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支出与收入(北京奥运会实际支出)

2023-01-06 13:54:53 *体育 zengha

2008奥运会收入与支出

从北京奥组委的收入来源看,其收入来源主要有几部分: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收入,这应当是北京奥组委*一笔收入来源。2008年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给北京奥组委的电视转播收入达到了8.3亿美元。二是国际奥委会分给北京奥组委的市场开发收益。2008年,这笔市场开发收益也达到了3.34亿美元。三是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获得的商业收益,这是一笔仅次于电视转播收入的一笔收入来源。奥运经济报告认为,这笔收益最初预算是4亿美元,由于企业参与热情高涨,市场开发超过预期,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收入超过悉尼和雅典是没有问题的。而这也是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的判断。除此之外,北京奥组委的收入来源还包括奥运会门票和纪念品收入,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赛后物质的处理收益,个人与集体的捐赠等。按照目前的来源分析,北京奥组委的收入超过20亿美元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该报告分析提出,经过几年的筹备,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已经超过了预期。人们不能对2008年奥运会的赢利有太多的奢望。在支出方面,由于种种因素变化,其前期对一些预算支出缺乏足够认识,随着奥运筹备工作的深入,原先所做的预算支出,现在看来明显偏低。例如对保险、风险管理、公关咨询、法律服务等中介认识不足,在这方面的支出将有大幅度提升。此外,由于国际奥委会对主办城市的要求不断提高,支出也随之增加。以电视转播为例,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实现高清晰度电视转播,仅这一技术升级即需要大量技术投入。再有,国际奥委会对主办城市的城市景观有着很高的要求。奥运会的城市景观投入,也超过最初所做预算。这意味着,尽管北京奥运会收入增加,但同时其支出也将有大幅度提升。根据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给出的支出数字,即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全部运行经费不会超过雅典奥运会,从大数上说,少于24亿美元,该报告判断,2008年奥运会收入与支出将十分接近。北京奥组委能否赢利,从现在看,并非铁板钉钉。即使能够赢利,其空间也十分有限。 主办城市组委会赢利,通常会皆大欢喜;亏损肯定不会令人高兴。但奥运经济报告认为,不论北京奥组委是否赢利,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中国,一定会从举办奥运会得到巨大收益。2008年奥运会,将极大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将极大增强全球华人和全国人民的凝聚力。2008年奥运会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推动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并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厚重的一页。对主办城市北京来说,通过奥运会,将极大地提升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及整个北京的现代化水平。北京通过举办奥运会,扩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城市景观和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市民从中得到实惠。中国,中国北京以及中国香港、青岛、上海、天津、秦皇岛、沈阳六个奥运会举办城市都从筹备承办过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北京奥运会几年筹办的过程分析,这些积极影响已经显现。 2008年奥运会,中国无疑是*的赢家。

满意请采纳

北京奥运会经济效益的分析有哪些?

直接收益超过20亿美元,间接收益更有八大项——奥运收益有多大\x0d\x0a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美元\x0d\x0a\x0d\x0a相关资料显示,奥运会的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转播权出售的媒体收入,二是现场门票收入,三是来自各级赞助商的收入,四是标识衍生所产生的收入(如吉祥物和各种周边产品的开发)。\x0d\x0a\x0d\x0a\x0d\x0a\x0d\x0a数据显示,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提供的报告显示,在2005—2008年的“奥运投入期”内,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1.8%,较“十五”期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受奥运影响GDP的拉动幅度增长*,达到1.14%,2008年为0.85%。2004—2008年间,奥运因素共拉动北京GDP增加1055亿元。\x0d\x0a\x0d\x0a间接收益:不仅仅是经济数字\x0d\x0a\x0d\x0a奥运会圆满结束后,业内人士也开始盘点奥运带给中国的间接收益。\x0d\x0a\x0d\x0a英国运动经济学教授克里斯·格拉顿在今年6月举办的“2008奥运经济(北京)论坛”上表示,估计北京奥运会至少能够带来60亿美元的“赛后收益”;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副部长林显鹏用专业方法测算出,从2003年至2010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其中直接影响为419.32亿美元。如果算上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信息、电信等因奥运而受益的外延产业,从2003年至2010年的8年间,北京奥运会所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x0d\x0a\x0d\x0a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开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则把奥运带给中国的间接影响总结为八大收益:\x0d\x0a\x0d\x0a一是经济增长。在奥运筹备期间,北京GDP增长了1%左右,但奥运对北京的影响在奥运会后,仍然通过奥运形成的各种资产进一步推动北京的经济发展。未来两三年内,可以明显看到由于奥运资产发挥作用,北京及周边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产业,迎来一个井喷期。\x0d\x0a\x0d\x0a二是社会收益。通过举办奥运会,大大增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x0d\x0a\x0d\x0a三是文化收益。加深了全世界对我国的文化的认识。\x0d\x0a\x0d\x0a四是科技奥运理念收益。奥运场馆的科技理念,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重要思路。\x0d\x0a\x0d\x0a五是中国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提升。\x0d\x0a\x0d\x0a六是生态收益。通过举办绿色奥运,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普通百姓的生态意识大大提高。\x0d\x0a\x0d\x0a七是形成了一个跨层次(从中央到地方)、跨部门进行综合决策的体制和机制。为了主办奥运会,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跨地区合作,有效改善了我国长期以来各地存在的条块分割现象。\x0d\x0a\x0d\x0a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现代化进程提速。\x0d\x0a\x0d\x0a奥运投入对经济基本面影响甚微\x0d\x0a\x0d\x0a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外界的目光开始纷纷投向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前景。中国经济会在奥运后走向萧条吗?2008年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x0d\x0a\x0d\x0a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原会长魏纪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不会下滑,因为许多机构和专家假设了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是靠奥运会来推动的。因此,奥运会结束之后,经济自然就会下滑。但这个前提是伪命题,所以其推论的结果并不会发生。”\x0d\x0a\x0d\x0a“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也仅占中国过去4年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到1.06%。因此奥运会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对后奥运经济效应冲击不会太大。”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程秀生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是分析。\x0d\x0a奥运经济可以分为直接奥运经济和间接奥运经济两大部分。直接奥运经济是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围绕开发奥运资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具体包括:1、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和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2、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主要由赞助计划、特许计划组成,包括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赞助商的赞助和门票收入、各行业专有赞助商的赞助等。\x0d\x0a\x0d\x0a间接奥运经济指除直接奥运经济外,在奥运会举办的全过程中,能够引起举办城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素质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新增长点和新产业的培养等。

北京奥运会实际耗资多少?

3千亿。

以下是官方发布的:

北京将要为这届*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新建18座运动场馆,预计将耗资30亿美元。其中核心国家体育馆被称为“鸟巢”,因为它外观宛如一个树枝织成的巨大鸟巢,灰色的钢网用透明的膜材料覆盖,罩住碗状的土红色体育场看台。

这座能够容纳80000人的巨型建筑将除了承担奥运会开、闭幕式任务外,还将在这里进行田径、男子足球决赛等奥运会的重要比赛。

中国筹备北京奥运会的开支情况公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在内,北京奥运会七年投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奥组委的运行预算超过20亿美元。

按照最初预算,奥组委运行预算资金为16亿多美元,后经过三次调整,目前确定为超过20亿美元,整个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方面的投入,包括新建场馆、改扩建、临建等等都在内,将不会超过130亿元。2001年以来,北京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预计在2800亿元。

这些项目建设是北京整个城市的整体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设投资的数字;而不单单是为了举办奥运会专门建设,而是惠及老百姓的。在奥运会的促进下,这些项目提前两年完成。按照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北京7年来筹备奥运会的资金投入,将超过3000亿人民币。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本届奥运会是中国*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并以51枚*居*榜首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榜首的亚洲国家。

该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等为协办城市,香港承办马术项目。先后诞生两名水上及陆上“飞人”—— 美国选手菲尔普斯和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前者在游泳项目连夺八枚*,后者获誉为“全世界跑的最快的人”。

北京奥运会的支出与收入(北京奥运会实际支出) 第1张

请问08年北京奥运花费和收入多少?

北京奥组委系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同时组织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组委会,其收入和支出分为奥运会和残奥会两部分。

1.奥运会部分。根据截至2009年3月15日的实际收支数、后续应实现收入和待结算支出的统计结果,北京奥组委收入将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

收入的主要构成包括国际奥委会开发的市场收入和电视转播权收入中按协议分配给主办城市的部分,此部分收入约占组委会收入总额的40%;北京奥组委根据主办城市合同,在国际奥委会授权下实施的市场开发收入98.7亿元,主要包括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不同级别的赞助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收入;门票、住宿、收费卡、利息、资产处置等其他收入19.6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2.8亿元,财产处置收入2.4亿元。

按国际奥委会开支范围的有关规定和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中部门职责和项目划分的实际情况,北京奥组委共设有28个预算支出科目,按性质和用途划分为8个方面,分别是:根据国际奥委会对于主办城市举办奥运会的场馆及周边环境的“硬件”设施要求,安排的场馆改造补贴以及赛时使用的帐篷、活动板房、围栏、隔断、管线等临时设施投入和租赁支出39.62亿元;依据北京奥运会竞赛指南和技术手册,为满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电视转播商的需要,安排的赛时计时计分系统、通讯等技术支出32.98亿元;用于竞赛、训练场馆等场地所需的体育器材购置、租赁支出,举办“好运北京”测试赛的支出以及赛时对各场馆的能源消耗、运行保障等补助支出19.65亿元;根据主办城市合同及往届奥运会惯例,安排的赛时电视转播、住宿、交通、医疗、餐饮等服务支出50.92亿元,其中,电视转播运行费用17.23亿元,运动员、官员及贵宾住宿餐饮、车辆租赁、兴奋剂检测、医疗设备购置、定点医院补助等支出33.69亿元;用于开闭幕式的创意、组织、实施,火炬的境内外传递、奥运宣传和主题活动支出12.72亿元;用于支付工作人员工资和用于工作人员、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激励、制服等人力资源支出14.24亿元;北京奥组委行政办公、法律咨询,以及涵盖运动员、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收费卡等运行支出18.46亿元;根据《主办城市合同》的约定,奥运会对残奥会的补助支出4.84亿元。

2.残奥会部分。为体现“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减少重复投入,对于可从奥运会延续使用的设施、设备(如临时建筑、转播、技术等),以及行政办公、人员工资、法律服务等与奥运会无法分割的支出项目,统一由奥运会预算负担。残奥会预算主要是直接用于残奥会筹办和向残奥运动员提供特别服务的预算(如残奥会开闭幕式、火炬接力、体育器材、住宿、餐饮、制服、计时计分系统、医学分级、假肢轮椅维修等),按此口径计算,残奥会收入、支出均为8.63亿元。

(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使用情况。

在北京奥组委预算之外,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向北京市单独安排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预算27.5亿元用于北京奥运会相关项目,实际拨款27.03亿元,主要用于增加的临时设施改造和对安保、交通、废弃物清理等方面的补助,这些资金的投入对圆满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重要事项组织及开支情况。

1.开闭幕式情况。为确保奥运会开闭幕式表演成功,北京奥组委成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工作领导小组、开闭幕式工作部以及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按照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层机制运行,同时北京奥组委监察审计部向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派驻监察审计组负责全程监督,保障了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共支出8.31亿元。

2.火炬传递情况。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是奥运历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活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支出3.12亿元。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支出0.2亿元。

3.志愿者情况。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共招募赛会志愿者10万人,其中,奥运会志愿者7万人,残奥会志愿者3万人。北京奥组委用于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运行等相关支出共计1.71亿元。

4.奥运会门票销售情况。奥运会可销售门票共计680.43万张,实际售出646.41万张,销售率达95%,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

5.资产处置情况。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奥组委将所有资产分为通用物资、专用物资和特殊物资3类,分别采取公开拍卖、场馆有偿留用、供应商回购、折价转让、捐赠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截至2009年3月15日,奥组委账面物资(包括固定资产和低值耐用品)原值为9.09亿元,其中56%的物资已完成处置,实现处置收入1.46亿元。其余物资,北京奥组委计划采取公开拍卖,向公益、福利事业和政府部门捐赠,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开闭幕式道具、演出服装等交与文物部门、档案部门以及博物馆收藏等方式进行处置。

奥运会赚钱了没?听说中国花了460亿啊 !!

举办奥运会是各国人民的梦想,通过举办奥运会,除了能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发展成就之外,还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国人在欣赏精彩绝伦的奥运饕餮大餐之外,不由得就会想起一个问题,那就是北京奥运会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少直接的、可见的经济利益呢?或者北京奥运会能够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曾经在国际媒体研讨会上向外界透露,经过调整,北京奥组委确定奥运会预算如下:收入总规模为195.4亿元人民币(折合23.63亿美元),支出总规模为194.1亿元人民币(折合23.47亿美元),盈余为1.3亿元人民币(折合0.16亿美元)。也就是说,到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奥运会曲终人散,北京坐下来盘点收支时,会发现自己挣了1.3亿元人民币。

但是,也有业内专家认为,1.3亿元只是一个初步的预期,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拥有13亿之多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比以往任何一个奥运会举办国家都高,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将会比预期好,因此赢利会更大。那么,北京奥运到底能挣多少钱呢?

上届雅典奥运会的亏损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都认为雅典奥运会耗资百亿美元,形成巨大亏空。但是有业内专家分析说,百亿美元里很大一部分属于雅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开支,而真正直接用于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费用并不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善是长久的举措,也是造福于百姓的好事,不能简单地认为这部分费用也是奥运会的开支。实际上雅典奥运会已完成结算,共支出24亿美元。

蒋效愚认为奥运经济是一个大概念,涵盖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可打的“牌”挺多。首先是“运动会经济”,就是直接和举办奥运会相关的投资和消费。第二是举办城市经济牌。第三张是举办国家牌。举办奥运会将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张牌是中华牌和世界牌。包括文化热、经济热、旅游热、餐饮热等。

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如果主要是指组委会的收支,那只是运动会经济中的一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2800亿元的奥运经济大蛋糕,大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而组委会的经费主要用于奥运会的组织运营。北京奥运会能不能挣钱,对组委会来说,重点是要做好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工作。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务,在申办时候就有一个预算,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0.16亿美元,也就是1600万美元。当时是这样的,我们现经过财务预算调整后,安保与公共卫生等会相应增加一些,但预计我们的市场开发收入将比原来的预测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我们依然能够确保‘略有盈余’。”蒋效愚认为。

奥运经济既是注意力经济,又是品牌经济。奥运会为一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舞台。自2003年9月1日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目前,中国银行等10家已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的赞助商征集工作日前也已结出果实———UPS公司等6家企业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近期还将有几家企业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

蒋效愚说:“鉴于企业赞助的积极性很高,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前景相当乐观。”外界传言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金额甚至大大超过了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将会给北京奥运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除奥运会本身的市场开发收益外,北京奥运会预算收入中的约50%由国际奥委会拨给,1/10来自门票和纪念品收入,国际奥委会赞助商提供约2亿至3亿美元。

“北京奥组委赢利1600万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蒋效愚说,但这*不是说,北京办一个奥运会,就只能挣1600万美元。这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企业的收益、政府的收益、社会的更大范围的收益都没有统计在组委会的账上。

2008年奥运会将对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申办成功后的7年间,北京奥运会每年拉动北京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至0.4个百分点。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说,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大国来说,更应该算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账。体育和经济相通,不只意味着商业上的利益,奥运经济的得失也不仅仅是主办方在一届奥运会上的赚与赔。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能够在奥运会后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届真正完美的奥运会。

因此,北京奥运会究竟能挣多少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北京奥组委的收支,还要看到整个奥运经济对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拉动以及人文环境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中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到底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赚是赚了多少?

中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赚钱了。

根据2009年6月19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是赚钱了。

根据截至2009年3月15日的实际收支数、后续应实现收入和待结算支出的统计结果,北京奥组委收入将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

赛事评价:

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奥运会中*的一届奥运会。在未来应该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这不光是我个人的看法,同时也是绝大部分媒体和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的看法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评)

北京奥运会将展示中国在过去数十年现代化和开放的成功之路上取得的成就。中国将继续在这条成功之路上走下去。我相信北京奥运会不仅是辉煌的体育事件,还是联系世界各族人民的节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评)

通过北京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北京奥运会也将是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机会。(加蓬总统邦戈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2008年北京奥运会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