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好
老瓦为横版运动员前三板争取主动可谓开创先河
得益于老瓦出色的发球接发球 以及高质量的正手进攻
接发球 老瓦以变化著称 自然接发球方法很多
比如摆短 老瓦正手反手都可摆短
同时下面技术可以说就是配合使用了 就是晃接 是老瓦发明的 就是利用假动作迷惑对手 赢得主动进行强攻 有时候甚至直接就得分了
晃接包括好多种 比如晃调(这点和摆短结合 效果很好 对手发完球不大敢动 不知道你要调还是摆短 所以不敢轻易发正手短球 这样最难受的位置他不敢发给你了)
晃撇 这种球主要对付直板单面拉选手 04年老瓦就成功运用 晃撇住马琳反手 球有长又飘 而且有像侧的弧线 马琳拉不出质量 老瓦可以反拉 或者进行反手相持 压制直板
还有就是晃拉 老瓦的反手晃拉技术很出色 又叫反手拉时间差 经常迫使对方回球质量不高 然后暴冲
另外老瓦接发球即使同一技术 有时候出球方式 或者击球点不同 对手也感到很不适应
比如摆短时候击球侧部 这样求又短有不往前走
击球点 比如在上升期劈长球到对方反手 对方一般没有准备 经常奏效 对方勉强吊一板 机会就来了
另外对付直板 经常可以上升期劈直线 对方跑动中难以拉出高质量 再回反手 可以进入相持 直板就下风了
个人认为模仿老瓦的技术是次要的
灌胶是吸取其中精华 高难度动作 我们也许学不了 但是可以学习落点意识 出其不意 还有琢磨对方心理 看着对方的移动 然后发球
乒乓球拍胶皮种类及其特点:
生胶:
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
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出球速度明显加快,适合运动员自己主动发力。击球时,在重打的情况下,控制球的能力较好,且击出去的球略下沉。生胶的主要不足之处是摩擦力小,不容易制造旋转。在轻打的情况下,稳定性不如正胶,往往出现击球打滑下网或使球产生漂浮的现象,在对攻中缺少回旋的余地。与正胶对比它的速度要比正胶要快,但稳定性不如正胶,且难于制造旋转,所以经常被使用在横拍选手中的反手。例如王涛、曹臻、姜华珺等,他们一般都是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和弹击)的搭配方法。
正胶:
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
它的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也是中老年朋友中比较常见的打法。由于正胶的摩擦系数要比反胶要小,所以有不吃转的特点,而它击打出来的速度又比反胶要快,所以非常适合直板快攻打法。在击球时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反弹力也较大,容易发挥海绵及底板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击球的速度和力量。但是由于胶体的含胶量不是很大,颗粒比较硬,缺乏粘性,所以在制造旋转的性能上不如反贴胶皮。
在使用正胶拉弧圈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击球的手法,一般是采用先撞击后摩擦,并且撞击的成分要大于摩擦,否则会造成打滑下网的现象,并且拉球过程中大臂挥动幅度较大而小臂很小。
反胶:
就是反贴胶皮。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粘性好,摩擦系数较大,因而特别有利于制造旋转,回球的稳定性也较好。由于反贴胶皮具有这个突出的优点,弧圈球选手和削球选手都喜欢使用它。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长胶:
与正胶和生胶相比,长胶的颗粒要比前两种要细而且颗粒高度要高。
它的特点是回球下沉且飘忽不定,可以产生反常旋转现象。由于拍面打滑,长胶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很差,因此用长胶发过去的球旋转很弱。长胶主要依靠来球的强旋转或冲力大来增加回球的旋转度。例如: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利用长胶的技术“拱”,球以上旋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技术“挡”,球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
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自己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此类打法一般常见于业余怪球手和专业削球中。
几种颗粒胶皮的区分及性能对比:
1.从形态上来说:长胶的颗粒高度高,正胶、生胶较矮。正胶所用的橡胶的硫化程度高,生胶的硫化程度低。
2.性能对比
(1)旋转:正胶性能与反胶最接近,有一定的制造旋转能力;而生胶、长胶的制造旋转能力依次下降。对应的三种胶皮中正胶也最吃转。另外长胶有反旋转性能,简单的说就是搓出上旋,打出下旋。
(2)速度:生胶的速度最快,正胶次之,而长胶比较差,其原因在于,长胶颗粒长,触球时会倒伏,来球势能被部分转换为胶粒倒伏所需要的势能,导致长胶弹性较差。生胶、正胶的颗粒短,不存在上述问题,但相对而言由于天然橡胶比硫化橡胶的弹性强些,所以生胶的弹性大于正胶,来球的动能也就能更多地被返回,也就是说,出球的速度更快一点。
(3)打法:相对于反胶,生胶、正胶速度快,旋转弱,主要用于近台快攻(如刘国梁、杨影)或近中台弧快打法(如王涛、曹臻、姜华珺),简而言之就是以速度取胜。长胶既没速度、也没旋转,但以其诡异的反旋转性能以及不吃转的优点,多用于控制调动型打法如削球(如丁松、朱世赫)。
Waldner 瓦尔德内尔是一个姓。 [编辑本段]【1号名人:Jan-Ove Waldner】 [编辑本段]〖小档案〗 姓名:Jan-Ove Waldner 国籍:瑞典 籍贯: 性别:男 生日:1965.10.3 身高:1.78米 体重:76公斤 项目:乒乓球 俱乐部:瑞典卡尔马 [编辑本段]〖简介〗 瓦尔德内尔(1965.10.3—)是20世纪过去的11年中排名从来没有低于7名之后的乒乓运动员,也是*一名在历史上同时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和欧洲锦标赛*的男子选手。老瓦好du、好酒。 [编辑本段]〖经历〗 1965年10月3日,瓦尔德内尔出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印刷厂的一名印刷工,母亲是商店店员,平常的家境造就了老瓦不服输的心态。6岁,瓦尔德内尔开始和哥哥一起学打乒乓球。12岁,他获得了第一个*。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瓦尔德内尔右手横握球拍,被誉为乒坛常青树,与中国几代选手抗衡了20多年,是世界乒坛的一位标志性人物。瓦尔德内尔对世界乒坛*的贡献,一是将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与欧洲中远台两面拉弧圈打法融为一体,把各种技术不断地重新组合,形成全方位的攻防转化、攻守结合的新的技术风格;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横拍直握”的发球法,发球技术在世界乒坛首屈一指,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运动员的前三板技术的提高。 [编辑本段]〖主要成绩〗 作为从1989年到1997年19次*,在20世纪过去的11年中排名从来没有低于7名之后的乒乓运动员,他的实力是不可低估的。在一项一直被亚洲运动员所雄霸的体育项目上,瓦尔德内尔是过去10年中亚洲之外*的乒乓选手。1989年和1997年获得世乒赛*,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他是*一名在历史上同时获得奥运会*、世乒赛*和欧洲锦标赛*的男子选手。 1984、1986、1988、1989、1993、1995、1996年欧洲12强男单*; 1987年第38届世乒赛男单亚军; 1989年第39届世乒赛男单*; 1990年世界杯男单*; 1991年第40届世乒赛男团*、男单亚军;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男单*; 1993年第41届世乒赛男团*、男单四强; 1997年第43届世乒赛男单*,卡塔尔、日本公开赛男单*; 1999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四强,第44届世乒赛男单四强; 2000年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四强,第27届奥运会男单亚军,第45届世乒赛男团*; 2001年中国、德国公开赛男单四强,丹麦公开赛男单亚军,世乒赛男团第三名; 2002年欧锦赛男单八强,奥地利公开赛男单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八强; 2004年世乒赛男团第四名,欧洲12强赛第9,雅典奥运会男单第四,男双八强,世界杯并列第五。 2004年男双八强(1/8决赛4:1淘汰2号种子孔令辉/王皓);男单第四(1/8决赛4:1淘汰2号种子马琳,1/4决赛淘汰3号种子波尔,半决赛1:4不敌最后的*柳承敏,铜牌争夺战1:4不敌头号种子王励勤)。39岁高龄的他在以完美的表现在奥林匹克赛场谢幕。 2006年退役,时年已经40岁了。 [编辑本段]〖瓦尔德内尔与中国〗 1980年,15岁的瓦尔德内尔和林德应中国乒协邀请,来到上海交流3个月。那是老瓦中国情结的开始,老瓦回忆起那3个月仍然记忆犹新,“当时中国就是世界*,要想得*就一定要击败他们,所以我们一直在很仔细地看他们怎么训练,怎么打球。”老瓦说,他在上海训练时,甚至曾被在旁边训练的中国排球运动员在乒乓球台上打败。不过,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长着两颗兔牙、满脸雀斑的孩子会是中国队长达21年的对手。 自中国男乒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登上国际赛场*舞台以来,40多年时间里,在与中国对抗的国外选手中,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当属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他的“第一代”中国对手蔡振华早在13年前就成为中国队教练,这13年来,他与蔡振华的四拨弟子进行了全面的对抗,且不落于下风。面对这一少年得志、老而弥坚的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赢得无数名中国球迷的青睐,他们送给这位瑞典人一个亲切的称呼——“老瓦”。
孔令辉: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抽杀力量大
刘国梁:右手直握球拍,两面近台快攻
老瓦: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结合中国运动员前三板技术,特别是创造性地把直拍发球手腕灵活的特点
简·诺瓦·瓦尔德内尔(Jan-Ove Waldner,又译做扬·奥维·瓦德纳,香港译华拿),瑞典乒乓球运动员,生于1965年10月3日。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为一身的乒乓球大满贯。多次代表瑞典乒乓球队征战世乒赛,和中国的几代选手进行过较量。他在瑞典和中国都很受欢迎,被中国的观众亲切的称为“老瓦”。
由于打球极具艺术性和多变性,又被称为“乒坛莫扎特”、“乒坛常青树”以及“游击队长”2016年2月11日,瓦尔德内尔宣告正式退役。
刘国梁,1976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在读,中国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
获奖情况:
一等功1次
男子乒乓球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大满贯*
刘国梁从6岁起开始跟父亲学打乒乓球,与银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拿到所有的世界*。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10岁那年父亲把他带到了北京,由于他在打球上显露出的天赋与灵气,被选进了解放军乒乓球队。在教练员的悉心指导下,他以超出同龄人的毅力刻苦训练,很快在小队员中脱颖而出,13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5岁又破格晋升到国家队,开始了为国争光的人生道路。
1991年中国乒乓球男队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团体降到第7名,男单未进前8名,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历史的低谷。正是在这一年,年仅15岁的小将刘国梁进入了国家乒乓球队, 第二年他在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上战胜瓦尔德内尔而一举成名。一时间大家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作为那一时期的国家队运动员,肩负着重夺乒乓球世界*,重振中国乒乓球雄风的重任。当时,中国乒乓球队意识到,要想在世界取得领先地位,技术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突破口就定在了刘国梁的身上。作为直拍选手,在教练组的指导下,他刻苦钻研技术,练就了一手直拍横打及正反面发球和击球的绝活,打法日趋成熟,开始渐露头角。
1993年,只有17岁的刘国梁*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出征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他与队友合作,夺得了男子团体亚军。
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中,刘国梁作为中国男子团体比赛的主力队员,以精湛的技术和超群的实力为中国队立下了汗马功劳,终于夺回了失去6年的男子团体*。在男子单打比赛中,他战胜瓦尔德内尔,与孔令辉会师在单打决赛。这一年,中国乒乓球男队终于打赢了翻身仗,重新确定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刘国梁也从此成为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领军人物。
在成绩面前,刘国梁没有自满,更没有止步。他始终瞄准乒坛的*水平,向强手学习,向高标准奋进。1996年他获得了第17届世界杯男单*,并且在备受关注的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经过多场艰苦比赛,获得了*个男子单打奥运*,与孔令辉合作,获得了双打*,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1999年在第45届世乒界赛上,23岁的他获得了男子单打*、双打*, 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的大满贯*,达到了他运动生涯的*峰。
在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刻苦的努力,以及强烈的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精神。从小开始他就从不放松每一刻的训练,不放过每一个技术的癖漏,对于每个动作他都严格要求。每次练习,他挥臂上万次,胳膊都练肿了,还忍受着肩部损伤的疼痛挥拍继续练,有时每天跑动几千米甚至上万米,脚掌打了血泡,垫上海绵再练。他训练用的球拍,球板和手柄上都磨出了深槽和指印坑。正是有了这种“任你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才使得刘国梁能够在乒乓球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刘国梁常说,成绩的取得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属于祖国,属于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他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为灾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等捐钱捐物,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运动员的高尚道德情操。在他退役的时候,面对出国、代表省市打超级俱乐部联赛、经商等有较高经济报酬的出路,刘国梁都没有动心,而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毅然选择了教练员这个职业,为的是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世界*,为的是继续保持中国乒乓球的长盛不衰。
2003年,27岁的刘国梁正式出任国家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成为了国家队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他很快进行了角色转变,谦虚好学,勤奋钻研业务,积极摸索总结训练方法与经验,并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陪队员加班加点。做就做到*,这是刘国梁的性格。在2004年3月的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上,刘国梁带领的中国男队蝉联了世乒赛男子团体*,在斯韦思林杯上第14次刻上了中国的名字,捍卫了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的荣誉。这个成绩也成为了他执教生涯以来的*重要胜利。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刘国梁带领中国乒乓球男队又夺取了一枚*,一枚银牌。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刘国梁身上的任务十分艰巨,摆在他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作为中国乒乓球界新的领军人物,他任重道远,他将在教练员的岗位上不断努力,带领着中国乒乓球男队在未来的世界赛场上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