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公务员考试的公示期一般是5-7个工作日,但是公示后通知上班的话,就要由单位具体来决定了。
体检和考察结束后,招录机关根据综合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等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工作经历等,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5-7个工作日。
大多数情况下,岗位调整和分配,在招考的时候并没有做好,所以公示后,得看人事部门和需要进人的处事的工作效率了。
公示制的做法为:一是党委(党组)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后以一定方式发布公告。二是由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群众意见。三是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向署名或当面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调查核实结果。四是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决定是否实施对干部的任用,并予以公布。公示期一般为7—15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十六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2000年12月,中组部下发了《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对任职前公示制度作了规范。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以下拟任人选进行公示:
冯克金,男,汉族,1967年10月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省能源局(省煤炭工业办公室)局长(主任)、党组书记,拟任省直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
王飞,男,汉族,1970年4月生,大学学历,理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拟任省直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
于静波,女,满族,1972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宣城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拟任省直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
李兵,男,汉族,1966年6月生,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拟任省直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
马家利,男,汉族,1970年12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池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拟任省辖市市委常委。
如有情况需要反映,请于2022年9月14日至2022年9月20日向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举报中心)口头、书面或通过举报网站反映(电话:0551—12380;邮政编码:230091;举报网站网址:)。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2022年9月13日
是的,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做好任职前公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三十二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十八条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职务提拔时需要进行公示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是指提拔担任地(厅)级、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的制度。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公示内容一般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位、现任职务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应向社会公示;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上在其所在单位或系统内进行公示,也可根据岗位特点在更大范围内公示;异地交流提拔的干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单位公示。需要向社会公示的,一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在部门、单位或系统内公示的,可采取发公示通知,或召开会议公布、张榜公告等形式。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组织(人事)部门受理调查核实后,要向署名或当面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调查核实结果,并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公示结果不影响任用的,办理任职手续。
领导干部任职会提前通知的。
一、公示时间应当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期从发布公示通知的第二天起算,第二天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起算;公示期间含节假日的,应予以扣除;公示期截止日为节假日的,同样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公示期截止日。
二、公示程序主要包括:
(1)党委(党组)研究确定拟任人选,下发任职决定前,以一定方式予以公示。实践中,对需报上级备案、同时又需要进行公示的拟任职干部,一般情况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即可进行公示。其中,属于任前备案的,可不公示具体拟任职务。
(2)以组织(人事)部门为主受理群众意见。
(3)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向署名或当面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调查核实结果。
(4)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决定是否任用,并予以公布。对公示中有反映,而问题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要发任职通知。这是一条纪律,也是防止“带病提拔”的重要措施。
实行党政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要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重要问题回复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任职前谈话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结合起来,使各项制度衔接配套,产生整体效应。
除了基本的人事调动以外,政府部门也是第一次对即将上任的重要职位人员进行公示,这也是各地政府为了接受人民的监督而做出的措施。
一直来我国政府的人事调动,都属于政府机密。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是无法得知的,但是我国政府为了做到一定程度的公开性,对这方面有一定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职位任职信息,必须做到向社会开放。
防城港、梧州、钦州发布一批人事信息。
根据相关媒体报告,此次三个城市的政府公示了一批即将任职人员的个人信息。并且截止目前为止,任职工作也已经在紧张进行当中。除此之外,对以上这些任职人员的个人信息以及履历进行仔细调查,并且将她们的信息送入监督调查科当中进行仔细审核。如果存在一些过错或者违法事实时,将会撤销任职决定。
说明我国在不断进步当中。
这种公开制度从侧面上也表明我国在不断进步当中,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所以在政府里工作的任何资源都要做到全面公开,不能够做出任何对不起百姓以及社会的事情。在这一方面,我国对任职人员的公开制度是相当透明的。相比于国外,国外的任职人员个人信息都是属于保密,但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
支持政府做这样的措施。
作为一个公民,我非常支持政府做这样的措施。因为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击某些政府官员的违法行为,毕竟现在总是能够在新闻上听到某某官员因为贪污受贿的事情而被他人查处。所以,这样对重要职位任职人员的信息进行社会性公开。可以做到让人民对这些人员进行监督,让她们不敢做出任何违反法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