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为庚子年。
“庚子赔款”,指的是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事发1901年,现在是2020年,距今已有119年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辛丑条约》中的所涉及的赔款,因为是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规定,所以也叫庚子赔款。赔款按中国当时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9.82多亿两,各省"地方赔款"还有0.2亿两以上。因此,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这笔巨款相当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2倍。各国要求赔款的数目如下:俄国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两、法国70878240、英国50620545两、日本34793100两、美国32939055两、意大利32939055两、比利时8484345两、奥地利4003920两、荷兰782100两,其余的43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分享。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利息共500003000两。本息合计900008000两,以海关税、盐税担保。
条约签字以后,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但到1904年以后,银价下跌,而庚子赔款是按银价算的,于是,列国在1905年7月2日,强迫清政府将庚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两。
这笔巨款还款方法大约有以下三种形式:
1.债券:由清政府发出五种债券,按分摊数额交给各国收执,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为担保。帝国主义遂将各通商口岸50里内的常关税也划归外国人管理的海关税务司管理。
2.额外款:"镑亏借款"。《辛丑条约》规定,赔款数目虽按银两计算,因帝国主义国家的货币用金,还须按照白银市价折合为金币,这样亏损很大,这种亏损称为"镑亏"(以英国货币金镑为代表)。清政府为筹付这笔额外支出,1905年4月又向汇丰银行订借英金一百万镑,借款利息五厘,期限20年。
3.庚款办学: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庚子赔款"对中国进行精神、文化侵略的重要活动之一。在中国从事传教、经商30余年的史密斯,曾于1906年向美国总统建议"退还庚款"来培植中国学生。190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用"退还庚款"来教育中国学生的提案,1909年付诸实施。从1923年起英、法、意、比、荷各帝国主义国家也竞相效仿,用此款办起了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这笔巨款到底还完了没有?
没有还完,主要原因有:
1.一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美、英、日、荷四国部分的庚款余额则改订偿付办法。
2.抗日战争影响: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停止对日赔款。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加剧,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冲突尖锐化,中国也无力赔款。于是英、美等国于1938年纷纷停止"庚子赔款"。至此,中国共赔款白银已近6.532亿两,折合银元近10亿元。
事实上,每个国家退货的原因都不一样。他们并没有决定统一离开中国政府。翁首先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国家,一个是苏联和俄罗斯,一个是美国。
中国政府归还庚子赔偿金的理由是要求中国。为什么?当时,俄罗斯在10月革命建立了国家之后,还没有得到很多国家的承认。因此列宁宣布,将废除利用以前的帝政权与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庚子赔偿金。
美国还特别在那里吗?美国是第一个提议自主归还庚子赔偿金的国家。1908年12月,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就庚子赔偿问题进行了讨论。海约翰表示“庚子赔偿事件的件数太多了”。之后,他与美国议会进行了多次交涉,确定中国不需要赔偿,但明确表示美国归还的钱只能用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清华是这样来的。
剩下的英德日等国和苏美不同,庚子的赔偿金退还是因为战争爆发的缘故。战争爆发后,英法等协约国劝中国参加协约国的对德作战,打击了德国在远东的利益。借此机会,中国向各国提议延缓庚子赔偿金的支付,希望延期10年的支付。
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中止了对德国的赔偿金。奥地利·匈牙利帝国崩溃后,奥地利和匈牙利在1919年和1920年放弃了赔偿金。对奥地利·匈牙利的赔偿金也结束了。之后,1922年英法两国也提议将赔偿金归还中国。1923年,1926年日本和意大利也提出了向中国返还赔偿金的文化教育事业。
之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庚子赔款全部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我觉得这笔钱可能在清朝末期政府手里还没有用于教育事业。但庚子的赔款总是一笔屈辱的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感谢你现在在中国生活。洗了百年国耻,中国更自强不息。
你好~
让我为你解答(简短):
(1)主要内容:
1.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2)签订时间:
辛丑条约 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 9月7日由清政府全权代表奕(匡力)、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的代表在北京签订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