人》(1859)拉开了序幕。
1865—1914年。血腥的美国内战带来的大变革与战后南部重建及随后北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美国对自身的认识,也改变了美国的文学模式。1865—1900年间经常被称为现实主义时期,指的是包括马克·吐温、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亨利·詹姆斯、约翰·W.德福雷斯特、哈罗德·弗雷德里克和非裔美国小说家查尔斯·W.切斯纳特的作品。这些作品尽管各有不同,但都被归为“现实主义的”,以区别于其散文体小说的前辈坡、霍桑和梅尔维尔的“传奇”作品(参见:散文体传奇、现实主义)。一些现实主义作家以地域为小说的创作背景;这些作家(除了马克·吐温描绘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区的小说外)包括加利福尼亚的布雷特·哈特、缅因州的萨拉·奥恩·朱厄特、马萨诸塞州的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路易斯安那州的乔治·W.卡布尔和凯特·肖邦。(参见:地方小说。)肖邦现已作为早期主要女性主义作家而闻名。惠特曼直到19世纪最后十年还在继续他的诗歌创作,随后埃米莉·狄金森加入了诗歌创作的行列(这是惠特曼和几乎其他所有人所不了解的)。尽管狄金森创作的1000多首短诗在她生前只发表了七首,但她今天已被视为美国最独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西德尼·拉尼尔出版了以音乐节拍为基础的诗律实验诗作;非裔美国作家保罗·劳伦斯·邓巴在1893—1905年间出版了诗歌和小说;1890年代,斯蒂芬·克莱恩(尽管他去世时年仅29岁)先于埃兹拉·庞德和意象主义者的实验性作品出版了自由体短篇诗歌,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才华横溢充满新意的短篇故事和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预示了后来出现的两种叙事模式: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1900—1914年间,尽管詹姆斯、豪威尔斯和马克·吐温仍在继续创作,伊迪丝·华顿也出版了她的早期小说,但为了表示对弗兰克·诺里斯、杰克·伦敦和西奥多·德莱塞那些尽管有时显得粗糙但却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小说(这些作品对成为那些本能欲望与外界社会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牺牲品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典型的描写)的认可,这一时期被区别为自然主义时期;参见: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中的自然主义。
1914—1939年。这一时期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始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创伤为标志,这是出现了现在仍然称为“现代文学”的时期,其在美国的卓越成就达到了足以与19世纪中期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比肩的高度;但与早期大多数作家不同,美国的现代主义作家也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参见:现代主义。)哈丽特·门罗1912年创办于芝加哥的《诗歌》杂志,发表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作家的作品。这些著名诗人中有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罗伯特·弗罗斯特、卡尔·桑德堡、华莱士·史蒂文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埃兹拉·庞德、鲁宾逊·杰弗斯、玛丽安·穆尔、T. S.艾略特、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和e. e.卡明斯。这些诗人采用了史无前例种类繁多的诗歌创作模式,其中包括埃米·洛威尔、H. D.(希尔达·杜利特尔)和其他诗人的意象主义,弗罗斯特的韵律诗,威廉斯用美国方言创作的自由体诗,卡明斯在形式和排版上的实验,杰弗斯的诗体自然主义,庞德与艾略特将法国的象征主义形式和传统方式与英国玄学派诗人的智慧和比喻手法融会贯通、消化吸收,运用于他们各自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散文体小说的主要作家有伊迪丝·华顿、辛克莱·刘易斯、埃伦·格拉斯哥、威拉·凯瑟、格特鲁德·斯泰因、舍伍德·安德森、约翰·多斯·帕索斯、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威廉·福克纳、欧内斯特·海明威、托马斯·乌尔夫和约翰·斯坦贝克。这一时期,美国产生了第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和一大群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们包括范·威克·布鲁克斯、马尔科姆·考利、T. S.艾略特、埃德蒙·威尔逊和傲慢而刻薄的H. L.门肯。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经常以多种方式再度细分。奢华浮夸、追求享乐的1920年代有时被称为“爵士时代”,这个名称因为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而流行。这十年也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康蒂·卡伦、兰斯顿·休斯、克劳德·麦凯、琼·图默、佐拉·尼尔·赫斯顿和其他许多非裔美国作家用各种文学形式创作了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品。(参见:哈莱姆文艺复兴。)
这十年间的许多杰出美国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其自身的战争经历而深感幻灭,因他们所感悟到的美国文化的愚钝无知与其“清教徒式”的压抑而异化,经常被冠以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最先用这一术语来指那时法国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环境和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些作家中的一部分移居国外,他们或者去了伦敦,或者去了巴黎。埃兹拉·庞德、格特鲁德·斯泰因和T. S.艾略特终老国外,但大部分较年轻的“流亡者”,正如马尔科姆·考利称呼他们的那样[《流亡者归来》(1934)],都在1930年代回到了美国。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和菲茨杰拉德的《夜未央》是描绘了两种美国流亡者心态和生活方式的小说。在“激进的30年代”,即美国经济大萧条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带来经济、社会变革的时期,一些作家投身于激进的政治运动,其他许多作家则在其文学作品中触及当时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威廉·福克纳、约翰·多斯·帕索斯、詹姆斯·T.法雷尔、托马斯·乌尔夫、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和尤金·奥尼尔、克利福德·奥德兹、马克斯韦尔·安德森的剧作。参见:彼得·康恩所著的《美国1930年代:文学史》(2009);莫里斯·迪克斯坦所著的《在黑暗中舞蹈:大萧条的文化史》(2009)。
1939年至今,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因为随之而来的对所谓叛国罪的莫斯科审判,以及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苏德条约而导致对苏联共产主义的幻灭,在很大程度上给1930年代的文学激进主义画上了句号。1991年苏联解体给那些极少数依然在文化上效忠于苏联的作家以最后一击。接下去数十年间,那些在1930年代积极支持从工业经济回归农业经济的南部保守派作家,即平均地权论者,主宰了新批评,代表了将文学与作者生平及社会隔离开的普遍批评趋势,用正式术语来说,就是将文学作品视为有机的和自主的实体。[参阅:约翰·L.斯图尔特所著的《时间的重负:逃亡者与平均地权论者》(1965)。]然而,颇具声望和影响力的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和莱昂内尔·特里林——以及包括菲利普·拉夫、艾尔弗雷特·卡辛、德怀特·麦克唐纳和欧文·豪在内被归为纽约文人的其他批评家——在1960年代依然用人性和历史的观点来对待文学作品,以作者的生平、气质和社会环境为评述背景,以作品的道德、想象力品质和对社会的影响作为评价标准。参阅:亚历山大·布鲁姆所著的《浪子回头:纽约文人和他们的世界》(1986);V. B.利奇所著的《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1988)第4章。有关美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在1970年代及之后的激进新发展的讨论,参见:后结构主义。
回顾过去,尽管1950年代经常被视为是一个文化一致和满足现状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的标志却是涌现了反现存社会体制和反传统的各种充满活力的文学运动:艾伦·金斯堡和杰克·凯鲁亚克等垮掉派作家;荒诞派文学的美国典范;黑山诗人查尔斯·奥尔森、罗伯特·克瑞莱和罗伯特·邓肯;纽约诗人弗兰克·奥哈拉、肯尼斯·科赫和约翰·阿什伯利。这也是一个自白诗盛行的时期,文学上对性持极端坦率开放的态度,这个时期以著名作家亨利·米勒(他1930年代开始创作自传体和虚构作品,但在1950年代之前只在私下流通)的出现,以及诺曼·梅勒、威廉·巴罗斯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出版于1955年)等人的著作为标志。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期的反文化运动,继承了前期的一些创作模式,但是叛逆的青年运动和对越战激烈的、有时甚至是猛烈的反对却将其推向了极端和狂热;对这一运动持赞成态度的论述,参阅:西奥多·罗斯扎克所著的《反文化的形成》(1969);后来对这一运动的回顾,参阅:莫里斯·迪克斯坦所著的《伊甸园之门:60年代的美国文化》(1978)。参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有关非裔美国文学作品在此阶段的激进发展,参见:黑人艺术运动。
二战后美国散文体小说的重要作家包括: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40年移居美国)、尤多拉·韦尔蒂、罗伯特·佩恩·华伦、伯纳德·马拉默德、詹姆斯·库尔德·科森斯、索尔·贝娄、玛丽·麦卡锡、诺曼·梅勒、约翰·厄普代克、小库特·冯尼戈特、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唐纳德·巴塞尔姆、E. L.多克特罗、辛西娅·奥兹克和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诗歌创作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玛丽安·穆尔、罗伯特·佩恩·华伦、西奥多·罗特克、伊丽莎白·毕肖普、理查德·威尔伯、罗伯特·洛威尔、艾伦·金斯堡、阿德里安娜·里奇、西尔维亚·普拉斯、A. R.阿蒙斯和约翰·阿什伯利;戏剧方面包括:桑顿·怀尔德、莉莲·海尔曼、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爱德华·阿尔比,以及包括萨姆·谢泼德、戴维·马梅特、托尼·库什纳和温迪·沃瑟斯坦在内的一些其后出现的剧作家。20世纪后几十年很多最具创新意识、最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那些被归于某一“少数群体”或某一民族的文学群体的作家所创作的(“民族群体”由处于主体文化和社会体系中、明显具有共同的种族、宗教、语言、文化模式和民族根源等特性的个人组成)。但在这些群体的内部与外部却存在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到底是只把这类作家视为美国主流文学的组成部分更为公正准确,还是强调每个作家作为某一民族文化的参与者身份、具有其所属文化独特的题材、主题和形式特征更为公正准确。(参见:人文主义中的身份理论家。)这是杰出非裔美国小说家和散文家拉尔夫·埃里森、詹姆斯·鲍德温、理查德·赖特、艾伯特·默里、格洛丽亚·内勒、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时代,是诗人阿米里·巴拉卡(莱罗伊·琼斯)、格温德林·布鲁克斯、玛亚·安杰洛和丽塔·达芙的时代;是剧作家洛兰·汉斯伯里和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时代。(关于大众化的诗律模式的一些发展,参见:表演诗歌。)这也是涌现了莱斯利·马蒙·席尔科(美国印第安人)、奥斯卡·胡罗斯和桑德拉·西斯内罗斯(西班牙裔美国人)、茱帕·拉希里(东印度人)、玛克辛·汉·金斯敦(即汤婷婷)和谭恩美(华裔美国人)等杰出少数民族小说家的时代。参阅:休斯敦·A.贝克主编的《三种美国文学:奇卡诺人文学、美国本土文学与亚裔美国文学文丛:美国文学教师手册》(1982)。
当代美国的文学场景繁复多样,以上所列随时都可能得到进一步扩展。我们需要等待时间来决定究竟哪一位目前活跃的作家可以成为美国文学经典中长盛不衰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