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皇后(彼得大帝与妻子叶卡捷琳娜)

2023-01-26 23:17:02 最新体育 zengha

叶卡捷琳娜女王的历史

叶卡捷琳娜二世

开放分类: 人物、历史、俄国

俄国女皇(1762~1796)。阿列克谢耶芙娜,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在位期是1762年至1796年。

在俄国历史上,叶卡捷琳娜女皇与彼得大帝齐名,这位俄国女皇,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参加宫廷政变,登上皇位。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她的政绩卓越,一段段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史更成为一代代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叶卡捷琳娜女皇,德国人,14岁随母亲来到俄国,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的外甥彼得,并皈依俄国东正教,成为俄国王位的继承人。

当叶卡捷琳娜与其母的马车奔驰在东欧平原的驿道上时,可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当从小熟悉宫廷倾轧的她,对未来将要面对的复杂的宫廷生活显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到莫斯科之后,叶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为皇储的配偶,但接下来的18年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个身体嬴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宠爱自己的情妇,经常羞辱叶卡捷琳娜。在这期间,叶卡捷琳娜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在书本中积累知识,同时偷偷组织了一个小团体,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奥尔洛夫五兄弟为首的近卫军青年军官,成为支持她的铁腕力量。 1762年,彼得三世被杀,叶卡捷琳娜迅速登上俄国女沙皇的宝座,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

1762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叶卡捷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在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几天后,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经过18年的忍辱负重,叶卡捷琳娜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大帝国的主人。

1729年5月2日生于奥得河畔的什切青市(今波兰境内),1796年11月17日猝死于皇村(今普希金市)。父亲是德意志安霍尔特-策尔布斯特王族的职业军官,母亲是德意志霍尔施坦戈多普王族的公主。1745年8月,同俄国皇位继承人彼得大公,即后来的彼得三世结婚,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彼得三世执行亲普鲁士方针,损害俄国利益,引起了贵族的不满。1762年7月9日,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处死了彼得三世,登上了皇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对内政策方面,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60年代,自诩“开明君主”,实行开明专制,同伏尔泰、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1767年,她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转向公开的反动统治。1775年,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1785年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和《御赐城市特权诏书》,使贵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位期间,她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

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对土耳其发动了两次战争(1768~1779、1787~1791),打通了黑海口,侵占克里木半岛在内的黑海北岸广大地区。1788~1790年同瑞典进行了战争。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于1772、1793和1795年3次瓜分波兰。侵占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置格鲁吉亚为保护国,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在波兰问题上,叶卡捷琳娜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纵波兰选王会议,将她的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王位。1772年,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得到了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的一部分。波兰爱国人士进行了灭亡前的反抗,1791年,爱国党通过了《五三宪法》,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结果遭到俄普两国的联合打压,叶卡捷琳娜的军队攻占华沙,宣布《五三宪法》无效,并与普鲁士一起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得到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1793年波兰的最后一次议会上,在叶卡捷琳娜军队的刺刀下,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过了这个被宰割的协约。叶卡捷琳娜本来可能想为她的情夫保留一个傀儡王国,但1794年波兰救亡起义风起云涌,在联合普奥两国镇压了波兰起义后,为免夜长梦多,决定第三次瓜分波兰,使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三次瓜分波兰,贪婪的北极熊共分得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没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土耳其始终是沙俄的头号假想敌。但叶卡捷琳娜时代对土耳其的战争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1768年,在俄国挑逗下,土耳其对俄宣战,本来被认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却呈现出俄国一边倒的优势,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爱琴海四条战线大获全胜,在1774年的和约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赔款之外,还被迫承认克里木汗国独立(后为俄国吞并),并承认俄国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耳其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双方都在备战。1787年两国战争再次爆发。这一次,俄军在苏沃洛夫(此君后来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还要大显身手)率领下赢得更加彻底,著名的伊兹梅尔一战中歼敌2万多。土耳其再次以失败者的身份签订和约,割让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土地,并承认克里木纳入俄国版图。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沦为任人宰割的西亚病夫过程中,叶卡捷琳娜是最大的催化剂。

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还有个小插曲,瑞典“演员国王”古斯塔夫想乘机偷袭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结果大败而归。瑞典、波兰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国在欧洲扩张的三个主要对象,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取得全胜。

望着大大扩张了的俄国版图,叶卡捷琳娜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叶卡捷琳娜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后与伏尔泰有过密切的书信联系,还曾资助过狄德罗。她兴办各类学校,提倡文学创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取消对贸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这个专制主义宝座上坐热之后,她的思想逐渐改变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持续了一年多就被镇压了下去,而且未占领过战略意义重要的大城市,但还是使女皇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如改“省,州,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制,并给予贵族更多更大的权力,1787 年颁布的《俄国贵族、自由和特权诏书》是集中体现,她也因此被称为“贵族女皇”。对此,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从长期来看加剧了贵族农奴主和农奴两个阶级的矛盾对立,农奴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进一步加深。农奴制一直是俄国社会的一大痼疾,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剧了它并将这个棘手的难题推给她的后代去解决。

叶卡捷琳娜二世事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她在位34年,是俄国农奴制度的黄金时代,此间俄罗斯国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67万平方公里,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但这并不能说明女皇本人是个战争狂人。事实上,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的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伏尔泰形容她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另外,女皇还在狄德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对他施以援手。哲学家窘迫到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大量藏书来获得生活费的时候,女皇资助了他几十万卢布买下了他所有的藏书,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在狄德罗去世之前不要让他和他的书分开,因为“这是一件最痛苦不过的事”。

在日常生活方面,女皇也十分有规律,而且待人和善。几乎所有伺候过她的内命妇都对她的人品交口称赞。叶卡捷琳娜有一位外国厨师,他做的饭菜并不适合女皇的胃口,但女皇不忍心辞退他,因此忍受了好长时间他的饭菜。某晚她到大厅找人帮她送信,结果发现侍从们正在大厅打牌,结果她吩咐其中一个去送信,然后自己坐下来继续打。

女皇的身体一向不错,但她丰富的夜生活很可能消耗了她太多的体力(俄罗斯的这种宫廷风俗在欧洲各国早就遍地开花,尽人皆知了),1796年11月初的一天,女皇像往常一样享用了五分之一斤的咖啡豆煮出来的浓咖啡之后独自到换衣间去更衣。很长时间之后,宫女打开大门,发现女皇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她中风了。

1796年11月6日,叶卡捷琳娜在极度痛苦中结束了她辉煌的一生。她死前吩咐把一份诏书藏在首饰盒中,这份诏书很可能写着她死后王位的归属(那自然是亚历山大了),但这份遗诏被随即赶来的保罗大公烧毁。后者成了俄国的新皇帝。

1801年,不得人心的保罗一世被刺杀,亚历山大大公继位,就是号称“北方的斯芬克斯”的亚历山大一世。看来,女皇的最后一个寓言也实现了。

彼得一世有8子,为何偏让不忠的皇后继位?

彼得一世这个人物一生其实很悲惨,他虽然有八个儿子,六个女儿,但是能继承他皇位的八个儿子都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去世了,以至于他只能无奈之下选了他的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来做皇位继承人。

那为什么说皇后不忠呢?是因为她在成为皇后之后偷情,还是个侍卫。要不是实在是没有继承人,彼得一世绝对不会继位给她。

其实要说起这个皇后还是挺传奇的。她出身低微,并不是一个高贵的女子,但是她一生中至少有过五个男人:一个瑞典龙骑兵、舍列麦杰夫元帅、爱沙尼亚总督鲁道夫·费利克斯·鲍尔、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什科夫,最后一个就是皇帝彼得一世了。有如此魅力,大部分都是因为她的美丽。

那么为什么皇帝也会喜欢她呢?她不仅很漂亮,还因为她彬彬有礼,性格温柔,力量惊人,善于交流,在危急时刻,还能冷静面对。因为作为皇帝,什么美人会没有见到过,而且她还地位低微。正是因为她有这些优点和过人之处,才会引得彼得一世对她另眼相看。

作为俄国第一任女皇帝,在叶卡捷琳娜称帝之后,并没有像同样作为中国第一任女皇帝武则天那样,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有政治上的才能。首先她一登基,就将彼得一世的前妻关押到了鲁塞堡的黑牢中,据说是因为在报复彼得一世杀死了她的情人侍卫;之后还不理朝政,整天放荡不羁,过着糜烂的生活。

叶卡捷琳娜是幸运的,出身卑微还能当女皇帝,是一个女性成功的典范。

谁知道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王夺取王位的历史…麻烦帮帮...

在俄国历史上,叶卡捷琳娜女皇与彼得大帝齐名,这位俄国女皇,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参加宫廷政变,登上皇位。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她的政绩卓越,一段段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史更成为一代代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叶卡捷琳娜女皇,德国人,14岁随母亲来到俄国,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的外甥彼得,并皈依俄国东正教,成为俄国王位的继承人。

当叶卡捷琳娜与其母的马车奔驰在东欧平原的驿道上时,可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当从小熟悉宫廷倾轧的她,对未来将要面对的复杂的宫廷生活显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到莫斯科之后,叶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为皇储的配偶,但接下来的18年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她时冷时热,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个身体嬴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宠爱自己的情妇,经常羞辱叶卡捷琳娜。在这期间,叶卡捷琳娜自称“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在书本中积累知识,同时偷偷组织了一个小团体,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6�1奥尔洛夫五兄弟为首的近卫军青年军官,成为支持她的铁腕力量。 1762年,彼得三世被杀,叶卡捷琳娜迅速登上俄国女沙皇的宝座,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

1762年,女皇叶丽萨维塔去世,正在怀孕的叶卡捷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登上了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后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动,终于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他下令在“七年战争”中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在国内,他要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结果,自然是人心思变。在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几天后,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经过18年的忍辱负重,叶卡捷琳娜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大帝国的主人。

1729年5月2日生于奥得河畔的什切青市(今波兰境内),1796年11月17日猝死于皇村(今普希金市)。父亲是德意志安霍尔特-策尔布斯特王族的职业军官,母亲是德意志霍尔施坦戈多普王族的公主。1745年8月,同俄国皇位继承人彼得大公,即后来的彼得三世结婚,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彼得三世执行亲普鲁士方针,损害俄国利益,引起了贵族的不满。1762年7月9日,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处死了彼得三世,登上了皇位。

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皇后(彼得大帝与妻子叶卡捷琳娜) 第1张

沙俄时代为什么会有两个叶卡捷琳娜女沙,究竟是怎么回事?

俄国18世纪被称为“女皇世纪”,这是因为俄国历史上仅有的四位女沙皇都在这一时期,严格地说还都和彼得大帝有关系。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其中还有两位叶卡捷琳娜女沙皇,这是怎么回事?

彼得大帝在没有指定接班人的情况下就去世了,俄国面临着皇家的争权夺利,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接替者是他的遗孀叶卡捷琳娜皇后。她就是俄罗斯帝国第一位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原名是玛尔塔,是波兰人,来到俄国皈依东正教后更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在认识彼得后,她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的女仆,成为了皇后,甚至一跃成为了俄国女皇。然而仅仅两年,这位女皇就病逝了。

不过这位女皇和大清还扯上了关系,雍正朝签订过一份《恰克图条约》,而俄国就是叶卡捷琳娜一世时期。

俄国历史上仅有两位君主被誉为“大帝”,就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但是她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其实叶卡捷琳娜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要是按辈分的话,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孙媳妇。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叫索菲娅·奥古斯特,说起来其实她是普鲁士人,她的父亲是普鲁士的一位将军,还是个公爵,封地是安哈尔特-采尔勃斯特公国,这只不过是当时德国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国。

在欧洲有一件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联姻。对于索菲娅·奥古斯特来说,也有这个情况,别看她是普鲁士人,但她有一个远房表哥卡尔·彼得,就是俄国彼得一世的外孙。这孩子突然有一天成为了皇位继承人,所以身价倍增,很多德意志公国的适龄公主都梦想嫁给他。而最终索菲娅·奥古斯特胜出了。来到了俄国的索菲娅公主皈依了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

不过对于叶卡捷琳娜来说,这段婚姻并不幸福,二人的关系势同水火。所以就在彼得继位后没多久,叶卡捷琳娜发动了政变登基称帝,成为俄国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帝国有史以来的第四位女皇。叶卡捷琳娜是谋反篡位,但她却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皇。

登基后的叶卡捷琳娜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使俄国国力壮大,在当时的欧洲难逢敌手。

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于俄罗斯最大的功绩,恐怕就要说在领土扩张上的贡献了,正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俄罗斯开始向南、向西全面扩张。

在欧洲方向,叶卡捷琳娜二世参与了三次瓜分波兰,把波兰从地图上抹去了。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不断地打击这个帝国,土耳其被她打没了半条命。

“假如我能够活到200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这是她的豪言壮语,也是她的理想。确实很难想象,一个女人的野心会如此之大。

俄国的三代帝王: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如下:

1、彼得大帝是伊丽莎白一世的父亲;

2、伊丽莎白一世为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

3、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二者无直接关系。

伊丽莎白一世女皇未婚而且无嗣挑选了彼得三世为继承人,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三世的妻子。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是普鲁士一个没落贵族。

她的远房表哥,荷尔施泰因王子卡尔·彼得·乌尔里希,也就是俄国彼得大帝的外孙,被他的姨妈,俄罗斯女皇叶丽萨维塔选中,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

又由于普鲁士与俄国的联姻,以及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认可,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了彼得三世的妻子。

扩展资料:

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在位情况: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年—1725年在位)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年—1730年)

女皇安娜(1730年—1740年)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年—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年—1762年被杀)

皇帝伊凡(1762年—1764年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叶卡捷琳娜二世

百度百科-彼得一世

百度百科-伊丽莎白一世

百度百科-俄国-俄罗斯帝国

绝不输男皇帝,俄国历史上的女皇

在俄罗斯历史中,18世纪是俄罗斯的女性王朝”,这个世纪共出现了四位女皇,在她们的执政下,将俄罗斯推向了辉煌时期。那么,这些女皇都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 外国历史故事 中了解一下吧。

叶卡捷琳娜一世

原名马尔塔·斯科夫龙斯卡。她是一个立陶宛农夫的女儿,三岁就成了孤儿,被一个路德派牧师。马尔塔在养父家又做女佣,又做保姆。她不识字更不会写字,讲的俄语带有很重的德国口音。她最初嫁给一个瑞典骑兵。1702年,在北方战争期间,马尔塔成了俄军的俘虏,后来变成彼得宠臣缅希科夫的情妇。1703年,彼得大帝在缅希科夫家和她邂逅,从此俩人结下不解之缘。命运使叶卡捷琳娜这个他人往日的姘妇,一跃成为居万人之上的君王的宠姬。她相貌出众,妖冶妩媚,加之又温柔有礼,故此很快就征服了彼得的心。

1703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马尔塔改信,并更名为叶卡捷琳娜。1712年2月,彼得和叶卡捷琳娜正式结为夫妻。1724年5月8日,彼得加冕叶卡捷琳娜为皇后。彼得大帝发怒时,只有她能安定沙皇的情绪。她和彼得一共生了11个孩子,但只有两个成活。

彼得一世死后,在缅希科夫和近卫军的拥护下,最高会议和枢密院共同宣布叶卡捷琳娜为女皇。1726年,在缅希科夫策划下,叶卡捷琳娜一世建立最高枢密院,把彼得大帝时的执政工具——枢密院、最高会议等一概抛开。农民原来以为她的上台会使百姓的生活比起彼得大帝时代要有所改善,但是叶卡捷琳娜一登基就宣布,她要把彼得开创的事业进行到底。

叶卡捷琳娜一世当政时,将彼得的前妻移到施鲁塞堡,把她关在黑牢里与老鼠为伍。她把自己的娘家人从外省召到首都,一概封以伯爵等贵族头衔。她则沉溺于享乐,急迫地享用女皇的地位给她带来的一切。但乐极生悲,几个月的放荡生活就使她的心脏出了病,她不得不考虑由谁来继承她的问题。她本来想让女儿伊丽莎白继位,但公众的舆论希望由彼得的孙子登基。在缅希科夫的操纵下,女沙皇在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指定彼得一世的孙子继承王位,称彼得二世。她只做了两年的女皇就去世了。

叶卡捷琳娜一世执政时,朝政一片混乱,于是人们又怀念起彼得大帝,尽管他过于残酷了些。但是1726年,她遵照彼得一世的遗嘱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这是她值得肯定的地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