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

2023-02-14 18:55:19 最新体育 zengha

历史上有宇航员上去失败没回来的吗?

有,美国的哥伦比亚,前苏联的也有过2次都是上去了返回时没回来。

1、1967年4月24日,前苏联航天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驾驶的联盟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减压伞未能打开,飞船坠毁,航天员丧生。

2、1971年6月29日,在太空完成24天轨道试验的前苏联航天员格奥尔基·科马罗夫、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和维克托·帕沙耶夫返回地面,与预定降落时间还有30分钟时,因减压操作失误而丧生。

3、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丧生。

4、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原定降落时间16分钟前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继而在得克萨斯州中部上空解体,7名航天员无一生还。

扩展资料

太空里程碑

世界上之一名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乘坐东方1号(Vostok1)进入太空。

之一位女性宇航员是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她在1963年6月乘坐东方6号(Vostok6)进入太空。

在1961年5月上太空的艾伦·谢泼德则成为美国首位宇航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成为中国首名宇航员。

其他曾经进入过太空的华裔人士包括卢杰、王赣骏、焦立中、张福林,所有人都来自美国。

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里面最年轻的是戈尔曼·季托夫,当他乘坐东方2号上太空时只有26岁。最老的则是约翰·格伦,他乘坐STS-95上太空时已经77岁了。

在太空中逗留最长纪录是瓦里李·保利耶可夫的438天。

到2003年,个人上太空的最多次数是七次,纪录由杰里·L·罗斯和富兰克林·张-迪亚斯两人所保持。

宇航员离地球最远的距离是401,056公里(在阿波罗13号紧急事件时产生)。

首个自制太空船上太空的宇航员是迈克·梅尔维尔,乘坐的是太空船一号(SpaceShipOneFlight15P)。这应该与各式各样百万富翁太空游客形成对比,那些太空游客只是作为公开提供资金的飞行乘客或少数人员(通常由俄罗斯提供飞到电离层(ISS)的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宇航员

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却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孕育着世间的万事万物,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走出摇篮的过程就是人类成长的过程。人类为了 探索 更为广阔的天地,一直都在积极地努力着,但是在 探索 宇宙的过程中,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发生事故也是很常见的事情,1971年的联盟11号飞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太空上飞行1小时48分钟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但是在 探索 太空的历程中,可谓是危险重重。1967年4月3日,苏联之一艘载人的联盟号飞船1号顺利发射,但是升空后不久,就发现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没有打开,电源供电不足,飞船的飞行姿态也十分不稳定。 在返回的过程中,降落伞也出现了故障,宇航员科马罗夫当场牺牲。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执行第10次飞行任务的时候,飞行途中爆炸,七名宇航员当场遇难。

苏联作为航天大国,是世界上之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1968年,苏联开始实施“礼炮号”空间站计划。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上之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从此载人航天飞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空间站又叫轨道站,礼炮1号空间站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轨道舱和对接舱是密封舱,服务舱为非密封舱。礼炮1号总长为12.5米,更大直径为4米,总质量为18.5吨,只有一个对接口,用于和联盟号载人飞船对接,航天员和货物由此进出空间站。

礼炮1号是人类最早的空间站,它在太空中运行的时间特别短,只有6个月的时间, 相继与“联盟”10号,“联盟”11号两艘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完成任务后于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宇航员在它上面连续停留的时间最长为63天。

礼炮1号之所以只用了半年就坠毁,这和联盟10号,联盟11号存在的事故有很大关系。1971年4月23日,苏联发射联盟11飞船上天,载有三名宇航员,虽然与礼炮1号空间站对接成功,但是因为飞船闸门失灵,航天员没有能够进入空间站。联盟10号虽然没有对接成功,但是宇航员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事故,都安全降落在了地球,但是联盟11号就比较倒霉了。

1971年6月6日,苏联将联盟11号发射上天,开始和礼炮1号进行第二次对接。飞行员搭载着三名宇航员,分别是指令长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利斯基,实验工程师维克托·帕查耶夫和飞行工程师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

这一次,联盟11号和礼炮1号空间站对接成功,三位苏联航天员成功完成与世界上之一座空间站的对接并顺利进入了“礼炮一号”,一直在里面待到29日,创造了当时人类在太空停留的最长记录。

在空间站的23天里,三位宇航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观测,当时礼炮1号上安装有猎户座1号太空天文台 ,它是由 多布罗沃尔斯基 设计,属于位于 亚美尼亚 的 布拉堪天文台 。利用此装置的镜面望远镜和梅森系统,就可以得到星体的紫外光谱图, 实验工程师维克托·帕查耶夫在空间站使用该太空天文台,进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观测。

除此之外,宇航员还在空间站进行了失重状态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一些医院方面试验,获得了珍贵资料和数据,对接期间,他们还成功进行了两次空间站轨道升空。

6月29日,宇航员在太空中待了23天之后,开始回到联盟11号飞船,准备返回地球。联盟11号飞船的设计其实并不合理,设计的时候只能够两个人坐,如果硬是塞进三个人的话,必须脱掉航天服。对于这设计,当时很多科学家就不同意,但当时处于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很激烈,都出现了冒进的倾向,苏联航天局的领导不接受正确意见,坚持要把三个人全部放入太空。

6月30日凌晨1时35分, 飞船按程序启动制动火箭。在再入大气层前,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但是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之后,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宇航员穿着宇航服,是可以手动将阀门关闭的。但是宇航员并没有穿着航天服,不能做这样的举动。

返回舱的压力阀门震开之后, 密封性能被破坏,返回舱内的空气从该处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致使航天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

凌晨两点,苏联派出大量的人员在飞船降落的区域等待,全体苏联人民也都 在热切期盼着他们的三位航天英雄回家。飞船的降落程序很正常, 地面监视和搜寻队员们驾驶着直升机搜索着天空中降落伞花的痕迹, 巨大的降落伞带着返回舱缓缓降落后,救援人员们便立即下飞机冲向因为大气摩擦的高温还在冒着热气的返回舱。

但是在他们打开舱门的那一刻,却发现三名宇航员早已死亡。现场的救援人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医务人员迅速对航天员进行心肺复苏,然而此时已经回天乏术了。事后,,苏联航天部门负责人卡马宁将军被解除了职务,苏联也再也没有使用过礼炮1号,仅用了半年就将其坠毁在大气层中。

联盟11号发射的惨烈事故告诉我们,航天飞行是高风险的活动,不容有半点的马虎。这些事故也没有吓倒人类,人类 探索 宇宙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不断地追逐一个又一个高峰。

历史上的航天事故有哪些?

1、1967年1月: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3名美国宇航员在卡纳维尔角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因飞船失火而丧生。

2、1967年4月: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因飞船在再入过程中降落伞失灵、飞船坠毁而身亡,成为世界上之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

3、1971年7月:3名前苏联宇航员在于太空实验室中工作了创纪录的24天后,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因飞船失压身亡。

4、1980年3月18日:前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燃料加注时发生爆炸,45名技术人员当场被炸死,另有5人在送往医院后死亡。这次事故直到1989年才有了报道。

5、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6、1986年4月18日:据信携带着军事侦察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34D运载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8.5秒后发生爆炸。

7、1986年5月3日:携带有价值5700万美元的一颗气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起飞71秒后主发动机突然熄火,90秒时自毁。

8、1990年2月22日: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在发射两颗日本卫星时,在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起飞1分40秒后发生爆炸。这是阿里安火箭的第36次发射。

9、1990年9月7日:美国一枚大力神火箭的部分箭体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从吊车上坠地,引发的大火火焰高达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10、1990年10月4日:苏联一枚天顶号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电子侦察卫星时于起飞几秒后发生爆炸,发射设施遭受严重损坏。

11、1991年6月18日:携带有美国航宇局及几所大学的10个试验件、高15米的勘探者火箭在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后因偏离正常飞行路线而被自毁。

12、1993年8月2日:据信携带着造价高昂的军事间谍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4型火箭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约2分钟后爆炸。

13、1994年12月1日:欧洲一枚阿里安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进行第70次发射时,升空后坠入大西洋,价值1.5亿美元的泛美卫星3被毁。

14、1995年1月26日:携带着通信卫星的一枚中国长征二号E火箭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后发生爆炸。

15、1995年10月23日:携有14个试验件的一枚美国大篷车运载火箭在从美国航宇局建在弗吉尼亚的设施起飞45秒后发生爆炸。

16、1996年2月15日:中国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的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发射时,于起飞22秒后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0多人受伤,这是世界第五大航天灾难。

17、1996年5月14日:发射侦察卫星的一枚俄罗斯联盟U型火箭在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49秒后整流罩过早打开,致使火箭坠毁于哈萨克斯坦境内。

18、1996年6月4日:欧洲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进行首次发射时,于起飞后40秒发生爆炸。

19、1996年6月20日:俄罗斯发射侦察卫星的一枚联盟U型火箭在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起飞50秒后整流罩过早打开,致使火箭坠毁。

20、1997年1月17日:美国一枚德尔它2型火箭在发射一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时,于起飞后13秒发生爆炸。

21、1997年5月20日:俄罗斯一枚天顶2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一颗宇宙号军事卫星时于起飞48秒后出现发动机故障,导致火箭坠毁。

22、1998年8月12日:美国一枚大力神4A运载火箭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火箭连同所带的间谍卫星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

23、1998年8月27日:携带通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3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首次发射时,于起飞后不久化作一团价值2.25亿美元的火球。

24、1998年9月10日:乌克兰一枚天顶2型火箭在发射12颗商业卫星时于起飞后272秒出现计算机故障,导致星箭坠地。

25、1999年7月5日:俄罗斯一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在从拜科努尔起飞后不久出现故障,星箭坠毁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草原上。

26、1999年10月27日:俄罗斯一枚质子号火箭在发射一颗通信卫星时,在从拜科努尔起飞后不久出现故障,星箭坠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天灾难

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 第1张

哪位航天员是在太空中牺牲的,请说说原因。

苏联航天员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洛夫,牺牲原因是由于降落伞缠绕无法打开而坠毁。

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是苏联的航天员,他是人类历史上之一个因为载人航天死亡的地球人,他开的

宇宙飞船'联盟2号',因为降落伞失灵,酿成了严重的悲剧。而他所有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只有一

坨焦黑的腿骨,让人扼腕叹息。

科马洛夫,1927年3月16日生于莫斯科。1945年参军,1949年毕业于军事飞行员学校,1959年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960年进入航天员队伍。1964年10月12日至13日,首次乘上升1号飞船参加航天飞行。

1967年4月23日,乘联盟1号飞船升空飞行。在24日返回地面途中,由于降落伞缠绕故障而坠毁遇难,成为之一位在太空飞行牺牲的航天员。

扩展资料:

降落伞无法打开的原因

联盟1号飞船在距地面7千米高度上,伞舱盖应当弹射分离,并拉出一个引导伞,用于为下降中的飞船减速。这具小伞可使飞船速度下降到40米/秒,这也是主伞安全展开的速度,速度再高,主伞的伞衣就会被撕成碎片。

此时联盟1号的主伞没有被拉出。一般情况下,主伞出现问题备用伞系统就会自动启用。但是,按照预定的设计,主伞只有被拉出后才能被分离掉,备用伞系统方才启动(这种设计是为了避免两伞缠绕),而这次发生的情况却是主伞仍然在伞舱内,根本就没有被拉出,所以备用伞也就没有展开,导致坠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马罗夫

航天史上最悲壮的一次任务,升空前就知道回不来,为何还要出发?

1967年4月23日,前苏联“联盟一号”载着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因主降落伞无法打开,高速撞击地面,减速发动机的燃料发生爆炸,搜救人员在残骸中仅仅找到几块骸骨!而科马洛夫上校在发射前就知道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为什么还要强行发射,为什么科马洛夫还要执行任务?下文一一来解读!

联盟一号与美苏太空竞赛

前苏联宇航技术的发展超出了全世界的预料,“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升空,成为之一颗真正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4年后的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远地点为301千米的轨道上环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成功返回地球!前苏联成为之一颗卫星和之一个宇航员的双料王牌!

不甘示弱的美国人也在1962年2月20日也将宇航员约翰•格伦送入了太空,而且美国在苏联宇航事业全面领先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超越苏联的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在1961年5月25日宣布了登月的“阿波罗计划”,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自此展开了为时数十年的太空争霸赛,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后续的任务中发生了难以想象的惨烈事故,但没有一起比科马洛夫的事故更惨,因为这次事故本可避免!

联盟号系列宇宙飞船

在大家的印象中,联盟号飞船的安全记录极佳,自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联盟号飞船成了各国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御用首选”飞船,其实也是唯一,因为中国的神舟系列没有被授权对接国际空间站,欧洲和日本根本就没有载人飞船计划!

联盟号宇宙飞船最早来自科罗廖夫设计局提出的北方号方案,1959年开始开始研究,目的是替代上升号(第二代载人宇宙飞船,最早是东方号),计划作为登月飞船使用,但后来并没有被制造出来,这个设计后来演变成联盟-A,也就是最早期的联盟号飞船!

联盟飞船谱系

由于联盟-A继承自北方号,返回舱比较小,因此又更改设计变成轨道舱(BO)、返回舱(SA)、仪器舱(PO)、动力舱(NO)以及对接舱等模块的联盟-A-B-V型,但这个设计也没有被真正制造出来,最后演变成联盟-7K-OK、联盟-P、联盟-R等型号!

而联盟-7K-OK就是科马洛夫将要上天的型号!由于联盟-7K-OK设计进度非常仓促,并且测试过程非常不顺,为了保密期间,曾以宇宙-133号和和宇宙-140号为代号的进行测试飞行,宇宙-133号为中就曾严重偏离轨道,为防止其坠入中国境内,苏联人启动了自毁程序!宇宙-140号测试中则更惨,之一次发射导致火箭爆炸,一名工作人员丧生,两个月后再发射同样偏离轨道,飞船坠入咸海!

在日本被拍摄到的宇宙-133号的轨迹

以上就是科马洛夫的联盟-7K-OK飞船上天以前的背景,这样的飞船换谁都不敢上啊,这不是要命嘛?

科马洛夫为何还要执行任务?

据《Starman, The Truth Behind the Legend of Yuri Gagarin》这本关于前苏联航天的书中披露,这次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科马洛夫的飞船首先上天,然后第二天再发射一艘飞船,两艘飞船在空中对接,科马洛夫转移到另一艘飞船上返航!

科马洛夫的飞船预计于1967年4月23日进行,安排在这个时候是因为要为五一劳动节献礼,因此一次科学探索任务变成了政治性质的任务,飞船在发射台上时就查出203处结构性设计缺陷,但没有人将此报告递交给更高领导,因为这背后是美苏竞争且苏联此时已经开始落后的压力所致,又或者是政治压力所然,但无论是哪种,这份报告都没有出现在苏联更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面前!

据书中披露,科马洛夫的飞船替补队员是加加林,但很显然这只是一个安排,因为加加林是全世界之一位宇航员,他不容有失,所以科马洛夫在和朋友会面时说“这次飞行任务我不会再活着回来了”,他不想让好朋友加加林替他去死,所以科马洛夫义无反顾的登上了联盟一号飞船!但这个说法是否属实,无法考证!

1964年的科马罗夫

故障频发,科马洛夫一一解决,却未能挽救任务

发射当天,火箭系统出乎意料的飞船顺利,将飞船送入了预定轨道,但入轨后各种故障开始出现,首先是天线无法打开,然后是太阳能电池板只打开了一侧,自动稳定系统也出现了问题,科马洛夫的经验让他临危不乱,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当天晚上第二艘飞船进行了紧急维修,但比较可惜的是当天晚上拜科努尔的雷暴天气破坏了飞船的助推电气系统,导致任务被取消,因此科马洛夫只能乘坐原飞船返回!

拜科努尔发射场

飞船在围绕地球飞行到18圈时启动了制动火箭,联盟一号进入返回轨道,下降轨迹与防热护盾都正常运行,似乎胜利在望,到达30千米高度时开始打开减速伞,首先被拉出的是减速伞,飞船速度开始下降,最后是主伞,结果由于设计缺陷,主伞无法打开,然后又打开备份伞,结果两者缠绕在一起。

飞船速度仍然保持在40米/秒,反推火箭在落地前工作了,但由于速度太快,根本就无法有效减速,触地后火箭爆炸了,其燃料导致飞船外壳融化,飞船整个底部已经烧毁!当救援人员赶到时飞船仍然在燃烧中,由于没有收到宇航员死亡的信号,因此还呼叫了医疗救助。

最后救援人员将飞船从深深陷入地面的洞中挖出时,科马洛夫还在中央的宇航员座椅上,但已经面目全非,能整理出来的也就部分黑色不明物质,据资料保存完整的仅有腿部骨骼!

据《Starman, The Truth Behind the Legend of Yuri Gagarin》中描述,美国在土耳其的一个监听站截获了科马洛夫和地面的通讯,据称听到了科马洛夫最后时刻的咆哮声!

延伸阅读:谣言

人教版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悲壮的2小时,说的就是科马洛夫,尽管整篇文章非常感人,但却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因为科马洛夫从飞船无法打开降落伞到坠毁,不过短短数分钟,所谓的2小时根本就不存在,而在真正打开降落伞前是不会知道降落伞打不开的!

延伸阅读:阿波罗1号

1967年1月2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34号发射台正模拟地面测试的阿波罗一号指令舱突发大火,当时飞船内充满纯氧,且飞船舱门向内打开,燃烧的高压导致舱门紧闭无法开启,宇航员在短短17秒内被烧死!如此惨痛的教训在火灾后迅速得到改进,后续任务中再无类似灾难!

阿波罗11号为纪念14位已故的美国和苏联宇航员,旁边的是一个名为“坠落的宇航员”小雕塑

从1961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的将500多位宇航员送上了外太空,也许未来的太空之路将变得更为便捷,但我们将永远铭记并缅怀这些长眠在通向宇宙道路上的先驱!

为什么在太空站丧命的宇航员不能被运回地球?

真不知道这种无稽之谈出自何处,依据何在?而且说这话还说得这么有底气,斩丁决铁,真佩服这种无知的力量。

人类航天虽然时间不长,到现在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没有人说过在太空站丧命的宇航员不能够运回来,也没有发生过太空站宇航员丧命的事件。

最近一次空间站出现危险是在2018年8月29日,空间站舱室漏气,经检查发现,原来是受到微陨石撞击,把对接在空间站的联盟号飞船打了一个小洞,直径约2毫米。宇航员们发现后用密封胶封住了,然后在地面配合下修复了,有惊无险。

自从人类开展航天活动以来,一共有22为宇航员为航天事业想出了生命。其中美国人有16名,前苏联人有5名,以色列人1名。

这些宇航员是在没有上天的训练时,或者起飞时,或者返回时因事故丧生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最早牺牲的宇航员是前苏联的邦达连科,原定为之一个首航太空的宇航员。1961年3月23日,他在充满纯氧的舱室里进行紧张训练,休息时用酒精棉球擦拭完身上固定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丢弃在一块电极板上,导致场内大火,邦达连科被烧成重伤,抢救10小时不治身亡。

由此他没有成为之一个上天的宇航员,却成了之一个为航天事业献身的宇航员。

后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首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全名叫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其英雄壮举受到全球赞誉和崇拜,而本来可以成为上天宇航员的邦达连科现在连他的全名都查不到,早就被人遗忘。

我希望,我们不但要记住上天返回成就卓著的宇航员,更要记住那些为航天事业献身的宇航员。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三位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格·查非因舱内突发大火丧生,死后查出是电路火花导致,而舱内纯氧使大火瞬时爆燃。这次事故导致载人登月变得更慎重,延长了实验时间。

登月飞船的实验一直进行到阿波罗10号,阿波罗11号才实现载人登月。

1967年4月24日,前苏联联盟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减压伞未能打开,飞船坠毁,宇航员科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丧生。

这位宇航员是太空竞争、前苏联政治体制的牺牲品。因为在上天前就发现了飞船有两百多处问题没有解决,而当局为了与美国竞争,硬要发射。他知道自己有去无回,但为了不让替补队员牺牲,也为了政治压力,硬着头皮上去的。

替补队员就是首次上天的宇航员加加林。

这次事故后,加加林为了战友的牺牲性情大变,不久也在一次战斗机飞行事故中丧生,事故原因成谜。

加加林并不是在航天工作中丧生,所以没有计算在22位为航天事业牺牲的宇航员之列。

1971年6月29日,前苏联宇航员格奥尔基·科马罗夫、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和维克托·帕沙耶夫三位宇航员,在完成24天的太空轨道试验任务后,返回时因通风安全阀提前打开,没穿宇航服的他们迅速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它们的名字是:弗朗西斯·斯科比、迈克尔·史密斯、朱蒂丝·雷斯尼克(女)、罗纳德·麦克奈尔、埃里森·奥尼佐卡、格里高利·杰维斯、克里斯塔·麦考利芙(女),其中克里斯塔是一位中学女教师,它上天是为了给孩子们做太空实验、讲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预定任务后返航,在降落前16分钟失去联系,在德克萨斯州中部上空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他们是:里克·哈兹班德、威廉姆·麦库、麦克尔·安德森、卡尔帕纳·楚拉(女)、大卫·布朗、劳瑞尔·克拉克(女)、伊兰·拉蒙。最后一位是以色列首位宇航员。

这些遇难的宇航员们的英魂都留在了地球上。他们有的尸骨无存,有的只剩下一点残缺的遗骸。

这些英灵们一般都享受了国葬之礼,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迄今并没有在太空死亡的宇航员,如果有,我想只要不是代价太大,还是会运回家园安葬的,这是对牺牲英灵们起码的尊重。

一些人毫无根据的老拿宇航员死后不能回到地球来说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认为太空中可能有污染,回来会带来很多可怕的后果,如异形等。

这种人是看科幻看多了回不到现实中。如果真有异形什么的天外恐怖事件,电影里也没说一定要附在死人身上吧?活人就不能携带?

既然宇航员们可以从太空中活着回来,而且还可以带回标本,回来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隔离消毒处理,然后回到 社会 ,死人不更好处理吗?所以这是无稽之谈。

二是认为运回来的成本很大,就在太空处理掉,符合低碳原则。这个倒有点道理。

如果今后人类航天走向深空,比如到达火星,如果有牺牲的航天员,要运回来的确成本巨大,因此这种情况就地处理的可能性很高。

这样为人类开发太空献身的先驱们就只能埋骨异星了。

但如果在月球距离以内的航天,我想牺牲宇航员的遗体还是会运送回来的。

对于宇航员在深空航天时牺牲遗体的处理,世界上一些机构早有研究,但尚在探讨中,并无定论。

其中比较看好的是一种冷冻粉碎法。

就是飞船上设置一个装置,当有人死亡时,放入这个装置推到太空接受接近绝对零度的冷冻,然后通过振摇,将高度冰冻的尸体震碎,再将这种碎为齑粉的物质高压打包密封保存。

处理后的尸骨就像骨灰,只有那么一小块,是带回还是在新的殖民地安葬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

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今后长距离大规模航天考虑的。在遥远的星际旅途中,牺牲了乘员,不可能再带回来,只能将遗体进行处理。这似乎与本问题言下之意风马牛不相及。

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从太空 探索 时代开始,宇宙中就有18人死亡,其中有14名美国宇航局宇航员。随着美国重返月球,特别是未来的火星任务,宇航员的悲惨命运可能会增加。但是一个人在死亡之前能在真空中生活多久呢?如果一名或多名宇航员死亡,国际空间站怎么办?

1、送到地面。 这也许是最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万一宇航员死亡,可以把他的尸体连同之一批可用的货物一起送到地球。然而,只有执行国际空间站的任务才是可能的。事实上,飞船已经装载了宇航员,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运送尸体,其他宇航员受到污染的风险将非常高。如果考虑到整个火星任务至少需要三年,送葬遗体是不可能的。宇航员到达国际空间站时身体 健康 。事故可能会发生,尤其是在太空行走期间。

2、保存在宇航服中。 如果微陨石击中并刺穿在太空行走宇航员的衣服,15秒钟就足以让他失去知觉。暴露在真空中十秒钟血液和身体水分会蒸发,身体会像气球一样膨胀,肺部会爆炸。在这种情况下,尸体可能会被放在气闸室里,留在宇航服里,以防止最严重的风险:难闻的气味或对环境和船员的污染。它应该被保存在气闸室之一,或者至少在国际空间站最冷的地方,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带回地球。

3、冷冻和火化。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直接在太空安排火葬。2005年,美国宇航局委托瑞典一家处理生态葬礼的机构进行了一项研究。这项技术将包括冷冻尸体,然后将它粉碎成微小的冰灰,剩下的部分带回地球。在地球上是用液氮来冷冻尸体的,在太空中应该把尸体放在袋子里,用机械臂将其暴露在真空中一个小时,并且随着摇动它会被还原成冰冻的尸体碎末。对于一个体重90公斤的宇航员来说,可以得到一堆22公斤的冷冻骨灰。

4、太空葬礼。 对宇航员来说,太空葬礼不是天方夜谭,或许是最浪漫的结局,就是把尸体留在太空中。国际协定没有为在空间活动人员提供特殊条款。但是除非给尸体提供一枚小型火箭,否则尸体会沿着空间站的同一轨道返回大气层,化为灰烬。在星际旅行的情况下,去火星的路线可能更像一个阴暗的墓地。

5、埋在火星上。 埃隆·马斯克表示:作为火星殖民者的候选人,应该知道在火星上可能会死去。埋葬那些在火星死去的人将比等待数年返回地球更实际,但是会增加细菌污染的危险。彻底清除人类留下的污染,以免“污染”这颗红色星球。埋葬在火星上是可能的,只有火化尸体。

6、吃掉。 最极端、最可怕、最难想象的场景,会在火星上重演,当它发生在电影中,发生在沉船或飞机失事的幸存者身上时,当供给不足时,死者的肉体可以成为幸存者的资源。不难想象,类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太空中。

宇宙环境

其实遇难宇航员的尸体,是可以从太空运回地球的。这是因为宇宙里几乎是真空,大概每立方米1个氢原子的密度。也就是说,宇宙中由于没有其他物质,所以宇航员的遗体在真空环境既不会腐烂,也不会感染上其他病毒之类。

不仅如此, 宇宙中的高能射线还能破坏宇航员身上所携带的细菌与病毒。

其实,真空环境虽然很空,但真空环境上有许多高能射线,比如:带电粒子流、紫外线以及宇宙射线。

之所以我们在地球上感受不到这些高能射线,是因为地球有地磁场以及臭氧层的保护,但是宇宙中没有地磁场,不能把带电粒子流导向星球的两极。宇宙中也没有臭氧层,所以紫外线可以随意穿过。

紫外线、带电粒子流都是高能射线,一旦照射在人身体表面,就会破坏掉人体的DNA,微生物也是一样, 当高能射线长期照射到微生物表面时,就会破坏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微生物的遗传出现大幅度变异。 太空果实就是利用这个现象,培育太空种子的。

如果微生物长时间暴露在高能射线之下,就会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被全部破坏掉,丧失繁殖能力。

如果,宇航员在无任何保护的情况下暴露在太空中,那么身上的微生物是有可能变异的,但如果暴露的时间过长,那么宇航员身上的微生物将会被高能射线给杀死,丧失繁殖能力。

事实上,宇航员在执行太空任务时,绝不会无保护进入太空,而是会穿着宇航服行走在太空中。再者从人类进入太空以来,目前没有一具宇航员的尸体流落太空中。但在人类进入太空之前,宇航员这个职业是由狗狗担任的,苏联就曾经将一只流浪犬莱卡送入太空,但由于没有设置返回舱,因此莱卡被永远留在了太空中。

宇航员太空失事后怎么办?

目前,宇航员在太空失事的案例不多, 自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共有22名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其中有4个人因训练发生事故而在地球陆地上牺牲,1人因返回地球时降落伞故障而牺牲,3人因返回舱发生泄露牺牲,7人在升空时牺牲,7人在返回地球时牺牲。因为他们牺牲的地方都在地球大气层,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外太空牺牲的。

但如果在以后的日子里,有宇航员在外太空牺牲,那么它们的尸体要怎么办?

其实这要分为两种情况,1种情况是他们在空间站或者飞船上牺牲,此时如果飞船和空间站主体结构没有遭受破坏的话,那么地面上的科学家可以通过远程操作飞船,让他们返回地球。

如果他们在舱外执行任务时牺牲,而且飞船上的宇航员和现有 科技 无法将他们带回飞船,那么他们将有可能在宇宙中漂浮。

如果他们漂浮的地方离地球较近,而且 速度也不快,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像人造卫星一样,围绕地球运动,成为地球特殊的卫星。

如果他们漂浮的速度足够快,达到了地球第二宇宙速度,那么他们会逃离地球引力束缚,迈向茫茫宇宙,直到有一天被宇宙射线打碎而解体,或者别另外一颗星球捕获。(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至于他们能不能成为另一颗星球的生命起源,这里我们就不讨论了。

宇航员太空失事后,他们的遗体会怎么办?

如果宇航员在太空失事后,国家肯定会尽可能地找到他们的遗体,并把他们带回地球,为他们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比如:之一只进入太空的流浪狗莱卡,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树立了石碑)

由于他们的身体极具研究价值,可能会有部分宇航员的遗体,在家属签字同意后,展开一系列解剖活动。其实,宇航员在每个国家都是备受尊敬的一批人,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了解到了宇宙的神秘,所以,即使他们在太空中牺牲,我们还是会愿意花高昂代价把它们带回地球的。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