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如下: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沿海地区,摩洛哥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隔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东部与阿尔及利亚为邻,南部与西撒哈拉接壤。
摩洛哥的经度范围大约在14°W至2°W左右,地处东半球,从时区来看介于0时区和西1区,摩洛哥采用0时区区时。摩洛哥的纬度范围大约在28°N至36°N,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
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扼守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唯一的通道“直布罗陀海峡”,摩洛哥的国土面积约为45.9万平方公里,和我国黑龙江省的面积相当。
摩洛哥地形类型复杂,山地、高原和平原等都有分布,摩洛哥的东部中部和北部为阿特拉斯山脉,地形崎岖,南部地区为高原地形,西北部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地,地势落差达,海岸线较平直,摩洛哥海岸线总长度超过1700公里。
扩展资料:
人口情况:
摩洛哥的人口数量约为3527万人,由于摩洛哥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摩洛哥的人口多分布在北部地区,特别是西北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就位于西北部沿海地区,人口数量约为212万人,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巴特、非斯、马拉喀什和梅克内斯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摩洛哥人口中75%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占20%,其他民族约占5%。
摩洛哥是一个非常美的国家,那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而且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北端,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守地中海与大西洋联通的交通要道,是非洲前往欧洲的捷径。南部与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相连,是进入撒哈拉游玩的最佳选择之一。
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2015年被《Lonely Planet》评为全球十佳旅行目的地,被大家称为“北非花园”。
乐在路上环球特色旅游,有去摩洛哥的团。
国名:摩洛哥王国(The Kingdom of Morocco)
首都:拉巴特
面积:45.9万平方千米(不包括西撒哈拉)
人口:3005万(2006年)
民族:阿拉伯人约占人口总数的80%。柏柏尔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8%。
语言:全国以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
货币:迪拉姆
国家地理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东南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西撒哈拉。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大西洋入地中海的门户。摩洛哥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兼有平原和沙漠。中部和北部为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缓的平原。最高峰图卜卡勒山海拔4165米,也是非洲北部的最高峰。主要河流有乌姆赖比阿河、德拉河、木卢亚河和塞布河等。摩洛哥的主要矿物资源有磷酸盐。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5%,居世界第一位。森林面积550万公顷。摩洛哥北部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中部属亚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东部、南部属沙漠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但南部不足100毫米。
摩洛哥国名的由来
国名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腓尼基人航海到此,见风景秀丽。景色迷人,遂称为“摩洛哥”,意为“休养胜地”:一说来源于阿拉伯语“马格里落之乡”的意思;一说是“马拉喀什”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马拉喀什”和“摩洛哥”是同一词。直译为“被装饰起来”、“红色的”意思。
“卡萨布兰卡”:达尔贝达
达尔贝达是摩洛哥的经济首都,阿拉伯文意为“白房子”。在北非,“卡萨布兰卡”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经典影片《卡萨布兰卡》使这个摩洛哥的城市一举闻名天下。其实,“卡萨布兰卡”是欧洲人对这里的称呼,而它正式的名字则叫作达尔贝达。现在,这里不仅因为其特殊的影响而成为北非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摩洛哥的经济中心。这里不仅保留着古香古色的清真寺、传统的手工艺品市场,在老城区甚至仍有骑着骆驼的商人在街上走过,仿佛又把人带回了中世纪的阿拉伯城市,为这座已颇为现代化的大城市平添了几许古风。达尔贝达有全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即哈桑二世清真寺。此外。达尔贝达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人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