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退役,落选了。
北京时间6月25日,美国田径奥运选拔赛继续进行,男子400米的选拔赛爆出了不小的冷门,曾经获得过雅典奥运会*以及北京奥运会亚军的瓦里纳仅仅跑出了45秒24,仅排在第六名,遗憾落选该项目名单。
杰里米·瓦里纳,出生于1985年1月13日,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杰里米·瓦里纳是继美国*田径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之后最出色的田径400米运动员之一,已经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田径男子400米和4*400接力的*,并且在2005年的赫尔辛基田径世锦赛上再次夺冠。杰里米·瓦里纳是目前为止男子田径400米项目的第一人。
中文全名: 杰里米·马修·瓦里纳
英文全名:Jeremy Mathew Wariner 国家/地区: 美国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1984-01-31 出生地点: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县艾尔文市(Irving) 身 高: 183cm(国际田联数据6英尺,大家不要随意修改) 体 重: 71公斤 项 目: 田径 瓦里纳是继迈克尔·约翰逊之后美国最出色的田径400米运动员之一。今年23的他,已经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田径男子400米和4*400接力的*,并且在2005年的赫尔辛基田径世锦赛上再次夺冠。
编辑本段主要成绩
2004年奥运会男子400米*,4x400米接力*杰里米·瓦里纳
2005年美国田径锦标赛400米* 200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400米* 2005年国际田联黄金联赛瑞士苏黎世站400米* 2006年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奥斯陆站400米* 2006年国际田联黄金联赛罗马站400米* 2006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田径超级大奖赛400米* 2006年伦敦田径大奖赛400米* 2006年国际田联黄金联赛柏林站400米* 2007年德雷克田径赛200米亚军 2007年大阪田径大奖赛400米* 2007年阿迪达斯田径经典赛400米* 2007年伦敦田径超级大奖赛400米* 2008年北京奥运会400米亚军 4x400米* 2009年柏林世锦赛男子400米亚军[1]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辉煌成绩
杰里米·瓦里纳(Jeremy Wariner)是当代最出色的400米运动员。在过去四个赛季中,他在田径场上杰里米·瓦里纳
写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除曾在国际业余田联(IAAF)比赛中被击败外,他在锦标赛级别比赛中的*地位始终无人可以动摇。在大阪,他以世界*的实力连续第三次蝉联锦标赛*;除个人400米外,他还作为4x400米接力赛的一员为美国赢得了*。 瓦里纳在大阪取得的43.45秒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二佳成绩,也使他成为400米比赛历史上跑得第三快的人。 他在400米比赛中的领先地位固若金汤,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事实上,在瓦里纳的400米赛跑生涯中,约翰逊的43.18秒世界纪录成为*尚未被征服的目标。这两位杰出运动员的辉煌运动生涯还有一个有趣的交叉点——约翰逊是瓦里纳的经纪人。 不过,瓦里纳正在朝着约翰逊的纪录挺进。2007年,他囊括了本年度八项*成绩中的六项,最慢的一次为44.05秒。他在本年度参与的十项赛事中都取得了*。 瓦里纳曾表示,他“喜欢成为聚光灯的焦点,那种感觉不亚于在赛场上驰骋”。在跑道上,他总是身着带有彩色暗影标志的阿迪达斯运动服——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商标。在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他也会非常高兴地向认出他的人们致意,并真诚地回复粉丝们的邮件,但归根结底,他仍是一名永远属于赛场的运动员。
少年天才
迈克尔·约翰逊赢得首项世界*时,瓦里纳还是一名年仅七岁的儿童。不过,这位五块奥运会*得杰里米·瓦里纳
主堪称体坛上的常青树。瓦里纳在三年半前赢得奥运会400米比赛*,而上一届奥运*正是他现在的经纪人兼良师益友——约翰逊。能够得到约翰逊的指导当然令人受益匪浅。克莱德·哈特(Clyde Hart)在谈到瓦里纳时表示:“他热爱跑步,热爱运动。我以前以为迈克尔是*拥有这些品质的运动员,但现在我知道,杰里米比他毫不逊色。”
成长经历
1999年,约翰逊在征服第四项世界*的征途上创下了400米世界纪录。随着时间的流逝,瓦里纳正在日益接近这一目标。获得奥运*的那一年(2004年),他的*成绩是44.00秒;赢得第一项世界*的赛季(2005年),他的成绩上升到43.93秒;2006年是美国人的*丰收年,瓦里纳将*成绩提高到了43.62秒。现在,他又将这一数字减去了0.17秒。 2006年,瓦里纳屡创辉煌。这一年他不仅跑出了*成绩,还占据了本年度前全部五项*成绩以及前十二项*成绩中的十项。他的43.62秒成为七年以来的世界*成绩;瓦里纳还在黄金联赛六个赛程的比赛中将400米第一名尽收囊中 ,成为头奖获得者之一。 2007年,瓦里纳不负众望,再次将运动生涯推向顶峰。赛季初期,他致力于提高基本速度,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全美锦标赛200米赛中以20.35秒的成绩高居榜首,第四次摘取桂冠。此后,他前往欧洲,在亨杰里米·瓦里纳
格罗和伦敦跑出了两次44秒。世界锦标赛之前,8月一个温和的瑞典斯德哥尔摩之夜,他在决赛中跑出了43.50秒的*成绩。 在过去四年里,瓦里纳成为无可争议的400米头号选手。2006年,瓦里纳赢得了由美国田径协会授予的*奖项——杰斯·欧文斯奖 (Jesse Owens),该奖专门对本年度表现杰出的美国运动员进行表彰。 此瓦里纳之前,埃德温·摩西(Edwin Moses)和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等*运动员曾获得此奖项,迈克尔·约翰逊更在1994至96年连续三年获得该奖项。
桑兰
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中国奥委会官网特约记者,中国体育界的“阳光女孩”,“奥运之星保障基金”的发起人 ,还被称为“申奥大使”。
桑兰在国家女子体操队时曾多次获得国内国际比赛*,然而在1998年7月22日,她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此后,坚强的她在轮椅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
1999年1月她成为了第一位在时代广场为帝国大厦主持点灯仪式的外国人,1999年4月荣获美国纽约长岛纳苏郡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第五届“勇敢运动员奖”,2000年5月点燃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火炬,2000年9月代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演出。2002年9月,桑兰加盟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新闻集团下属的“星空卫视”,担任一档全新体育特别节目《桑兰2008》的主持人,她用这样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奥运之路。也是在2002年9月,桑兰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破格免试录取,就读广播电视专业。
2007年桑兰与互联网结缘,她的全球个人官方网站上线,同时她也被聘为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特约记者。
桑兰在2007年6月作为“奥运之星保障基金”的发起人,加入到了“奥运之星保障基金”的筹建工作中,为了让更多曾做出突出贡献的伤残运动员有个更好的归宿,她将为退役运动员的社会福利事业展开各方面的工作。
命运的多舛没有让桑兰低头,面对新的人生境遇,她艰难而又坚毅地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作为曾经的中国体操的旗帜性人物,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兰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不幸只会让她更加的成熟。她的辉煌诉说着她的成长,她的人生低谷,也得到好心人不断地鼓励。她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大众给了她站起来的勇气。
桑兰传播着中国的奥运之梦,她此生注定要和奥运结缘。
桑兰凭借自己顽强、乐观的心态,用她自己的行动和事迹感染着世界,她是最富奥运精神的女性榜样。
我有信心可以做好经过多年艰苦勇敢的奋斗,桑兰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春天。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桑兰,去年九月加盟了星空卫视,主持即将开播的奥运特别节目《桑兰2008》。据了解,桑兰受到星空卫视的力捧,出来破天荒以主持人的名字为节目命名外,这个特别节目还会一直做到2008北京奥运开幕那天为止。
虽然已经无法在赛场上奋斗,但是,桑兰说:“我会在主持人的岗位上,继续为我喜爱的运动事业做贡献。虽然我没有经验,还有身体的原因,但是我一定能面对的,我正在充实自己,学习文化。我可以做得很好的。”一路遇到重重的困难,桑兰告诉我们,她是凭着运动员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毅力走过来的。”
深得白岩松老师鼓励****主持人白岩松对桑兰的一生影响很大。桑兰说:“当初一心想读大学,也没想过要读什么专业,开始觉得法律不错,但是不是特别钟爱,有一次上白岩松老师的节目,他以一位友人的身份鼓励我读新闻,就决定了我今后的路向了,碰巧在我拿到北大入学通知书的下午,就签约了星空卫视。”
渴望爱情开出择偶标准昨天刚参加完华夏男儿勇闯美人关的活动评委,桑兰表示做评委和教练都是她的梦想,不过这次做的不是体操评委,而是选美评委。桑兰告诉我们,她渴望爱情,但相信缘分,如果缘分到来,一定会去尝试。至于喜欢的类型,桑兰说:“我喜欢有才华、英俊和人品好的男孩!”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17岁的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
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这个笑容甜美的姑娘来自浙江宁波,1993年进入国家队,个性温顺,但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因为她的坚强、乐观,美国院方称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光辉形象”,而那么多美国普通人去看她,并不只是因为她受伤了,而是为她的精神所感染。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看望桑兰时说:“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都知道这位勇敢的女孩的事。”美国总统克林顿、前总统卡特和里根都曾给桑兰写过信,赞扬她面对悲剧时表现出来的勇气。桑兰与“超人”会面的经过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这个电视台50年来只采访过两个中国人,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桑兰。桑兰还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自己的偶像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席琳-迪翁。她的监护人说:“她太可爱了,像我们这些在她身边的人都愿意去帮助她……”
杨威
这是北京初春的一个普通的早晨。街上赶着上班的人行色匆匆。
此时,中国体操队的队员们已经上班了。当然,他们的工作就是训练。
中国体操女队从法国请来了编舞教练,男队员会时不时看看那边,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不知是不是也适合这里。反正中国体操队以前在老馆训练时,男队和女队是分开的。
我们的主人公杨威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
今天早晨,杨威身体不大舒服,据他自己说是有点感冒。不过在这个体操新训练馆中,在男队友、在女队友热火朝天的训练氛围中,有点小伤小病,每个队员都不会轻易放弃训练的。毕竟,雅典奥运会还有不到半年就开幕了。而对于杨威来说,这半年,是他向世界证明它是真正的全能王,最关键的半年。
2000年悉尼奥运会,杨威在男子个人全能比赛中六项共获得58、361分,以0、113分之差,败在俄罗斯名将涅莫夫手下。
2003年,杨威又以0.064分之差,惜败于美国选手保罗汉姆。尽管身边的教练、队友都认为杨威应该是真正的全能王,但杨威知道,没有拿到*,说什么都没有用。
1996年,李小双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个人全能*,因伤退役后,中国男子体操队能人辈出,但全能选手却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的磨练,即将到来的雅典奥运会上,杨威承载了人们的期望。杨威参加过的大赛很多,*也拿到不少,甚至还有奥运会的*,那是悉尼奥运会男团*的印证。
杨威和李小双是老乡,他们都来自湖北仙桃。杨威从5岁开始练体操,1993年,杨威13岁,他参加了全国体操少儿比赛,一举夺得了五个单项*。当时刚刚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摘得*的李小双,客串记者来采访杨威。杨威说:“小双拿着仙桃电视台的话筒来采访我,因为我拿*了嘛。采访的内容不记得了,大概也就是第一次拿*是什么心情。当时其实我知道小双,因为我看92年奥运会嘛,看了之后知道他的,但是没有那么深的感觉,不会想到一个奥运会*是那么实在的那种,只是有一种印象他是奥运会*,没什么感觉。”
1996年底,杨威进入国家队,八运会、曼谷亚运会他得到了初步的锻炼。而对它真正的考验是1999年在天津举行的体操世锦赛。
199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天津。杨威说:“99年挺紧张的,我感觉是我比赛当中最紧张的一次,一上场都不知道怎么办了。一上场都感觉懵了一下子,而且又是我头炮,中国队的第一个人出场。完了整套下来之后可能当时就因为经验不足,感觉最后一个动作结束了应该可以松口气了,结果就因为松口气造成了一点小失误。天津观众特别热情,给我一下就震懵了,一上场就感觉耳边四周全是观众、全是呐喊打鼓的声音。我没经过这阵势,一上场就说黄导我懵了,然后黄导说深呼吸一二三深呼吸。我然后就呼吸,完了上去比赛,只要比完第一项后面就好比了。其实有三个阶段,99年是想拿,但是没有具体的怎么来安排自己去拿这一块(*),只是脑子里面想拿,自己有这个能力能够拿。然后到了2000年没有想到拿,只是想今天我要把这场全能决赛比好,能够比出我自己的水平,因为当时知道最强的对手就是涅莫夫,出发之前我就跟自己说今天只要能够顺利地下来、能够发挥自己平时训练的水平,我就成功了,没有想过去拿*。”
涅莫夫当时正处在*时期,他的表现当真是让人感觉,像是在读体操的教科书一样。杨威和他比起来,确实显得稚嫩了一些。但当时杨威的发挥,也的确是相当的出色。
杨威说:“当时我是觉得满意了,因为毕竟涅莫夫是96年跟小双一起比过赛的,我的感觉就是他是我的一个比我早出道一个前辈那种感觉,所以能跟他在一起比赛我就已经感觉很高兴了。跟他分数相差得也不大,证明我的实力了。我感觉奥运会那么大的比赛我能拿到第二,也证明我有那个实力去拿第一,我就感觉挺高兴了,可能当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去拿第一。”
悉尼奥运会之后,杨威成熟了许多。他的前辈涅莫夫也渐渐开始走了下坡路。
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美国阿纳海姆。2003年体操世锦赛之前,杨威已经是男子个人全能*的热门人选了。然而美国选手保罗-汉姆的出现,似乎是要截住杨威,直接接涅莫夫的班。这位选手被美国媒体誉为神童。
杨威说:“去年美国比赛去之前是很想拿这一块(*),但是去之前碰到很多困难,比如发烧、脚扭伤,还有体力特别差,很多困难。但是没有放弃拿这块*的想法,因为毕竟这几年都是比赛,不断地比赛,但是没有拿到我心目中的
份量最重的那一块世界全能*,所以特别想拿。”
五项过后,杨威以微弱优势领先保罗汉姆。杨威最后一项,是自由体操。
杨威说:“我第五个做。一上场之后,咚!第一串挺好。第二串,关键就在第二串,做得特别好,一下子特别有信心。托马斯做得特别开,最后我站在那里想落地看能不能站稳,结果就是想着站稳,所以放手早了,早了之后打腿早了
打腿早造成人的重心在前面,完了之后动了一小步,可能也就输在这一下。下来之后特别特别累,但是比赛已经比完了,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也控制不了,所以只有等待结果,就等待保罗汉姆的比赛。他们说保罗汉姆单杠得打到9.7才行,我想应该没那么好吧,结果他那套做得特别完美,下来之后,咚!落地站稳了。我想等待结果吧,结果得了第二,一下心里特别酸,就控制不住感情小哭了一会儿。哭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完了之后回宾馆,回到宾馆想了一会儿,他们都过来劝我、安慰我明年再来,明年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当时心里面还是恢复不过来,一下子特别低落,一直到上飞机回国心情还不好。现在搬到新馆训练了,才慢慢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情重新投入训练。”
杨威和一帮湖北籍的队友有时会聚聚餐,做点自己爱吃的。杨威说:“我是左撇子,都是左手炒菜,写字本来小时候是左手,被我妈扳过来了。”
由于新的体操训练馆特别大,黄玉斌总教练想出了用步话机指导队员训练这个主意。
杨威说:“奥运会不断临近,有了比赛的感觉,有了奥运会的这种压力,有压力我也感觉练得也有劲头。六套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有点老了,我感觉还好,因为毕竟已经四年了,改规则、该有的变化已经全部都加进去了,新出来的动作全都加进成套了。剩下来的这几个月,主要是稳定自己的成套,再一个就是总结自己去年比赛的经验和教训,一个是落地稳定性得加强,再一个增加整套动作的观赏性,首先让观众感觉到你这套动作特别的好看,他们才会给你鼓掌,一鼓掌裁判印象分自然会增加。所以现在主要练这两个方面,一个是落地的稳定性,再一个就是增加动作的可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