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顾廷烨官大。
顾廷烨是正二品,顾廷烨的历程比较复杂,大致的身份变化是这样的:侯府嫡二子,漕帮草寇,普通士兵,虞侯,跟着赵团练,左军都督佥事。也就是说,新皇登基之后,顾廷烨的官职是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新皇亲贵。
长柏一举就入仕,可以说也是很有前景的。长柏的官职是翰林院典籍(从八品),入六部。品级虽然不高,俸禄也有限,但是前程可期。
顾廷烨出生: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顾廷烨的身份是宁远侯府二公子,然后继承了父亲的侯爵之位。最后的官职是侯爷+大将军。
作为宁远侯府的二公子,顾廷烨的生母白氏出身并不高,生前也不受父亲的宠爱,是盐商之女。
在知否中,一个人的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决定你过什么样的日子,甚至你的未来!这一点除了嫡庶有别,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是决定他身份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就像盛家一样,虽然嫡出的如兰华兰在盛家非常尊贵,但到了比他们级别更高的人家面前,他们也是很低微的,比如说华兰,就是因为丈夫家的地位比自己家高,婆婆就处处刁难她,根本不怕娘家人来找麻烦,谁让人家级别比你家高呢!
还有墨兰,为了以后翻身,恨不得嫁入豪门,齐衡不成就勾引梁晗,赔上自己的名声和盛家的名声也在所不惜!因为对于女子来说,想要翻身,唯有嫁个好人家,没有别的方法!但墨兰嫁入豪门后并不受婆婆待见,后来自己的丈夫也了冷落了他,若不是有个一品诰命的妹妹和做侯爷的妹夫压着,说不定就会被休回娘家呢!而这一切除了墨兰自身的原因,还有很多原因是梁晗家是伯爵,而她家只是五品小官,自己还是家里的庶女,级别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仅这些,还有顾廷烨袭爵后来求亲的人差点踏破门槛,小公爷出身国公府,更是大受欢迎,当初小秦氏仗着顾廷烨的父亲是侯爷,在外边那可是得意的很,架子非常大!这些都无不体现着当时社会的一种看官位级别说话做事的现象!那么。知否中齐国公、宁远候、永昌伯爵,在宋朝到底是啥级别,是个啥概念呢?为啥就那么牛逼!
说起爵位,还得追溯到西周,早在西周时期,我国便已确定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到了战国,各诸侯国又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旧的封爵基本被废除,到了北朝,武帝又开始封五等爵,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只留了王、公、侯三等爵,其余的均废除,唐朝时期,爵位分为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但也都是空有虚名,只有实封者才可以享有俸禄。
到宋朝时,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朝一样,被分成了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十二个等级。只有亲王的长子,或者极少一部分功臣会被封为国公,就算是整个宋朝前后四百年,被封为公爵的也不超30人,所以,齐衡的父亲齐国公是绝对的牛逼!而且,老婆还是郡主,所以,齐衡的身份是有多尊贵,自己脑补!
从品级上来说,国公从一品,侯爵从三品,伯爵正四品。顾廷烨的父亲顾偃开是侯爵,梁晗母亲吴大娘子的丈夫是伯爵,虽然也是爵位,比起齐衡家的国公爵,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但这几家人家在当时那都是非常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干部!也难怪墨兰廉耻都不要也要嫁给梁晗做伯爵娘子,而齐衡的母亲看不上明兰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两家的级别实在是相差太大,而且明兰还是庶女。
而明兰嫁给顾廷烨同样是高攀,即使是以盛家嫡女的身份嫁过去,级别还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何况二叔当时还是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很多比盛家级别高一万倍的姑娘也争着想要嫁给二叔呢!明兰可真是好命!不但得到了身份地位,还得到了二叔的真心疼爱,房子面包能同时拥有的,世上能有几个呢?羡慕啊!
齐国公、宁远候到底是什么级别?宋朝仅有30位国公
近年来我国的影视剧行业是发展的越来也迅速了,尤其是近期被霸屏的电视剧《知否》,相信有很多读者也是跟小编一样对这部电视剧是紧追不舍的吧。在这部剧中女主明兰的爱情故事简直就是扣人心弦,其中小公爷、贺弘文、吴大娘子以及顾廷烨都是围绕着盛明兰展开了争夺。
但是,虽然里边的剧情特别好,但是在里边的人物关系简直就是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那些公爵、侯爵和伯爵的登场,简直就让盛家姐妹挑花眼了,而各位读者们在看的时候也是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为何物。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公、候、伯、子、男等爵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确定了,在春秋时期这些爵位才得以完善。在春秋时期的公爵为宋国,其身份是最珍贵的,就像是当时齐国的齐恒公以及晋国的晋文公虽然说两个人都被称为“公”,但是,也不过他们不过也只是侯爵而已,而郑国则是伯爵,自称为楚王的楚国国君仅仅只是一个子爵,至于最末等的男爵就是像许国那样的小国了。
在古时候爵位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势,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当时只是男爵的楚王在崛起之后就对他的爵位很是不满意,一直耿耿于怀,以致僭越称王。战国时期,周天子定下的爵位已经完全屏蔽了,那些有实力的诸侯们都纷纷称王,甚至是在诸侯国内对卿大夫封爵。到了秦汉时期周朝的爵位制度就被沿袭下来了。
到了北宋沿袭了隋唐五代的爵位制度,并对皇亲国戚以及功勋大臣们进行封赏,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的爵位已经不只是五个等级了,而是被划分成为了十二个等级,着十二个等级分别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到了西汉时期汉高祖与大臣们定下了非刘姓不称王的盟誓,在宋朝的时候虽然没有这种盟誓,但是也是有规定的,只有是皇子以及兄弟才可以封为亲王的。在宋朝的时候亲王并非是世袭制的,在亲王的诸位孩子中的继承人不能在称为亲王了,只能称为嗣王,但整个宋朝这个爵位也就只给过四个人,第一个嗣王的出现还是一直到宋神宗的时候。而郡王一般都是封给皇室的近亲,道士偶尔也会有少数的功臣得封。由于嗣王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所以在宋朝的时候亲王的长子一般都会被封为国公,有的时候一些功劳较大的功臣们也会被封为国公的,但是在宋朝四百年里也只有三十个人被封为了国公,所以当时的齐国公在宋朝的时候是十分的显赫的。
而顾廷烨的父亲是侯爵,吴大娘子的丈夫是伯爵,他们两位的爵位相差的都不大,但是跟齐国公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在那个社会公爵的食邑为两千户,而侯爵却只有一千户,伯爵仅仅只有七百户。所以顾廷烨的家底跟齐国公家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在《知否》中侯爵的爵位是由顾廷烨的大哥承袭的,盛家姑娘们也说齐衡为齐家独子将来即便没有功名也要承袭公爵。其实这些都不是真的,在真实的宋朝他们根本没有可能承袭爵位,宋朝的爵位是不能世袭的。虽然说后代不能袭爵,但可以荫封,得个一官半职。宋代的公务员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活少钱多,倒也能富贵安稳一生。
武官。宁远侯府顾家是剧中爵位第二等级,老侯爷顾偃开是武将出身又骁勇善战让他们家很受重视,希望可以帮到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四大家族分别是盛家、顾家、齐家还有贺家。从一开始来看,顾家是这四个家族中实力地位最低的一个,其次是贺家,然后是盛家,最后是齐家最厉害。
首先我们看齐家,齐衡的老爹是齐国公的次子,官职是盐使司转运使,母亲是襄阳侯独女,皇帝亲封的平宁郡主,感觉母亲的地位比父亲更厉害。因为父母的身份原因,所以齐公府算是满门富贵,所以齐衡的老娘瞧不上盛府是正常的,从社会地位来讲,齐公府是剧中最厉害的一个。
然后是盛家,盛家可不是小门小户,起初有三个老爷,大老爷宠妾灭妻,二老爷的小妾生了盛紘,三老爷穷疯了,得靠大老爷的长子盛维接济。最后二老爷死了以后,盛老太太帮他抚养小妾的庶子盛紘,将其培育成才,继续光耀门楣。
盛家在小说中着墨最多,也是成员最多,历史最久的一个家族,虽然盛紘是五品官员,但其实在盛紘之前盛府比如今更大。
顾家宁远候府的历史不如说盛家长,老侯爷就是顾偃开,娶过大秦氏,小秦氏,白氏,其中顾廷烨是白氏生的,家里还有四老太爷跟五老太爷,是顾偃开的父辈。
顾偃开是武将,家宅比盛家还乱,光是小秦氏、顾廷烨的长兄、还有小妾就闹的天翻地覆,家宅不宁。
至于贺家,贺家其实家底很厚,属于神医世家。一开始盛老太太相中的贺弘文就是他家的嫡子,虽然父亲早死,然后母亲又卧病在床,但其实是一个名门,只是为了延绵子嗣而发愁。贺家在剧中出场的人物不多,但实际上就是人不多,出场较多就是他的表妹曹氏,经常叨扰明兰。照这样看,贺家隐藏的还是很深的,毕竟没有什么在朝廷效力的官员。
这四个家族到最后,最厉害的应该是宁远候府,是因为顾廷烨为国效力,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明兰也被封为一品诰夫人,盛家混的也不错,儿子给力,但不如宁远候府,齐家的齐衡也很争气,虽然人生经历惨淡了点,但官职却是一直都往上不停的晋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