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被法国殖民(摩洛哥法国殖民地)

2023-02-18 6:20:45 最新体育 zengha

摩洛哥有没有被殖民过?哪一个国家?

法国和西班牙

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04年10月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瓜分在摩势力范围的协定。1912年3月30日沦为法国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

摩洛哥被法国殖民(摩洛哥法国殖民地) 第1张

摩纳哥原属法国殖民地, *** 时,为何要割让90%的领土?

这是为求自保,所作出来的牺牲,但是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现在这个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正所谓有失才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很好地体现在了国家层面,很多国家在近代为了保住独立地位,主动放弃领土,保住自己。

摩纳哥为求自保跟法国签订了割让90%土地的条约。条约签署后,摩纳哥只剩下了不到两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一个村子那么大,虽然摩纳哥割给了法国百分之九十的领土,但他们从没后悔过,因为如今的摩纳哥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人均GDP也成了法国的五倍之多,而且世界上的富人还都抢着要去摩纳哥定居。

摩纳哥的地理位置只有一面环海,其余三面都被法国所包围。摩纳哥在法国的“荫庇”下繁荣发展面积0.44平方公里,总人口832,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六,梵蒂冈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人少地狭代表国家;而摩纳哥,则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土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也只有可怜的3万8千余人。两力作用之下,促使摩纳哥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更大的地区之一。

这种自杀式的自保 *** 也说明了摩纳哥的决心。独立后的摩纳哥开始填海造陆,经过100多年的努力,现在领土超过2.02平方公里,增加了一些了。而独立后的摩纳哥依托地中海,背靠法国,开始发展***业和旅游业。在摩纳哥建立豪华游轮港口,保留摩纳哥城堡,逐步吸引了来自欧洲和世界的游客和赌客前来摩纳哥,摩纳哥逐步获得发展。

摩洛哥是谁的殖民地

摩洛哥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700多公里。

摩洛哥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更高峰图卜加勒山脉海拔4165米,乌姆赖比阿河是之一大河,长556公里,德拉河是更大的间歇河,长1150公里。主要河流还有木卢亚河、塞布河等。

摩洛哥的气候特征。

摩洛哥气候多样,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

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最悲催殖民地:西撒哈拉好不容易摆脱殖民,为何却反遭邻国吞并?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大规模的去殖民化浪潮席卷了非洲,大部分非洲国家基本通过独立战争、和平协议、全民公投等形式相继获得独立。

到1975年,共有50多个非洲国家脱离欧洲殖民列强独立建国。

非洲“去殖民化”过程图

然而,在非洲的西北角有一块地区始终未能成功独立建国。这块地区就是原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西撒哈拉 ,它与周围的独立国家(1956年摩洛哥独立、1969年毛里塔尼亚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西撒哈拉目前只能算是一个地区,不是一个国家

1976年,迟迟未撤出西撒哈拉的西班牙决定全面撤军,但这次没有按照和周边国家独立那样的剧本出牌,西撒拉哈人迟迟没能追随邻居的脚步获得独立。

尽管 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 (又称 西撒人阵 )在当地宣布成立“ *** 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

但周边几个早早就独立的 摩洛哥 和 毛里塔尼亚 迅速进军西撒哈拉,和西撒人阵开展武装冲突,不允许西撒哈拉独立,西撒战争爆发。

毛里塔尼亚因战事不利,在西撒战争开始4年后退出,其原先所占西撒哈拉南部地区被摩洛哥侵吞。

到1987年,摩洛哥控制了西撒哈拉80%的领土,西撒人阵统治着东部大约20%的地区。

摩洛哥(蓝色)和西撒人阵(绿色)占领区域

截至2021年,有41个联合国成员国(包括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承认 *** 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而 原宗主国西班牙 以及两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和法国)支持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占领。

那么,为何西撒哈拉未能赶上 “独立潮” 成功建国,反而被周边国家侵占?

单从非洲地图看,现代的摩洛哥现在是位于西北非的一个偏居一隅的不起眼小国,面积仅为45万平方公里。

非洲的西北角

但是从欧亚大陆角度看,摩洛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和地中海南岸,扼守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

摩洛哥扼守直布罗陀海峡

虽然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之一,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但是摩洛哥斜贯全境的 阿特拉斯山脉 (更高峰海拔4167米)阻挡了沙漠热浪的侵袭。

摩洛哥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合人口繁育发展,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摩洛哥地形图

因此,自7世纪以来,历代摩洛哥王朝都从这里起家(包括 穆拉比特王朝 、 穆瓦希德王朝 和 马林王朝 )。

摩洛哥人( *** 人和柏柏尔人混合民族)南征北战,向北甚至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两个世纪,让欧洲人闻风丧胆。领土更大的时候一度包括西北非洲和伊比利亚半岛。

1076年穆拉比特王朝的更大版图(红色)

虽然摩洛哥王朝把撒哈拉沙漠西部纳入其势力范围,但是当地处于阿特拉斯山脉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气候环境恶劣,降水稀少,不适合生存,这片区域当时只被摩洛哥人当成边缘地带。

摩洛哥 历史 上对西北非地中海到大西洋沿岸的控制,为当代大摩洛哥概念奠定了基础,也为摩洛哥和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领土争端埋下了伏笔。

大摩洛哥概念的版图

从7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南部被 *** 势力占领开始 (包括摩洛哥王朝占领近两个世纪),基督教国家一直在尝试恢复版图。

收复失地运动,橙色为 *** 政权

在向南抗击 *** 势力的过程中,葡萄牙王国于1139年建立,并于1249年到达南部海岸,率先完成扩张和统一,此后国境线几乎不再发生变动。

而西班牙王国于1469年成立,在经过了700多年的收复失地运动后,最终在1492年灭亡 格拉纳达酋长国 ,标志着半岛上最后一个 *** 政权的终结。

收复失地运动的时间节点

在收复失地运动接近尾声的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向南和西扩张,在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建立坚固的前哨作为贸易港口。

作为扼守直布罗陀南岸的商业重镇以及军事要地, 休达 于1415年被葡萄牙占领后成为其领地。

1580年,葡萄牙发生王位继承危机后,西葡合并 (1640年解体),休达随葡萄牙接受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统治,并于1668年被正式割让给西班牙。而另一座地中海重镇 梅利利亚 也在1494年纳入了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葡萄牙在摩洛哥建立据点

直到19世纪初,欧洲殖民势力主要限于在非洲沿海地区建立贸易站点,与当地贸易 *** 建立联系。

早期欧洲殖民者只是在摩洛哥的气候适宜的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建立据点,进行商业贸易和渔业活动,并未深入影响到摩洛哥的沙漠腹地。

虽然并未像埃塞俄比亚那样成功抵御意大利殖民势力并且从始至终保持独立,但在19世纪前, 阿拉维王朝 统治下的摩洛哥是为数不多能够抵御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成功维持独立地位的非洲国家之一。

18世纪的阿拉维王朝

19世纪,欧洲殖民势力完成工业化后,对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需求激增。西北非洲比非洲其他未知地区更为富庶,并处在对地中海的贸易产生战略影响的位置,有着越来越大的殖民潜力。

法国于1830年入侵阿尔及利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并且继续向南进攻,遭到了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

在法国成功征服阿尔及利亚当地许多部落后,阿尔及利亚抵抗军领袖 阿卜杜·卡迪尔 逃往摩洛哥东北地区,并以此为募兵基地,进行反法军事行动。

法国进攻阿尔及利亚的进程图

随着法国和摩洛哥矛盾加剧,两国于1844爆发战争。摩洛哥战败后被迫签订协议,正式承认阿尔及利亚属于法兰西帝国,这个协议动摇了摩洛哥王朝在面对欧洲殖民势力的政治独立地位。

法国摩洛哥战争 (1844年)

西班牙由于无法抵挡19世纪初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浪潮,不得不撤出美洲,把目光重新投向西北非洲。摩洛哥和西班牙两国对休达边界以及西撒哈拉领土要求的纷争,引发了1859至1860年的西班牙-摩洛哥战争。

摩洛哥未能在冲突中获胜,被迫签订协议,同意西班牙在非洲大西洋沿岸扩张领土。继休达和梅利利亚两个港口成为西班牙领土后,这个协议是西班牙对摩洛哥王朝的又一个打击。

在19世纪70年代,由于摩洛哥的内部动荡,欧洲列强得以进一步入侵摩洛哥。

到了1880年,摩洛哥苏丹哈桑一世和欧洲列强签订 《马德里协议》 ,之一次在国际场合上正式承认 法国 (摩洛哥西部地区包括马拉喀什)和 西班牙 (摩洛哥北部包括休达和梅利利亚)在摩洛哥的殖民地 ,并且赋予其对摩洛哥土地的所有权、资源使用权和定居权。

1880年和1913年的非洲地图对比,西北角为摩洛哥

19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对非洲有了更大的兴趣,殖民范围逐渐扩大。

之后的三四十年里,法国在几乎在非洲建立起东西贯通的殖民地,控制非洲35%的领土。英国企图打造一条南北走向的非洲走廊,控制着非洲近30%的领土。

1880年的非洲殖民地

刚果河(1482年葡萄牙的航海家更先发现刚果河)全貌于1877年被完全了解后,比利时尝试把刚果纳入版图。意大利王国和刚刚崛起的德意志帝国也各自占领了约8%的非洲领土。

随着欧洲列强围绕非洲殖民地的矛盾加剧,各国为了避免在非洲的争夺中兵刃相见,于1884年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

柏林会议 初步确立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在 柏林会议 之后短短三四十年内,非洲被欧洲势力控制的土地从1870年的一成飙升至1914年的近九成。

1913年的非洲殖民地

1884年,西班牙围绕西撒哈拉地区建立起了殖民统治,设立总督进行管辖。由于当地原住民的反抗,西班牙 *** 直到1934年左右才得以控制位于沙漠地区的西撒哈拉领土。

从15世纪开始,摩洛哥就被列强一步步侵蚀权益,但摩洛哥的独立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初,最终因为 阿加迪尔危机 而加速沦为了殖民地。

德国作为后起之秀,于1871年完成统一后,在非洲可供选择的殖民地已经所剩无几。1911年,德国和法国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矛盾升级,德意志帝国派出战列舰到摩洛哥,宣示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阿加迪尔危机 爆发。

德国和法国为了缓解矛盾,进行了谈判并且签订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政治地位,而法国割让部分法属赤道非洲作为赔偿。

法国征服摩洛哥

得到德国同意后,法国与摩洛哥于1912年签署《非斯条约》,摩洛哥成为法属保护国,沦为殖民地 (摩洛哥苏丹仍然保留签署法令的权利 ),而西班牙获得了摩洛哥北面和南面小部分地区。

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到一战爆发前,法国控制了中西非洲大片领土,而西班牙主要控制较为分散的小块领土(西属摩洛哥、西属撒哈拉和西属几内亚)。

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有上百万非洲士兵被征召入伍,在欧洲和亚洲作战,促进了非洲人民更深刻的政治意识和对民族自决的期望。

英法等殖民国家由于参加了一战二战,元气大伤。法国在二战时期,其许多殖民地被日英美德等国家侵吞。1956年,摩洛哥王国从法国控制下重获政治独立,法国正式放弃对摩洛哥的保护。

1960年,在阿尔及利亚战争(1954-1962)的影响下,几乎所有其他法国殖民地在全民公投后获得独立。阿尔及利亚经过漫长而且残酷的独立战争,最终在1962年脱离了法国殖民统治。

英国为了避免与殖民地国家发生战争,损伤国本,迅速推行去殖民化的变革之风,到1970年所有英国在非洲大陆的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

英国在非洲的去殖民化过程(括号为独立年份)

然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为没有参与两次大战,仍能维持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大部分葡萄牙殖民地(几内亚比绍、安哥拉、莫桑比克等)直到1975年才独立建国。

西班牙在独裁者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的统治下(1939年-1975年),始终尝试维持对殖民地的控制。

西班牙躲过了二战,但迎来了独裁者

在联合国的压力下, 西属几内亚 才得以在1968年独立。西撒哈拉在1958年正式成为西班牙的行省。

直到1975年,迫于国际压力、民族独立情绪以及佛朗哥的病情,西班牙才宣布次年从西撒哈拉撤军。

西属几内亚独立后为赤道几内亚

自欧洲殖民者入侵西撒哈拉地区开始,西撒哈拉人便开始奋起反抗,进行一次次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20世纪初,西撒哈拉人民同摩洛哥苏丹结盟,联合毛里塔尼亚抵抗法国侵略者。但是由于摩洛哥苏丹的背叛,斗争失败。

20世纪30年代,西撒哈拉人民举行大规模起义,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最终遭到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

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撒哈拉人民在独立国家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与帮助下,展开了抗击法国和西班牙殖民者的武装斗争。

1973年,一些撒哈拉大学的学生和撒哈拉退役老兵成立了 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 ,主张通过武装斗争驱逐西班牙殖民者,实现民族解放。

西撒人阵军队

西撒人阵成立之初,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等邻国出于巩固其自身独立地位等目的,对西撒人阵的独立斗争给予大力支持。

但是,西撒人阵坚决要求独立,不接受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这与摩、毛两国的政策相抵触,因此摩、毛两国停止了对西撒人阵的支持。

1974年,西班牙同意西撒哈拉自治,并于1975年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西撒哈拉地区的前途。

然而,西班牙给予西撒哈拉自治并举行公民投票的决定遭到了摩洛哥的坚决反对,而西撒哈拉的另外两个邻国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也对西撒哈拉归属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使得西撒哈拉局势复杂化。

摩洛哥表示,西撒哈拉的某些部落于19世纪表示效忠于摩洛哥苏丹,而这种效忠关系在摩洛哥看来就是 *** 关系。

并且,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 *** 要求由来已久,但在19世纪由于实力远不如西班牙而被迫同意西班牙在西撒哈拉的殖民统治。

早在1963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就主张建立一个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部分地区、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以及西班牙占领的休达与梅利利亚在内的大摩洛哥,企图确立其在马格里布地区的霸权。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

同时,摩洛哥与西撒哈拉居民在宗教、法律、文化上有密切联系。既然西班牙宣布撤出西撒哈拉,摩洛哥认为西撒哈拉应该回归摩洛哥。因此,摩洛哥坚决反对在西撒哈拉地区举行全民公投,主张西撒哈拉归属摩洛哥。

其次, 毛里塔尼亚 表示,西撒哈拉同毛里塔尼亚在种族、文化方面有密切联系。因此,毛里塔尼亚也对西撒哈拉南部地区提出 *** 要求。

“西撒哈拉是我们的家园”

阿尔及利亚在独立之初就与摩洛哥爆发了边界冲突。阿尔及利亚担心,一旦西撒哈拉归属于摩洛哥,就会助长摩洛哥的扩张野心,从而危及阿尔及利亚自身的安全。

因此,阿尔及利亚坚决主张西撒哈拉人民通过全民公投实现独立,并且为西撒人阵提供资金和军事援助。

在国际法院驳回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的领土要求后,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发起了大型群众 *** 活动 “ 绿色进军 ”,号召35万非武装民众进入西撒哈拉宣誓 *** ,使撒哈拉领土 “返回祖国的怀抱”。

绿色进军

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签订《马德里协议》。该协议实际上将撒哈拉地区从西班牙殖民者手中交给了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

1976年2月西班牙宣布全面撤军后,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两国军队进入西撒哈拉开始分区占领。同日,西撒人阵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宣布成立 *** 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西撒战争爆发,双方武装冲突不断。

毛里塔尼亚因战事不利,于1978年宣布退出战争并且放弃领土要求,西撒战争演变为摩洛哥和西撒人阵之间的武装冲突。1987年,摩洛哥控制了西撒哈拉的大部分领土,并建立起防御墙 (摩洛哥墙)。

彩色线条为摩洛哥墙

1991年,在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的协调斡旋下,摩洛哥和西撒人阵签署停火协议,摩洛哥和西撒人阵以沙墙为界形成了对峙,结束了长达了16年的军事冲突。

虽然冲突双方实现了停火,双方就全民公投产生了分歧,至今仍未解决。

总体来看,西撒哈拉冲突的实质是西班牙殖民者撤离之后西撒哈拉的 *** 归属之争。摩洛哥主张西撒哈拉归属摩洛哥,而西撒人阵坚决要求实现独立。

进入危险区的联合国车辆

国际 社会 上,各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西撒哈拉冲突表明了不同立场。

美国基于自身的北非战略以及摩洛哥在 *** 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总体上在西撒哈拉问题上对摩洛哥持支持态度。

支持摩洛哥的国家(红)和支持西撒人阵的国家(绿)

自1950年起,摩洛哥已经成为除埃及之外 *** 世界中接受美国援助最多的国家,援助的金额约占美国对非洲援助总量的五分之一。

美国-摩洛哥友谊法案(1787年),两国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

法国作为摩洛哥的前宗主国,不愿失去摩洛哥这一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也向摩洛哥提供了巨额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来保证法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西撒哈拉冲突爆发后,法国明确表示支持摩洛哥,并且直接将西撒哈拉地区称为摩洛哥的 “南方诸省”来表示自己的立场。

西班牙 作为西撒哈拉的前宗主国,在西撒哈拉问题上持所谓的积极中立态度。一方面,西班牙承认西撒人阵的合法性,来维护其在西撒哈拉地区的渔业和磷酸盐开采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西班牙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开始注重改善和摩洛哥的关系。

*** 摩洛哥墙的人们

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立场本质上从未改变,即坚决要求西撒哈拉回归摩洛哥。在美国和法国的支持和默许下,摩洛哥甚至多次阻挠联合国特派团和维和部队。

阿尔及利亚 自西撒哈拉问题爆发开始就给予西撒人阵坚定的支持,这使其和摩洛哥产生了利益冲突。虽然阿尔及利亚也认识到与摩洛哥改善关系的重要性,但其在西撒和平进程中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

非洲大部分国家都是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逻辑上应支持西撒人阵的独立要求。

然而,自1996年以来,摩洛哥当局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金钱外交”攻势,一些非洲国家因此撤销了对 *** 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承认,激化了非洲内部的割裂和分歧。

摩洛哥(西)和西撒人阵(东)占领区域

摩洛哥控制了沙墙以西的主要城市和海岸线,占西撒哈拉面积达约3/4。

摩洛哥在其西撒哈拉控制区设立4个省的建制,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摩洛哥的各个政党也在撒哈拉积极开展活动。西撒哈拉共有约60万人,摩洛哥驻军及附属人员共15万。

此外,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位于西撒哈拉西北角的首府阿尤恩(摩洛哥控制)也从原来的破败小镇变成了拥有二十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但西撒哈拉人仅占全市居民的1/5,大约四万人左右。

廷杜夫难民营

西撒人阵 控制的沙墙以东1/4地区,地处撒哈拉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 *** 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把西撒哈拉分为5大行政区,但实际上仅控制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交界的狭窄地带。

长达16年的战争造成了严重的难民潮,至今仍有15万西撒难民滞留在阿尔及利亚的廷杜夫难民营。

西撒人阵由秘书长领导,秘书长由每四年定期召开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所有难民营居民都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投票权。西撒人阵没有正式成员,任何参与该组织工作或在难民营生活的人都被视为该组织的成员。

难民营的环境

“11人房间”是难民营政治结构中最小的单元。这些机构通常负责本地区的食物、水和教育分配,并且与更高一级的机构(包括几个营地)合作,建立分配链。

虽然营地有学校、医院、卫生所,并进行生产活动,但是当地难民主要依靠联合国、欧洲国家以及阿尔及利亚的食品物资援助生活。

这片多难的土地何时能迎来持久和平,犹未可知。

二战时期法国的殖民地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什么部

二战时期法国的殖民地主要在非洲北部,北非是法国的传统殖民地区域,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都是法国的殖民地。

另外,法属西非的广大区域、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以及印度、东南亚也都有法国殖民地。

摩洛哥被哪个国家殖民

摩洛哥被法国殖民。

摩洛哥是摩洛哥王国的简称。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 *** 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00公里。

说起非洲国家人们的之一印象,就是沙漠、贫困、黑人、原始部落,狂野奔放且荒凉,自带一个大太阳,而摩洛哥这个非洲国家的西边是汹涌的大西洋,北边是温柔的地中海,与西班牙之间隔着著名的直布罗陀海峡。这样好的地理环境谁相信它是一个非洲国家,而且很多摩洛哥人说着法语,满大街都是浓郁的欧式,气候适宜。

历史背景:

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7世纪 *** 人进入。8世纪建立之一个 *** 王国。1660年阿拉维王朝建立并延续至今。 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12年3月30日,摩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

1956年独立。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 *** 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认为其接壤的休达及梅利利亚应为其领土,但实际上是由西班牙管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摩洛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