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营养要跟上,不要熬夜,然后多运动。
1、多补充蛋白质
林书豪由于打篮球耗费体力较大,所以每天的饮食都是高蛋白饮食以补充体力。身体打篮球耗费体力之后再进行补充,对长高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想要长高,首先要做到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普通人可以每天适量吃1-2个鸡蛋来补充蛋白质,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可以吃一些高钙含量的食物,对长高也是有帮助的。
2、保持规律作息
想要长高的话保持每天晚上十点之前入睡,因为晚上十点到凌晨一点钟的时候人体会分泌生长激素,这个时候分泌的生长激素是最多的,所以尽早入睡,对于长高也有一定的帮助。规律作息不仅能够有助于长高,也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新陈代谢,因此林书豪虽然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篮球,但是在早睡早起这方面也做得非常不错。
3、多做跳高运动
作为篮球运动员,林书豪每天做弹跳的动作次数非常多,有研究表明,做跳高运动其实也有助于长高。普通人如果没有适合的打篮球的场地,可以在家找一个跳起来勉强能够摸到的门框,每天做几组跳高摸门框的运动,也有助于长高,或者也可以通过跳绳、吊单杠等动作,让身体能够竖直伸展开。
当然,身高也由基因决定,一般父母身高比较高的,孩子的身高也会比较高,父母比较矮,孩子未来的身高可能也会比较矮,不过如果后天的运动、营养做到位,也能够让孩子的身高超过父母。因此现在还处于长高阶段的青少年们可以加强运动,并且多多补充营养,保持规律作息,或许还能够再长高几厘米。
苏联*跳高运动员阿赫麦托夫利用体育锻炼促使身高增加,取得了显著效果。他自幼酷爱体育,可身材不高,因为他父母都是矮个子。他14~16岁,竟1公分未长,跳高成绩也停滞不前。苦恼之余他去求助于*的教育家朗斯基。朗斯基对他说,只要经常做些专门的练习,还是可以长高的。他们一起研究了一套专门的练习方法,阿赫麦托夫每天坚持做两次--早晚各一次。经过几个月,第一年他竟长了8厘米;第二年继续锻炼,又长了8厘米;第三年长了5厘米。他不仅比自己的父母高出一头,而且成为世界第*的跳高选手。阿赫麦托夫经常把自己做过的增加身高的练习编入训练活动中,那些认真完成练习的青少年都长得很快。现将阿赫麦托夫所做的练习介绍如下:
1.慢跳5~7分钟;柔韧性和放松练习18~20分钟;再做各种劈腿、“跳板”、摆动、抖动等动作。
2.单杠悬垂,身体放松。两次不负重,每次20秒,一次双脚负重5~10公斤。用专门的皮带固定双脚,头向下垂。
3.跳起双手摸高,60~70次。双脚跳起摸高,2组,每组10次;单脚跳起摸高,左、右脚各2组,每组10次;每次小间歇5~8秒,每次大间歇4~5分钟。每次都要用全力。如果能轻易摸到悬挂物体,则应增加高度。
4.登20~30米高的小丘,放松、加速、迅速跑下,重复3~4次。
5.睡觉前用系在床帮上的橡筋拉拽身体。一根橡筋固定在双脚上,另一根固定在双肩,使身体处于“拉伸”状态。初开始练习者很难入睡,习惯后仍可睡得很香。
6.每周游泳2~3次,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与距离,而是在水中强调完成拉伸动作练习。例如游蛙泳时最充分地伸手、蹬腿。每周打篮球3~4次,力争多跳、抢篮板球。
7.整天跳跃。从早到晚利用一切机会向上跳起。在马路上跳起摸树枝,在家里可摸天花板。一天全力向上跳200次。不可滥用杠铃练习。
已经肯定,持续1.5小时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使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增高2倍多。白天锻炼的人,这种激素晚上又增加。锻炼能改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生长激素的含量。
锻炼后的恢复对增加身高也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恢复时期内人在长高。恢复一方面包括在体育锻炼中改变练习内容,交替进行跑、跳、游泳、柔韧练习,另一方面靠充足的睡眠。长高的物质基础是营养。食物要多样化,应有足够的量,且营养丰富。食谱应包括肉、鱼、蛋、牛奶及乳制品、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最后,想长高的人还必须戒掉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因为由此而造成的慢性中毒会阻碍身体长高。
鲁斯塔姆.艾哈迈托夫很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跳高运动员。可他的个头又太不争气,从14岁起几乎就不再长个,到了16岁身高只有1.61米。然而,经过一番努力,艾哈迈托夫居然使自己在短短的3年内长高了21厘米,并且实现了成为一名出色跳高运动员的梦想。是什么灵丹妙药有如此奇效?说来竟十分简单,每天做一套增高体操。这套体操归纳起来只有12个字:热身、行走、跑步、伸拉、垂吊,跳跃。 一、热身:身体保持正直,然后上体前倾,双臂伸直用力向后上方挥动。 二、行走:大幅度摆臂,有力地向前走。 三、跑步:先小步跑,同时双手放在肩上,双臂屈肘向前转动;然后快速跑跳25-50米。重复4-6次,每次之间稍事休息。 四、伸拉:踮起脚后跟,双臂伸直向上伸拉,然后向各方向伸拉。重复6-8次,中间稍事休息。 五、垂吊:在单杠上悬垂(20秒到1分钟),双腿并拢。身体先向左、右转动,再向前、后摆汤,最后做引体向上(女孩做此练习双脚可以不离地)。每次做4-6分钟,每个动作重复6-8次。还有一种方法是,上体保持正直,深蹲,然后向上跳起时抓住单杠,并利用惯性做引体向下(单杠的高度和双手之间的距离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重复数次。 六、跳跃:向上跳,争取每次跳得比上一次高,或力求达到某一规定高度。向下跳,从稍高的地方向下跳,落地时尽量弯屈双腿,然后双脚用力蹬地,再向上跳起,各做30-60次。 注意事项:认真做好热身运动,防止损份。循序渐进,可先选择部分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全套练习。从一开始就要注意按照规定数量做好动作。不可随心所欲。每做完一节操,要稍事休息,让呼吸平稳、肢体充分放松。做完全套操后,平躺在地板上,绷紧背部和臀部肌肉,腰略挺。每周做操不少于3-4次,持之以恒,必有佳效。 专家们认为,通过这套体操,可以促进脑垂体中长高激素分泌得更加旺盛。不容置疑,体育运动是增高的*途径
如何提高你的弹跳力。
如何提高弹跳力?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讨论次问题我们必须突破人种问题的误区,万不可被某些所谓权威鼓吹的"人种论"唬住。黑人天生就能跳的理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否则,我国跳高名将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的世界记录又如何解释?我当然不否认先天条件的重要性,然而后天艰苦、科学的训练更为重要!
对此我谈一点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BR p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纤维,减少脂肪,小力量训练可以变化着花园天天练,但*不要和大力量训练同时进行。无论大力量还是小力量训练,一次课的时间不要拖的太长,1.5小时至2小时为宜。有强度还要有密度
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如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篮板上沿。
最后,我要提一提神经系统和弹跳力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速度、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这些素质在瞬间综合向下作用于地面时就产生弹跳力,那么什么东西是这些素质在瞬间同时爆发呢?就是动机和运动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运动神经系统想自己全身的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剧烈收缩有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能发出更强烈的冲动。两者相互促进,你就越跳越高。然而,这也是难点中的难点,没有超强的动机,运动神经系统就没有超强的冲动,一切所谓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全是废话。最后,祝你梦想成真。
参考资料:;ID=780page=1
美国最*纵跳训练计划, 练成预计纵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锻炼过程很辛苦, 整个过程要15个星期.
对于每个动作项目,如果一种动作要作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不能超过2分钟,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个项目,记住不要休息!!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 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 着地时,完成一次。
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2
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尖抬到*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3
第三项:台阶
1. 找张椅子来, 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 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4
第四项:纵跳
1. 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腂, 膝盖尽量不弯曲...
3.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这一项很难, 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5
第五项:脚尖跳
1. 将脚尖抬到*点,
2. 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 或2.5cm
蛙跳练习是必要的,对于弹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毕竟这是训练力量的一个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难度*的,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提高弹跳。具体做法:挖个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绑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里。试着在负重的情况下从坑中跃出。半个月后,将坑挖深20公分,而负重增加2—3斤,继续练习。如此循环,最后到了不能再负重、也不能从坑里跃起的时候,练习就到此为止。解除负重,再试试看能跳多高。
第二种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容易实施。具体方法:脚踝上绑上橡皮筋,原地纵跳。每日练习半小时。但是我感觉,这种方法效果不明显。
祝你好运,未来的体育明星!
;ct=17pn=0tn=ikaslistrn=10
增高方法;●有氧运动 游泳、慢跑、快步行走、滑冰、骑车、球类运动等有氧运动,通过大肌群参与有节律的反复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激素分泌。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每天不超过2小时,可分2~3次进行。
●弹跳运动 人体的高矮主要由下肢骨骼长短决定,跳绳、跳皮筋、蛙跳、纵跳摸高等弹跳运动,可使下肢得到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便会加速骨骼生长。弹跳运动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钟为宜。
● 伸展运动 引体向上、韵律操、太极拳、踢腿、压腿、芭蕾练习等伸展运动,可增加柔韧性,使身体变得更加轻松和灵活。配合前两种运动,每周进行3~5次。 别做俯卧撑 仰卧起坐 什么的
跳高方法:越式技术
也可分为 3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 背越式助跑距离长 9~12步, 有的甚至更长,先跑直线,最后4~5步跑弧线,要求运动员速度快,跑得自然,类似短跑运动员的跑法。助跑最后4步不降低身体重心,在倒数第2步时才采用脚跟着地。迈步时也要向前送髋,但幅度要比俯卧式小,类似跳远运动员起跳的动作。起跳与俯卧式不同,跳背越式的运动员要充分地发挥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时要发挥起跳爆发力,摆动腿弯腿摆动。一般说来,起跳点的距离要离横竿远些,从起跳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也要远些。背越式起跳*的特点是必须做旋转动作。起跳腿是离横竿远的腿,起跳时摆动腿向上向外摆,以使运动员向助跑开始方向做旋转动作。起跳后,转为背向横竿。背越式的过竿动作与俯卧式不同,运动员身体横在竿上,身体各部分依次过竿。过竿时挺腹,全身在竿上处于弧形状态,头部、肩部、胸部在竿后急剧下压,当身体重心达到*点时,大腿向下并挺胸挺腹,以便顺利越过横竿。运动员臀部过竿后,开始落地。为避免小腿打落横竿,运动员收腹、低头、使大腿很快离开横竿,小腿向上伸直。落地的顺序:肩部—两臂—背部—腰部。值得提出的是背越式助跑的跑法,目前有的运动员直到最后一步时身体重心仍较高,这适合于体重轻,速度、弹跳力好,送髋、迈步速度快,体型较瘦的运动员。如
背跃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背越式的步点采用弧线助跑。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先向右走5步,为A点。然后再向右走6步为B点。再向前走7步为C点。从C-B-A助跑,C-B段为直线助跑,B-A为弧线助跑。经过反复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 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错误纠正
1.起跳前减速,甚至有停顿现象
意大利 女子跳高运动员S.西梅奥妮,美国男子跳高运动员D.斯通斯等。另一种助跑方式与俯卧式助跑近似,在助跑的最后4~5步明显地降低身体重心,跑动时步幅大,频率不如上述方式快,这适合于一般力量大、速度不特别快的运动员,如波兰 男子跳高运动员J.弗晓瓦和中国女运动员
跳高
【产生原因】
助跑节奏不稳定,起跳前降低重心太多,放脚时过分前伸,上体后仰产生较大制动。初学者由于技术不熟练,有怕杆心理也会造成在起跳前减速或停顿。
【纠正方法】
反复在杆前做助跑起跳练习,注意助跑后几步身体重心平稳,最后一步起跳时放脚要快。可用皮筋代替横杆克服害怕心理。
2.起跳时身体过早倒向横杆
【产生原因】
由于助跑最后1~2步不能适度保持身体内倾,过早地向横杆方向转体,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腾空动作上,过早做过杆成桥的姿势。
【纠正方法】
加强杆前弧线助跑练习或跳上海绵垫等练习,注意起跳前的身体内倾和起跳垂直向上的动作及摆腿摆臂的方向。
3.起跳时摆动脚擦地
【产生原因】
摆腿时蹬伸用力不够,大小腿折叠不够,小腿过早踢出。
【纠正方法】
采用弧线连续上步快速而有力的蹬摆起跳,摆腿用力蹬地后立即上收、小腿折叠,以髋带腿向前上方摆出。
4.放脚不正确
【产生原因】
助跑弧线小或在弧线上突然跑切线甚至最后1~2步跑成直线,造成起跳放脚时膝关节向外撇与横杆成平行。不仅影响起跳方向,也易使踝、膝关节损伤。
【纠正方法】
加大助跑弧线,防止弧线上跑切线(弧线跑五步)。注意放脚步的方向。
5.摆腿起跳时臀部后坐
【产生原因】 迈步起跳时髋送不出去,摆腿时没有以髋带腿。另外,由于髋关节灵活性差,送髋摆腿动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纠正方法】
迈步起跳时摆动腿积极地送髋,起跳脚着地时髋快速移上支撑点。另外,加强髋关节灵活性练习。
二、 弧线助跑中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最后两步倒体过早
【产生原因】
弧线跑的概念不清,助跑弧线太小,速度过缓,助跑距离太短。弧线上保持身体内倾至最后一步快速由内倾转成垂直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
建立正确弧线助跑概念,观摩*运动员技术录像及正确示范。注意弧线跑时身体倾斜角度应由小--大--零的合理变化。加大助跑弧线练习,反复做全程助跑练习等。 2.助跑加速不匀,节奏紊乱,致使起足失败
【产生原因】
助跑步点不准确,缺乏节奏感,学生对横杆有恐惧感,注意力不集中。
【纠正方法】
调整助跑距离,找出最适宜的助跑步点,采用划线、设标记、听节拍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克服恐惧心理。
3.助跑速度过快,致使跳不起来
【产生原因】
可控速度掌握不好,腿部力量差,支撑能力不够。
【纠正方法】
控制跑的速度和节奏,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 三、过杆落地时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1.坐着过杆,做不出送髋动作
【产生原因】
腾空后害怕肩背着垫,不敢做两臂外展和头后仰的动作,起跳后摆动腿放不下来,髋送不出去。
【纠正方法】
可采用垫上送髋,倒体成桥,原地高台过杆和助跑过杆等练习。
2.身体与横杆斜交叉过杆
【产生原因】 起跳前倒体太早,影响了沿纵轴转体,摆动腿沿横杆摆的动作用力不够。
【纠正方法】
采用杆前助跑起跳,起跳时注意摆动腿的摆动方向和防止倒体过早的动作。3~5步助跑起跳摆动腿触高物并沿纵轴转体90~270度,摆动腿用力向内摆。 3.大腿后侧和小腿擦落横杆
【产生原因】
起跳后挺髋仰头下潜和大小腿折叠上摆不够,过杆时收展不及时。
【纠正方法】
杆前做原地背越式过杆练习,注意体会空中挺髋动作和过杆时收腿的时机。
4.头肩先着垫
【产生原因】
落地高度过高(垫子太低)。过早收大腿,喜欢后滚翻。
【纠正方法】
加高海绵垫,做原地背越式过杆练习,注意纠正落花流水地位置不正确和落地时身体过于放松的错误。
5.落地时双手先撑地
【产生原因】
害怕肩背着垫,腾空时失去身体平衡。
【纠正方法】
垫上后倒肩背着垫练习,在较高的起跳位置做有杆或无杆的原地背越式练习。
背越式跳高
一、助跑的技术要素
(一)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
郑达真 。
背越式训练
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有身体训练 、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及恢复训练四方
面。
身体训练
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身体训练水平的发展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身体训练有以下内容:速度训练有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
弹跳力训练
有自然弹跳力和专项弹跳力两种。前者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后者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
力量训练
有一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两种。前者的训练方法有助木举腿、高抬腿走、实心球练习等;后者的训练方法有负重弓箭走、负重蹬台阶4cm,负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练后群肌、小肌群力量。
协调性训练
有各种体操技巧练习,各种绕栏、跨栏跑,各种球类运动等均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和协调能力。技术训练跳高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潜力,取得好成绩。
技术训练
在教学和训练中反复进行,技术训练中应包括学习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和一 些主要环节的动作,但应侧重于进一步改进技术细节,不断完善整个技术的节秦,提高技术水平。在训练中应采用简化的练习和专门辅助手段,各个技术环节分别练习,逐一改进,并进行大量的完整技术练习,进一步增强肌肉感觉和体会技术动作。只有不断地在突破某些技术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完整的技术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在技术训练时,更强调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在技术细节上有所创新,如:对弹跳力好的运动员要求多练跳跃,发挥自己的长处;对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强调大强度,时间短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心理训练
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保持*竞技状态。心理训练有感知觉训练、表象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自信心培养五种。
恢复训练
在训练中不仅要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还必须因人而异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心理训练水平,逐渐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恢复训练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负荷越来越大,故恢复过程也显得十分重要。主要的恢复训练方法有:教育学手段与方法,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心理恢复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应对恢复训练的水平进行必要的测定。
跳高弹跳力训练
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程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
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大变小,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