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在鼎盛期后陷入数个世纪的持续衰落是不争事实,现在的西班牙人均收入在欧洲排名靠后,经济较西欧其他国家更加疲软,也是实际情况,否也否不掉。
西班牙鼎盛时期凭借美洲殖民帝国和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联盟,一面从美洲攫取大量殖民利益,一面通过洛林,弗兰德斯等领地包围法国,一面通过这种对法国的优势控制意大利,同时还支持奥地利对中欧的控制,支持它来对抗奥斯曼的扩张,同时在地中海强势阻击奥斯曼的扩张,同时对北非进行殖民。但西班牙这种强势地位引起了全欧洲的敌视,为了维系这种优势地位,军费又吞噬了太多财富,西班牙本身的社会体系又缺乏发展经济的底蕴,只是把财富输送到了英国和意大利,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衰落。
一,法国和奥斯曼的挑战,法国作为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却一直被西班牙压制,因此被迫与奥斯曼结盟,这一同盟导致西班牙被迫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东方和西方同时受到挑战。
二,来自英国的竞争,英国原本出于对法宿怨与西班牙同盟,但在亨利八世婚姻破裂后,两国关系破裂,。同时西班牙支持天主教,英国却进行宗教改革,西班牙更成为新教贵族们的敌视对象。而西班牙的殖民利益也成为殖民后起之秀英国的窥视对象,最后结果就是无敌舰队之战,虽然此战并未危及帝国根基,但无疑使西班牙更四面楚歌。
三,宗教改革。西班牙作为天主教的保护人,最顽固的宗教堡垒,因为宗教改革陷入了欧洲无休止的宗教战争中。为了维护在意大利的利益,为了维护哈布斯堡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西班牙卷入一场场宗教纷争,最后被拖入三十年战争几乎耗尽国力。
四,未能跟上技术革命。西班牙由于殖民地的支撑,大量金银涌入,导致国内通货膨胀,本地的制造业成本大增,在国际上被英国法国产品打的一败涂地,被迫采取在殖民地封锁非西班牙货的办法,但结果就是本国产品缺乏升级动力,被其他国家越甩越远,到殖民地崩溃,西班牙经济就随之崩溃。
五,过多的内战和内乱。西班牙自哈布斯堡绝嗣,就陷入多次内乱的怪圈。波旁王朝多次内乱,卡洛斯派,哈布斯堡派,混乱还加剧了国内的分裂。到了二战前还有西班牙内战。
六,站队失败。西班牙出于对法国的敌意与法国长期斗争,但哈布斯堡绝嗣后却引入法国波旁王朝,又跟盛极而衰的法国一起被欧洲群殴。出于对英国的敌视又加入拿破仑阵营,结果唯一值得依靠的仍保有欧洲一流水平的海军又全军覆没,还引来了盟友法国的入侵。
七,殖民地的反抗。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远较英法等落后,严格的血统和等级制度下,本土白人,本地出生的白人,混血白人,甚至四分之三混血和二分之一混血白人之间都有不可逾越的等级差距。所以西班牙的殖民地始终伴随着激烈反抗。南北美殖民地的崩溃不谈,即使在后期美西战争前都有十几万西班牙军队在菲律宾和古巴镇压叛乱,殖民地反而成为帝国巨大的负担。
八,西班牙本身的地理条件。西班牙本身耕地平原较少,相对于法国先天条件就不足,中世纪以来人口一直少于法国,这也是西班牙欧洲帝国在法国压力下崩溃的重要原因,八百万人口对抗一千五百万人口。即使是现在,西班牙发展工业条件也比其他地区差一些。
充满不祥预兆的十年 (Decada ominosa) 1823-1833
1823年,进步派政府被解散,当年政变的主脑拉斐尔·德尔列戈被处以绞刑,并成为了自由派和共和派心中的烈士。斐迪南七世其後恢复了耶稣会、宗教裁判所和地方封建和自治的权力。但他却因为英美以门罗主义之名协助新兴的南美洲共和国,导致他无法逆转西班牙永远失却美洲大陆殖民地的事实。另外此时西班牙政府也致力恢复经济的发展。但斐迪南七世的继承问题,成了国家的主要忧虑,也令西班牙步入「充满不祥预兆的十年 (Decada ominosa)」。
斐迪南七世只有两个女儿,根据西班牙惯用的萨利克继承法原则,王位理应传给他的弟弟唐·卡洛斯亲王。但斐迪南七世担心他弟弟的极端保守政策,会导致国家衰亡,于是他在1830年颁布《1830国事遗诏 (Pragmática Sanción)》,改变了继承顺序,将他自己的女儿列入继承序列。并在晚年向自由派示好,以图他们对其长女,即后来的伊莎贝拉二世支持。
遗诏颁布后三年,斐迪南七世驾崩,伊莎贝拉二世继位,玛丽亚·克里斯蒂娜王太后成为摄政,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战争——第一次卡洛斯党战争终于爆发。此时在唐·卡洛斯亲王以不承认《1830国事遗诏》为由,对伊莎贝拉二世宣战。支持他成为西班牙国王的人被称为卡洛斯党,主要由旧贵族和天主教教会中的保守分子组成。战事延续了7年,主要战区包括西班牙东部和北部的巴斯克、那瓦拉、加泰隆尼亚和阿拉贡地区。战争期间唐·卡洛斯曾于1837年进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839年卡洛斯党的主力才被粉碎,唐·卡洛斯被迫逃亡法国。1840年7月,在西班牙作战的卡洛斯党分子被全部消灭,伊莎贝拉二世的王位终于获得稳固。
1843年伊莎贝拉二世亲政,开启了西班牙历史最黑暗混乱的时期。自此到1868年女王退位,宫廷阴谋和政变革命层出不穷,25年中西班牙更换了34届政府,形形色色的佞臣集团纷纷上台执政。女王似乎对军队和教会中的反动分子格外垂青,这就使她失却西班牙人的民心,特别是自改革派和一切进步人士支持。最终她的政府被改革派将领胡安·普里姆在1868年发动的政变所推翻,被迫於同年9月末逃亡法国。1870年6月25日,伊莎贝拉二世在巴黎正式宣布退位,以希望其子阿方索可以继承西班牙的王冠。但是,以弗朗西斯科·塞拉诺为首的摄政团选择了意大利王子阿梅迪奥·德·萨伏依担任西班牙的君主,令波旁王室再一次失去西班牙王位。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十六世纪是海上强国,以后渐衰.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国,1936年成立由人民阵线领导的联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发动内战,于1939年夺取政权,1947年宣布为君主国.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失去在美洲和亚太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
史前历史
在西班牙发现最早的人类考古学遗迹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万到五万年,穴居人类的史前岩画为我们提供了伊比利亚半岛史前文明的生活场景.在西班牙发现的最重要的遗迹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当然还有著名的阿尔塔米拉岩洞.
西班牙的衰落是因为他们抢劫了大部分金银却没有用来进行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